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今日七夕:祝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今日七夕:祝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國風

《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01.七夕節日來源

農曆七月初七是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雙七、香日、星期、蘭夜、女兒節或七姐誕等。「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

早在《詩經》時代,人們就對牛郎織女的天象有所認識,在東漢時就出現了人格化的描寫:「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

今年的七夕時間為2019年8月7日。

02.七夕名稱來源

七夕

七月七,人稱「七姐誕」,因拜祭活動在七月初七晩上(晚上古稱「夕」),故稱為「七夕」

雙七

此日月、日皆為七,也稱重七。香日:俗傳七夕牛女相會,織女要梳妝打扮、塗脂抹粉,以至滿天飄香

乞巧節

七月七是七姐的誕辰,拜七姐祈福、乞巧是「七姐誕」的重要習俗之一。民間相傳,七姐是天上的織布能手。

女節

七夕節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賽巧等為主要節俗活動,故稱女節,亦稱女兒節、少女節

03.七夕民間習俗

【穿針乞巧】

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

【喜蛛應巧】

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說:「是夕,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

【投針驗巧】

這是七夕穿針乞巧風俗的變體,源於穿針,又不同於穿針,是明清兩代的盛行的七夕節俗。

【種生求子】

種生求子是七夕節中舊時的習俗,實際上是生育信仰的一種。

【為牛慶生】

兒童會在七夕之日採摘野花掛在牛角上,又叫「賀牛生日」。

【曬書晒衣】

古時七夕曬書、晒衣的風俗盛行。據載,司馬懿為避禍曬書裝瘋。而漢代晒衣的風俗在魏晉時為豪門富室製造了誇耀財富的機會。

【供奉「磨喝樂」】

磨喝樂是舊時民間七夕節的兒童玩物,即小泥偶,其形象多為傳荷葉半臂衣裙緙絲七夕乞巧,手持荷葉。

【拜織女】

「拜織女」純是少女、少婦們的事。於月光下擺一張桌子,於案前焚香禮拜後,朝著織女星座許願。

【拜魁星】

俗傳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想求取功名的讀書人特別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運亨通。

【吃巧果】

七夕食品,以巧果最為出名。宋朝時,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

【七姐誕】

宋人劉克莊曾有詩詠道:「瓜果跽拳祝,喉羅朴買聲。粵人重巧夕,燈光到天明。」

【染指甲】

染指甲系流傳在中國西南一帶的七夕習俗,用花草染指甲象徵著生育。

【婦女洗髮】

湖南湘潭地區《攸縣誌》:「七月七日,婦女采柏葉、桃枝、煎湯沐發。」

【結紮巧姑】

陝西黃土高原地區,婦女們往往要結紮穿花衣的草人,謂之巧姑。

【拜「七娘媽」】

閩南和台灣的七夕節又是「七娘媽」的誕辰日。民間十分盛行崇拜七娘媽這一被奉為保護孩子平安和健康的偶像。

七夕,願天下有情人遇到彼此,

去擁抱一個很長很長的未來。

和你愛的人,走完你的一生,

和你愛的人,去得到所有的祝福。

彼此溫暖,互不辜負。

願這一生,

彼此之間,有永遠說不完的情話。

願你們在一起的每一天都幸福,

願所有的歲月,都能溫柔相待,

願你笑靨如花,願他深情如初。

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詩詞中國 的精彩文章:

今日宜「炫父」丨名家筆下的父親,哪一位戳中了你的心弦?
女兒從倒數考上985,媽媽竟然出名了,她的3句話點...

TAG:詩詞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