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邦只勝一戰,項羽只敗一戰,為何最後卻是劉邦贏了?

劉邦只勝一戰,項羽只敗一戰,為何最後卻是劉邦贏了?

作為中國歷史上的風雲人物,項羽一生充滿了傳奇,在人才輩出的秦末亂世之中,項羽可謂獨樹一幟,單就戰術成就而論,無人能出項羽其右,堪稱第一戰術天才。然而可惜的是,項羽卻是一個戰略庸才,所以儘管一生只敗一次的項羽,最終卻喪命烏江,正所謂「再多的戰術勝利,也不抵一次戰略失敗」。

根據《史記·項羽本紀》中記載,項羽是一個問題學生,按說只學了「萬人敵」的半吊子,史書有云:

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項梁怒之。籍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於是項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

「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說明項羽學業未成,只是一個肄業生。然而就這麼一個半吊子,卻在起兵之後屢戰屢勝,不斷創造戰爭史上的奇蹟,比如巨鹿之戰、彭城之戰,都是以少打多,先擊敗秦朝宿將王離章邯,再擊敗擁有張良的劉邦大軍。

顯然,項羽極具戰術天份,略知其意,就掌握了戰術精髓。

總結項羽戰術運用,不難發現這麼一個規律:項羽往往先尋找到敵方弱點(無論先下手後下手,都以找到敵軍弱點為前提),然後立即以一往無前的氣勢殺過去,擴大戰果導致敵軍一連串混亂,最終擊敗對手,其中最常見的直接殺向敵軍統帥位置。

巨鹿之戰中,項羽渡河之後,立即破釜沉舟,燒掉房屋帳篷,只帶三日糧,以示死戰決心。然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奔巨鹿,發現秦軍弱點在糧道上,於是立即斷絕王離部隊糧道,圍困了王離部。隨後,項羽擊敗章邯救援部隊,最終擒獲王離,斬殺秦將蘇角,秦將涉間舉火自焚,王離十萬精銳就此覆滅。

彭城之戰中,劉邦率兵五十六萬,向東攻打楚國首都彭城。劉邦攻下彭城之後,立即花天酒地吆五喝六。正在攻略齊地的項羽,只率3萬兵馬回援,然而項羽卻用這3萬兵馬,一路狂攻毫不停息,由蕭縣從西打到東,中午時打到彭城,大破劉邦軍,殺死漢兵十餘萬。這還沒結束,項羽一路狂追劉邦,最終劉邦靠運氣帶幾十人逃走,所謂「漢王乃得與數十騎遁去」。

縱觀項羽起兵之後的戰役,除了垓下之戰外,項羽親自指揮的戰鬥,無一失敗,戰術運用極為純熟,戰場敏銳性無人能比,當得起當時戰術第一人的名頭,即便韓信與之相比,也略遜一籌。反觀劉邦,遇到項羽時,除了垓下之戰,無一勝利。

既然項羽一直勝利,為何卻越打越失敗,最終遭遇垓下之敗,落得個烏江自刎呢?原因很簡單,項羽一千個戰術勝利,也無法挽救一個戰略失敗,因為項羽是戰略庸才!筆者認為,項羽至少有四個戰略失敗!

一,項羽起兵之後,彷彿只是為了泄憤,對待秦人秦軍的殘暴,直接讓秦人站在他的對立面。其實,項羽進入關中,可以誅殺秦國皇族,但只要稍微籠絡秦國百姓,那麼就能穩住關中。

二,攻克關中之後,項羽選擇資源匱乏,又無險可守的彭城做根據地,而完全放棄了物產豐富,地形險要的關中。這麼做帶來一個嚴重後果:後方首都屢次遭到劉邦圍攻。

三,項羽是兵形勢代表,野戰能力特彆強,從巨鹿之戰和彭城之戰中足以看到,但楚漢爭霸時,項羽卻把主攻方向狹窄的豫西通道,無法發揮優勢,反而劉邦可以層層阻擊他。

四,項羽對燕趙齊魏韓五國關注度非常低,更沒有進行有效控制,最終無法使用燕趙齊魏韓的人力、物力來支持自己。劉邦常敗,卻總能補充完整;項羽總贏,士兵、軍糧卻越打越少。

這四個戰略失敗,只要糾正一個,都可能改寫楚漢爭霸的局勢,可惜項羽一錯再錯,以致烏江自刎時,將自己的死歸於天意,其實這是「自作死」。

其實,古今戰爭中,類似例子數不勝數,諸葛亮隆中對的戰略失誤,還有黃巢、李自成、洪秀全等諸多農民起義軍,都存在嚴重戰略錯誤,所以看似風光一時,卻很難風光一世。

另外,李清照的一首「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讓人對項羽命運懷有特殊同情,但從中國歷史來看,項羽還真不是一個好皇帝。如果楚漢爭霸中,劉邦敗,項羽勝,於中國而言,未必是一件好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家雜評 的精彩文章:

秦始皇的四條用人之道,條條大氣而磅礴,至今仍有學習價值!
考古證實,中國絲綢至少8500年歷史,黃帝夫人養蠶歷史被顛覆

TAG:百家雜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