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尼赫魯上台後,最初奉行對華友好政策,後來為何敵視中國?

尼赫魯上台後,最初奉行對華友好政策,後來為何敵視中國?

1947年8月15日,印度從英國殖民統治下宣布獨立,第一任總理就是被稱為「印度國父」的尼赫魯。尼赫魯出身印度貴族家庭,正是這種原因他得以到英國留學。正是在英國留學期間,尼赫魯意識到,印度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為什麼受到英國一個小島國統治?從那時起尼赫魯心中就產生了讓印度獨立的想法。

尼赫魯上台後,最初奉行對華友好政策,後來為何敵視中國?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後來尼赫魯藉助甘地的聲望,贏得廣大民眾的支持,也為尼赫魯後來當選總理奠定基礎。在尼赫魯的努力和鬥爭下,印度最終從英國殖民統治下獨立出來,成為一個主權國家,尼赫魯當選為印度第一任總理,此後以尼赫魯的威望,他又連任四屆總理。尼赫魯執政期間,最初對我國友好,但尼赫魯在最後的任期內,卻因挑起中印事端,我國發動對印自衛反擊戰,並把印度軍隊趕出了佔領我國的土地,至此讓不可一世的尼赫魯顏面全失。

尼赫魯上台後,最初奉行對華友好政策,後來為何敵視中國?


事件經過

1951年初,尼赫魯趁我國抗美援朝之際,派兵搶佔所謂的「麥克馬洪線」以南約9萬平方公里的我國領土,這條線是英國弄的,我國歷屆政府根本不承認。印度得手後還得寸進尺,進一步侵犯我國領土。

對於印度的挑釁侵略行為,最開始我國保持克制與忍讓,我國想通過與印度談判解決一些問題。這期間在我國忍讓下,印度以為我國好欺負,依然不斷騷擾。1959年,我國平定了印度支持藏區分裂勢力後,尼赫魯更不淡定了。

此後為避免衝突,我國主動在邊境線後撤20公里,希望在雙方軍隊不接觸的情況下不讓事件鬧大。但尼赫魯卻再無恥的向我提出12.5萬平方公里的領土要求,要知道這麼大領土,相當於福建省的面積。

對於印度的無恥要求,我國依舊保持忍讓,希望通過談判解決問題。但尼赫魯卻拒絕談判,甚至不理會我方的要求,不斷在邊境製造流血衝突。

尼赫魯上台後,最初奉行對華友好政策,後來為何敵視中國?

1962年10月20日至11月21日,我國忍無可忍被迫自衛反擊。而且在短短一個月里,我軍勢如破竹,只投入四個師的兵力,無論大仗、小仗都對印取得壓倒性勝利。印軍損失近萬人,其中被俘7000人;我軍國軍隊傷亡一千多人,無一人被俘。對印自衛反擊戰很順利,我國卻突然停止戰鬥,主動退回原來的位置,至此對印自衛反擊戰結束。

尼赫魯以及印度軍方人士,無論如何也沒想到中國戰鬥力如此之強,而且印軍數量明顯多於我軍,居然一開戰就潰不成軍。這一仗也打了尼赫魯的臉,讓他在國內遭到指責,此戰讓尼赫魯很鬱悶。

尼赫魯上台後,最初奉行對華友好政策,後來為何敵視中國?

戰爭原因

按理說,尼赫魯與中國友好,為什麼會在執政後期,突然挑起中印邊境事端呢?對於尼赫魯當年挑起事端,主要應從多個方面因素分析。

一是錯估形勢

印度自從獨立以來,深受英國殖民影響,以為印度繼承英國的影響力。但印度的獨立沒有經過血與火的考驗。雖然得到西方國家的支持,自認為武力很厲害。印度認為新中國剛建立,我國又抗美援朝,根本無暇顧及西部。因此,尼赫魯表面與我國友好,實際上小動作不斷。而且到六十年代初,我國經歷一段困難時期,蘇聯停止對我國援助,並撤走專家。於是尼赫魯就錯誤認為我國根本沒有實力反擊印度。還把我國的和平談判當作軟弱,認為我國沒有實力反擊。這種錯誤的低估形勢,也是尼赫魯不斷逃起邊境衝突的原因。

尼赫魯上台後,最初奉行對華友好政策,後來為何敵視中國?

二是大國支持

我國在六十年代初與蘇聯交惡,蘇聯撤走了專家,對我國各項建設影響很大。而且美國也不斷對我國打壓。美蘇作為世界兩大超級大國,他們也想拉攏印度。印度以為有美蘇兩大超級大國家的支持援助,他們就能取得戰爭勝利。當時美國承諾援助印度10億美元,讓尼赫魯對我邊境進行侵略,尼赫魯在美國鼓動下,大腦發熱。甚至印度軍方反對他的政策的人,都被他換掉,換成了支持他的人。1962年,印度戰敗後,尼赫魯還曾希望美國出兵援助,他寫了兩封信給美國總統肯尼迪,請求美國派空軍支援。據透露,尼赫魯對當時戰況很沮喪,他請求美國立即支援12個中隊的全天候超音速戰鬥機支援,甚至要求美軍操作這些飛機。還想獲得B-47轟炸機打擊中國的基地和機場。但最後美國並未出兵。在大國支持下,尼赫魯認為即使發生戰爭,也會取勝。

尼赫魯上台後,最初奉行對華友好政策,後來為何敵視中國?

三是嘗到甜頭

這裡所說「嘗到甜頭」也是指尼赫魯錯誤低估形勢,而這個甜頭可以分為兩個方面。從1951年開始,尼赫魯就不斷佔領我國領土,我國盡量保持克制,希望與其談判解決。但尼赫魯卻不聽,繼續侵略我國領土,這種「甜頭」嘗多了,就會刺激衝動的大腦。

而另一個「甜頭」是指印度輕鬆收復果阿地區。1961年12月17日,針對葡萄牙長期佔領的果阿地區,印度採取軍事行動,發起名為「勝利行動」的戰鬥,輕鬆的從葡萄牙人手中奪取了果阿地區。

尼赫魯上台後,最初奉行對華友好政策,後來為何敵視中國?

此戰印度動用了陸海空三軍,用36小時就打敗了葡萄牙軍隊,印度只死了22名士兵,這次吞併果阿的行動,印度「甜頭」很大。尼赫魯認為,印軍連歐洲強國都戰勝了,印軍武力很厲害,可以打遍天下無敵手。

這種盲目的「甜頭」也促使尼赫魯敢於侵略我國並製造事端。

尼赫魯上台後,最初奉行對華友好政策,後來為何敵視中國?

四是國內局勢

尼赫魯是一個深度西化的人物,他長期在西方國家學習受訓,使他骨子裡始終有一種西方人的概念。即使尼赫魯推動印度獨立,但尼赫魯天真的認為,英國殖民下的印度大陸都是印度領土。他並沒想到,當年的莫卧兒帝國都沒有統一整個印度,嚴格來說印度國內國家意識很淡,各民族矛盾衝突不斷。面對這不種穩定的狀態,尼赫魯並沒有什麼良策,尼赫魯威信也在降低,因此他決定在外部找到一個提高自己威信事件,而此時中印邊境正是他的切入口,但尼赫魯選錯了突破口。

尼赫魯上台後,最初奉行對華友好政策,後來為何敵視中國?


戰爭結局

對於這場邊境戰爭,印度反思了五十多年,找了一堆原因。而毛主席在評價中印邊境之戰說:「打了一個軍事政治仗,或者叫政治軍事仗。印度人說捉了我們的俘虜,結果交不出一個人來。這一仗,至少可以保持中印邊境十年的穩定。

目前來看,何止10年,現在50多年過去,中印邊境相對平穩,也與這一戰有很大關係。或許尼赫魯並沒有看到這一後果,但戰爭結束後,尼赫魯威望掃地,使他無法在國內推動種姓等各方面改革。甚至他曾經設想的「平均分配財富」也沒實現,印度的貧富分化加大,而且民族間的矛盾更深。

歡迎各位看官批評指正,圖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泥腿看客 的精彩文章:

咸豐皇帝駕崩後,慈禧太后如何對待他的「四春娘娘」?
年羹堯因何被雍正處死?史料記載4個原因,還有一原因不為人知

TAG:泥腿看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