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乾隆時期瓷器特徵,及奢華的皇家宴會用瓷

乾隆時期瓷器特徵,及奢華的皇家宴會用瓷

清朝晚期,國家積貧積弱,光緒年間迎來了短暫的中興時代。恰巧慈禧的60歲大壽便是在這個時期,為了自我享受和彰顯大清顏面,慈禧下旨花費12萬兩白銀,專門燒制大壽用瓷,奢靡程度直接趕超乾隆的千叟宴。不過,即便慈禧耗費巨資打造屬於她的專有瓷器,但無論是燒瓷工藝還是設計水準都遠遠不如乾隆時期。

(清乾隆·青花躍龍捧壽海水折沿大盤)

都說「談收藏離不開瓷器,談瓷器離不開乾隆」,清朝瓷器佳品最集中出現的時期就是清三代,主要品種有青花瓷、五彩、粉彩、青花釉里紅等等,所有的瓷器之中,以乾隆朝時期最為精湛。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乾隆時期的宴會用瓷。

乾隆瓷,盛世瓷

乾隆時期的瓷器無論是在質量上還是在數量上都達到了歷史的最高水準,乾隆本人是一位嗜古成痴的皇帝,他對瓷器非常喜愛,直接推動了當時御窯廠的發展,也在刺激當時制瓷技術的創新。

現在的北京故宮博物院之中,收藏的20多件前朝的精品瓷器,如宋朝官窯粉青釉圓洗、宋汝窯天青釉三足圓洗等等,這些都是乾隆極為珍愛的藏品,為了表示專屬,乾隆命人在上面刻了他本人的詩作,這種表達方式也是前無古人了。他一方面在民間廣泛搜羅古瓷精品,一方面找來大量的能工巧匠,集中在景德鎮御窯廠之中,由他欽點心腹主持窯廠事務。

在這段期間,乾隆基本上已經恢復了因為戰亂而基本上已經破壞殆盡的明朝官窯生產工藝,在「仿古」的同時,也在無時無刻不想著創新。在造型和釉色方面,不惜成本,力求精巧、奇特和繁縟華貴。特別是在彩瓷方面,幾乎將所有可以用來和瓷器相結合的工藝都嘗試了一遍,也樂於將完全不同的工藝,用在同一個器皿之上,以達到足夠新奇、貴重、繁複的特點。

(乾隆皇帝瓷器鑒賞圖冊)

乾隆時期的瓷器主要是以琺琅瓷粉彩瓷和鬥彩為主。乾隆時期的粉彩完美繼承了雍正時期粉彩的技術,在乾隆晚期,粉彩瓷釉色越來越豐富,「軋道」、「萬花錦」、「綠里粉彩」是這段時期出現的三種新工藝。

琺琅彩在乾隆時期發展到了鼎盛時期,不僅僅色彩上相對於雍正時期增加了很多,主題的選擇之上也更加豐富。隨著西方傳教士的影響加深,乾隆朝的諸多藝術品上都反映出了西洋畫的特點,而這段時期的琺琅彩多繪有西洋人物,別有一番特色。乾隆晚期,為了使琺琅彩瓷器更為雍容華貴,工匠們會在瓷器的口和底部鍍金裝飾,不計成本,不再題詩。

(清乾隆·青花開光花果紋執壺)

相比於粉彩和琺琅彩,乾隆朝的青花瓷顯得更加工整,無論是從器形上還是從繪製的手法上看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雖然青花瓷相對於琺琅彩和粉彩,在前朝已經得到了較好的發展,但在乾隆朝時期,如此精細的青花瓷在歷史上絕無僅有,將這種色調相對簡單的瓷器做出了皇家的氣派。

(清乾隆·鬥彩夔鳳八寶紋大盤)

乾隆朝時期的宮廷用瓷造型繁多,很多為求新奇已經放棄了一部分的實用性,只為博得乾隆一贊。但無論大小器物,都是極為規整精細的,紋樣也沒有超脫吉祥如意的範疇。

乾隆宴會用瓷

和平民一樣,清宮每到了節慶日,也會舉辦家宴,講究團圓慶賀。從康熙年間開始,就已經形成了相對統一的筵席制度。一般除夕皇帝會和皇后、嬪妃等一同進膳慶賀;而大年初一則是和皇子、皇孫們一同進膳的日子。

以春節和元宵節為例,在乾隆時期,春節的皇家筵席是極為隆重的,菜品分為高頭冷膳、熱膳和酒宴等等。乾隆五十二年春節,僅僅是乾隆一人所用的青白玉瓷器就有110多件,其中包括碗、碟、果錘等等。再看阿哥們所用的瓷器,根據阿哥們的等級不同,所用瓷器的數量是不同的,但品類大致相同。阿哥們使用的瓷器也頗為講究,紫黃色的碗碟,綠地紫龍盤,顏色明艷而端莊。

除了春節之外,清朝皇室也十分注重正月十五的元宵節,乾隆五十二年元宵節,在乾隆的膳單之中記載著,這一天乾隆帝用的是三號黃碗,而皇子們依然使用的綠地紫龍碗。

皇室會根據節日的不同和主人身份的不同更換瓷器的顏色和數量,當然作為最高統治者的乾隆皇帝,所用的瓷器種類必然是最多的,以彰顯最高統治者的身份。

皇家宴會之中,最為重要的莫過於萬壽節筵宴。萬壽節大宴會先在太和殿舉行,宴請文武大臣和使臣。隨後在乾清宮舉行大宴,乾隆帝會與後宮妃嬪及皇子們一同用膳。乾隆八十大壽萬壽節極為隆重,根據史學家統計,這一年壽宴,皇室所用碗碟超過2萬多件。

(乾隆款青玉填金百壽字蓋碗)

乾隆時期的萬壽節用瓷喜好模仿成化年間的五彩瓷器,紋飾大多沿襲了宋、明兩朝的特色,除了祝福長壽之外,還有寓意富貴、吉祥、天下太平心愿的紋飾。因為清朝皇帝歷來信奉佛教,乾隆朝時期清廷佛堂眾多。在萬壽節用瓷紋樣之中,我們也看到找到濃厚的佛教色彩。

(乾隆款畫琺琅纏枝花卉紋萬壽無疆盤)

萬壽節用瓷,無論是吉祥花卉、祥雲、蝙蝠、羅漢還是團壽紋樣,每一件都在詮釋著「福壽吉祥」的寓意,無聲地向後人們敘說著乾隆時期工匠們的非凡技藝。

結語

乾隆時期是清朝經濟文化最為鼎盛的時期,乾隆本人更是追求華麗奢侈,不僅精通養生也痴迷於瓷器。乾隆帝和慈禧不同,慈禧在有權有勢之後,立刻想要擁有屬於自己專有的瓷器。而乾隆幼年深得祖父康熙和父親雍正的重視,安逸順遂,他日常所有的瓷器之中,大部分是雍正年款的瓷器。由此可有看出乾隆對父親、祖父的尊敬和對兒時的懷念。

(清乾隆·粉彩描金大吉壁掛)

乾隆是一位講究排場好大喜功的皇帝,無論是出於政治需要亦或者是對於自我能力的彰顯,他耗費巨資在皇宮舉行大大小小各種宴席,對外表現統治者的權威和皇室生活的奢華。這些用來盛放美食,能讓來賓細細端詳的瓷器,自然是重中之重。如今,從這些瓷器之上,我們依然可以看到一代帝王的驕傲和品味,也可以看到千千萬萬燒瓷大師的智慧結晶。

參考資料

鄭志海,屈志靜——《清宮帝後膳飲》,九州出版社

故宮博物院——《故宮陶瓷圖典》,紫禁城出版社

王鐵豐,謝克鋒——《論清乾隆御制詩對瓷藝的作用與意義》

陳海澄——《景德鎮瓷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安歷史說 的精彩文章:

薩達姆是如何用自己性命做誘餌「釣」出內奸的?
《辛丑條約》賠款分39年還清,清朝就亡後,剩下的債呢?

TAG:心安歷史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