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解決不了這三個問題,港片爆款只是迴光返照

解決不了這三個問題,港片爆款只是迴光返照

目前《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票房已經超過26億,今年暑期檔最大黑馬非它莫屬。

除了它以外,《掃毒2》的票房也將近13億。

《掃毒2》7月5日上映,到今天正好過了1個月,目前這個票房成績超出預期,在《哪吒》上映之前,它對於今年暑期檔的貢獻功不可沒。

今年4月份,如果沒有《反貪風暴4》7.95億票房,今年清明檔的票房成績會更加難看。

這種情況去年也發生過,《無雙》12.73億的票房成績橫掃了去年的國慶檔,力壓開心麻花的《李茶的姑媽》和張藝謀的《影》。

不論是《無雙》,還是《反貪風暴4》,抑或是《掃毒2》,近兩年的港片屢屢成為票房奇兵。

那麼,那個被大家討論了無數遍的問題又來了,港片是將死,還是復生?

其實這個話題已經被談論了十幾年,從2003年CEPA(《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的簽署,一直到今天都在討論。

香港導演集體「北上」淘金, 在這「北上」的過程里,大部分的香港導演已經把工作重心從香港挪到了內地,或是自己開公司,或是掛靠內地的電影公司。

從當初的水土不服,到如今「港味復興」,香港導演一直在摸索著兩地合拍片的生存之道。

徐克、陳可辛、林超賢是這群香港導演中的代表人物,但他們的作品可能已經沒有了「港味」。

徐克

但無疑,他們把香港的那套電影工業體系帶到了內地,其中也包括大批的香港電影從業者。

這樣帶來的結果對於內地電影工業無疑是好的,但對於本就不景氣的香港本地電影更是雪上加霜。這也是無奈之舉,現在香港本土已經沒有港片的生存空間。

去年香港電影票房前十里,沒有一部華語電影。依次是《復仇者聯盟3》、《侏羅紀世界2》、《超人總動員2》、《黑豹》、《碟中諜6》、《蟻人2》、《海王》、《死侍2》、《與神同行》、《與神同行2》。

現在的香港本土電影市場早已沒有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風光。

《賭聖》

這使得香港導演必須指望內地市場來維繫其電影事業。

雖然,他們的工作重心放在了內地,還是有大部分的香港導演還是以香港為題材製作電影。

那麼,港片的未來會如何呢?

港片爆款的誕生

以《掃毒2》與《無雙》為例,今年和去年的港片爆款。

看到這兩部電影,就聯想到大衛波德維爾在《香港電影的秘密》中對港片的評價,「盡皆過火,儘是癲狂」。

這也是當年港片可以風靡全球的原因,昆汀·塔倫蒂諾的處女作《落水狗》就借鑒過林嶺東的《龍虎風雲》。有傳聞,昆汀還專門去香港向林嶺東道歉。

《龍虎風雲》

類型片,尤其是警匪片一直以來都是港片的招牌之一。尤其對於內地觀眾來說,警匪片代表著很多人的童年回憶,很多80後的觀眾,從小接觸最多的電影就是港片。

說到警匪片,很多人會首選《無間道》。《無雙》上映的時候,就有人說它是繼《無間道》後,最出色的港片。

難怪博納影業集團總裁於冬在《無雙》的首映禮上,喊出我們會成為票房冠軍;《無雙》也做到了,上映第四天就反超了《李茶的姑媽》。

《掃毒2》多少有些幸運,《少年的你》、《八佰》、《小小的願望》紛紛被「技術原因」,《掃毒2》順勢提檔。

《掃毒2》首日排片就達到了38.8%,連監製兼主演劉德華都深感意外,而隨後上映的《銀河補習班》也並沒有對《掃毒2》帶來過多威脅。

即便是有些僥倖成分,《掃毒2》還是讓港片迷滿意,有影迷說找到了2000年初港片的感覺。

除了在類型上佔優,演員的陣容也起到了重要作用。《無雙》里周潤發與郭富城,《掃毒2》里劉德華與古天樂,是內地影迷最熟悉的港片雙雄模式。再加之他們四人在影壇的地位,以及在內地的知名度,對於內地觀眾有著不小吸引力。

還有一個東西也很關鍵,那就是情懷。

周潤發在《無雙》中的表演,讓人聯想到他的經典電影《英雄本色》和《喋血雙雄》,滿足了港片粉對於老港片的致敬情節。

高質量的劇本、高完成度的影片、演技過硬的演員,再加上一些情懷,就是目前港片依仗的幾個重要元素。

但是,在爆款的背後,港片也面臨著一些問題。

香港本地創作者的境遇

上文提到的《掃毒2》與《無雙》,兩部電影的導演,邱禮濤58歲,庄文強51歲。其他的幾位大佬,徐克69歲,杜琪峰64歲,陳可辛57歲。他們都是已經在業界摸爬滾打多年的前輩。

換句話說,他們遲早有退休的那一天,更新換代就是一個必須要面臨的問題。

像鄭保瑞和郭子健,嚴格意義上講,他倆已經不能算是年輕一代了,鄭保瑞47歲,郭子健43歲,是一個承前啟後的年齡。這幾年,他倆在拍片的同時,都在扶持年輕導演的創作。

鄭保瑞擔任監製的《第八個嫌疑人》已經殺青,導演李子俊曾擔任過《竊聽風雲3》等片的副導演。

郭子健擔任監製的《刺殺黃大仙》,在今年的香港亞洲投資會上,拿到了香港亞洲電影投資會大獎,導演黃鐦是新人。

要說近幾年湧現的新人導演,最出彩的就屬曾國祥、翁子光、黃進。

曾國祥的《七月與安生》奠定了他在香港新一代導演中的地位。但這裡面出現一個問題,他也是一個北上導演,雖然他早期的作品還有港味,但是像《七月與安生》已經與港味沒有任何關係。

就像給他當監製的陳可辛、許月珍一樣,關注的題材也以內地為主。

反倒後面的兩位翁子光和黃進,還保留著港味。

翁子光

翁子光被視為港片的新希望,新作《風再起時》講的是一個關於「四大探長」的故事。

他未來的項目也以合拍片為主,今年大地電影的2019年年度發布會上,有翁子光的兩個項目,一個是與姚晨合作的《桂花飄香》,另一個是《中國緝毒密戰》。

黃進反倒是會將港味堅持下去的一位,社會議題是他目前最關注的。他的能力毋庸置疑,《一念無明》在香港電影金像獎和金馬獎上都拿到了最佳新導演。

《一念無明》並不是一個類型化的故事,而是以躁鬱症為題材的低成本獨立片。像這種獨立片票房多少會受影響,國內票房僅為941萬,反倒香港票房好於內地票房,20天1611萬港幣。

黃進

提到黃進,就不能不提鮮浪潮和ifva,鮮浪潮是由杜琪峰一手創辦的短片競賽;而ifva也是以短片為主的短片競賽,賈樟柯就是在ifva被余力為發掘的。

不論是鮮浪潮還是ifva,都意在為香港電影發掘人才,比如黃進,他的作品《三月六日》就獲得過2011年鮮浪潮最佳劇本和第十八屆ifva公開組金獎。

但像黃進這樣的獨立導演,在為自己的電影項目的融資上,還是困難重重,這也是為什麼,從《一念無明》到現在,他一直沒有作品的原因。

這種情況在香港尤為明顯,一個導演在香港想要拍處女作,除了像黃進一樣,就是先進入體系,慢慢熬出來,就像上面《第八個嫌疑人》的導演李子俊。

就拿《樹大招風》 的三位導演許學文、歐文傑、黃偉傑來說,當年被杜琪峰提攜,現在一樣沒太多機會拍電影。

如果說港片還有一些新導演湧現的話,香港年輕演員已經到了青黃不接的地步。

香港年輕演員的缺失

明天《使徒行者2:諜影行動》就上映了。

主角有誰呢,古天樂和張家輝。

那麼古天樂今年已經有幾部電影在國內上映了呢?四部。

1月份《家和萬事驚》4月份《反貪風暴4》6月份《追龍2》7月份《掃毒2:天地對決》

從側面可以看出,目前香港年輕演員斷檔之嚴重,先看看香港電影金像獎近五年獲得最佳新演員的香港演員。

2018年是凌文龍;2017年是鬍子彤;2016年是白只;2015年是王菀之。

白只

可能他們在香港本地是有一定知名度的,但指望他們來扛起港片未來的大旗,目前來看還是比較有難度的。

他們這些年輕演員除了出演一些獨立製作,大多只能在商業片里出演一些小角色。

而港片目前還是以古天樂、張家輝、劉青雲這些中年演員為主。

記得張家輝在一次採訪中說,不是他們非要演,而是片子只能找他們才不會賠本。

這無疑成為一個死循環,想賺錢找名演員,年輕演員沒有好角色,就沒有觀眾緣,也就不可能出人頭地,更不可能扛大旗。

這麼多年過去了,我們發現熟悉的香港年輕演員只有陳偉霆。

《掃毒2》與《無雙》只能說明目前港片的生命力還很旺盛,而當這些知名導演、知名演員退居二線的時候,港片極有可能面臨斷檔的危險。

在如今港片「繁榮」的背後潛藏著危機,如果新人接不上檔的話,難保香港電影的未來如何。

解決辦法,目前來看只能是拍合拍片,杜琪峰就曾在採訪中說過,香港他電影不是消亡,而是逐漸融入內地市場。

港片在如何在保持港味的前提下,融入到內地市場,值得深思。

FI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導演幫 的精彩文章:

當於冬和羅蘭聊起「大場面電影」:預算大片如何誕生?
《小歡喜》今晚登陸愛奇藝,歡樂畫風解鎖00後青春

TAG:導演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