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國俄羅斯政治戰行動與西方制勝策略

中國俄羅斯政治戰行動與西方制勝策略

導讀

7月24日,美國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發布《不戰而勝:中俄政治戰行動與西方制勝策略》報告(下稱《報告》)。《報告》指出,俄中政治戰成果豐碩,如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中國「有效控制」南海等。《報告》闡述了俄中政治戰的目標、特徵及工具包,總結了西方的制勝策略。

一、俄中近20年來的政治戰目標

《報告》指出,俄羅斯擁有五大戰略目標:

(1)確保俄羅斯的政權安全。

(2)控制「近鄰」,保護由盟國構成的緩衝區,獲取防禦縱深。

(3)利用政治戰行動,將俄羅斯的影響力擴大到近鄰之外,重點關注美國、歐洲及遠東的高層決策者。

(4)在北美、西歐及太平洋地區內部製造分裂,扭曲民主進程,並干擾決策者使其無法做出連貫的安全響應。

(5)使美國成為不再可信的夥伴。中國擁有四大戰略目標:維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恢復中國在印太地區的優勢地位;建立影響力與威望,以獲得與美國持平甚至更高的尊重;輸出政治模式和經濟模式。

二、俄中政治戰的關鍵特徵和工具包

《報告》指出,過去二十年的經驗表明,俄中政治戰行動的關鍵特徵包括:戰略目標明確;宣傳能力強大;戰略固定,行動靈活,而戰術則是機會主義;控制目標地區的民族媒體;干涉目標地區的政治;積極開展情報和秘密行動;培育經濟等領域的依賴性;強大的軍事力量覆蓋;接受高戰略與作戰風險;做好長期打算等。《報告》認為,俄羅斯和中國擁有五大類政治戰工具包:

信息工具。俄中在傳統媒體、社交新媒體、網路空間、高校社團等領域,綜合運用主動宣傳、輿論引導、經濟資助等方式,影響關鍵人物和組織的態度、世界觀和決策。

地緣政治工具。增進與目標地區關鍵領導人和精英的政治與戰略關係,同時擴大資助和貸款項目,建設交通、電信等基礎設施。

經濟工具。通過竊取等方式獲得外國技術和專業知識增強國家實力,並運用經濟、投資、貿易等手段實現戰略收益。

軍事及准軍事工具。近二十年,俄中均在大力發展軍事實力,確保在危機中獲得主導地位。

法律工具。法律工具常被俄中用於支持國際權利、條約遵守、領土獲得等方面的主張,也被用於為其在太空、網路空間、海洋等其他領域的行為辯護。

三、西方的制勝策略

《報告》強調,俄中政治戰行動對西方盟友及其合作夥伴構成嚴重挑戰,西方各國領導人應團結一致共同應對。《報告》總結了十二條制勝策略:各國應充分認識、理解並討論中俄政治戰挑戰;強有力地宣傳西方價值觀,包括保護個人自由及維持民主制度等;制定有效且包容的戰略,戰略應具有可操作性、可擴展性及靈活性,適應各類國家和地區;建設強大的政治戰工具庫,包括信息、媒體、外交、網路、經濟、法律、軍事及准軍事等工具;美國及其盟友應組建強大的安全聯盟;各國應儘早行動,應對政治戰;扶助小國等弱勢群體;調整安全及相關機構,並為各組織制定協調機制;培育政治戰人才,為政府人員、商業領袖、教師、記者、律師及其他專業人員開設短期課程和諮詢服務;反制並擊敗俄中政治戰行動不可能快速成功,應做好「持久戰」準備;冷戰結束後,西方逐漸形成根深蒂固的風險規避文化,應調整風險管理策略,敢於為保護關鍵利益承擔風險;為應對政治戰,各國應準備付出代價。

來源:美國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網站/圖片來自互聯網

軍事科學院軍事科學信息研究中心 佘曉瓊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國防科技要聞」(ID:CDSTIC)

註:原文來源網路,文中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相關建議僅供參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防科技要聞 的精彩文章:

美國防部太空發展局發布下一代太空體系架構徵詢書
美國會研究服務處發布報告分析美國會對於高超聲速武器需考慮的問題

TAG:國防科技要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