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兩個月發射三次核彈!另一大國也不甘示弱 將40萬噸氫彈送上天

兩個月發射三次核彈!另一大國也不甘示弱 將40萬噸氫彈送上天

核彈是世界上最恐怖的武器之一,核爆試驗從1945年開始算起,至今已超過2000次了,雖然用在人類自己身上只有兩次,但造成的末日景象讓世人終於明白核武器是絕對不可以輕易動用的。可是兩大超級大國之間的爭鬥不斷,由武器轉變為威懾性武器的核彈,也在不斷升級換代,不斷進行新的試驗。上世紀60年代,美蘇兩國先後計劃在太空進行核爆試驗,以此驗證電磁脈衝式武器的威力,並且想在未來運用到戰爭中對對方起到壓製作用。

美國進行高空核試驗的時間比較早,1958年就進行過6次,不過在大氣層內的測試已經不能滿足美國的"求知"慾望了,於是在1962年,美國決定把核彈送上太空去測試。這個被稱為"魚缸"的瘋狂行動被定在太平洋的多米尼克島上,短短2個月的時間裡美國向太空發射了三次,前兩次失敗了,或失靈或在半空就提前爆炸了,造成了附近大面積的核污染,第三次145萬噸當量的"海星-1"終於發射成功,在離開地球400公里的太空引爆,瞬間出現一個耀眼的光球,並引發赤道附近出現極光。因為太空核爆覆蓋的區域是太平洋,因此夏威夷地區受到的影響最大,電磁脈衝風暴將當地的所有電子設備與電力系統都摧毀了,太空中6顆太過接近核爆的衛星也失靈了。

6年後,蘇聯的首次太空核爆也準備好了,由於蘇聯國土遼闊沒有人煙的地方也多,因此不必到太平洋去試驗。由於爆炸點定在離地120公里的太空,雖然當量也減少到了40萬噸,但是造成的影響卻遠遠大於美國的試驗。40萬噸氫彈爆炸後,以爆炸點為中心方圓3000公里的所有電子設備瞬間失靈,其中就包括了600多座雷達,核爆在太空還造成了一個人為的輻射帶,對該軌道的衛星影響數月之久。事後統計後發現,核爆造成了蘇聯70多億盧布的直接經濟損失。

核爆炸時釋放出來的高速X與γ射線與周圍的介質相互碰撞,產生了高速的康普頓電子流,而電子流的運動又產生了強烈的電磁場,兩種現象交替出現就是電磁脈衝。電磁脈衝風暴產生的瞬間高電壓與高電流,對敵我雙方的電子設備實施無差別摧毀,正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美國和蘇聯都測試過了,都知道這種武器的優缺點,但是蘇聯無疑更為上心,因為總體來看,蘇聯的電子應用水平遠不及美國,如果一旦使用這種武器,理論上美國的損失會更大些。

不過核電磁脈衝式武器與核武器一樣,都是屬於威懾性戰略武器,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用的。只是後來根據這種武器的原理又研發出非核的電磁脈衝式炸彈,雖然覆蓋範圍遠遠達不到核電磁脈衝式炸彈的上百公里,但最起碼也能覆蓋幾百米,用在常規戰爭中打擊對手已足夠。畢竟現代戰爭中大多數武器裝備都離不開電子設備,只要在這些高科技武器密度高的地區丟上幾顆就能讓對方所有的武器裝備癱瘓。另外這種新式武器還是攻堅的利器,因為爆炸後產生的高能微波能夠通過通風口、洞口深入地下,對隱藏在層層鋼筋混凝土之下的電子設備進行破壞,如果還加上雲爆彈這種滅絕人性的武器,再堅固的地堡也會不攻而破的。

有預言家稱,戰爭打到最後肯定就是回到了人類的起點。這時候雙方都不可能有什麼高科技武器能夠依仗了,唯一能夠依靠的只有人類自己的智慧大腦與強壯身體,因此頂尖軍事大國都非常重視這些方面的未雨綢繆,在軍事訓練中始終保持著大量的體能訓練,以及學習不使用現代工具就能解決問題的各種使用方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123軍情觀察室 的精彩文章:

自己擊落自己!美國飛行員扣動扳機 炮彈最後居然擊中了自己
現代坦克如何達到隱身?集齊這幾點 「變色龍、隱身斗篷」皆擁有

TAG:123軍情觀察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