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50後情侶在鏡頭前秀恩愛,讓千萬人為他們感到臉紅

50後情侶在鏡頭前秀恩愛,讓千萬人為他們感到臉紅

充斥著玫瑰花與巧克力的熱鬧七夕,漫天蓋地的商家活動,年輕人各種花式秀恩愛,中老年情侶似乎是這場狂歡的缺席者。相比年輕人的高調,老年人的愛情往往平淡沉默。但有一群50後情侶慶祝節日的方式,比我們想像中要甜蜜得多。

我們在抖音上找到幾對金銀婚夫婦,他們以開放的態度擁抱技術時代,不再羞於對伴侶表達愛意,大方地製造浪漫,向年輕人分享了自己如何在庸常生活中相愛到老的秘密。

浪漫與年齡無關

一對情侶出現音樂節現場。音樂響起時,兩人握住對方的手,隨著節奏伸展身體。

女人穿一字肩碎花裙,髮帶嵌著白色花朵,運動鞋紅白相間。男人穿薑黃色花襯衫,西褲、球鞋都是白色,白色禮帽上圈了一層黑邊。

如不湊近看,人們很難看出正在跳舞的他們是一對平均年齡為67歲的老年情侶。

2019年夏天,在九如山耳立音樂節現場,「流星錘老爹」和「沒牙姨」正在打卡一日約會的其中一個活動:看音樂節。

這天早上九點,夫妻倆還去了貓窩民宿擼貓:民宿里有一支綁著粉紅色尾巴的逗貓工具,老爹站在高處,用它輕蹭老伴的額頭,沒牙姨配合,踮起腳:「喵。」

旅行是受邀參與。結束後,老爹照常將夫妻一起出遊的視頻發布在抖音上。配文:浪漫是一種能力,與年齡無關。

一年前,這對退休夫婦很難想像到他們此刻的樣子。當時,退休許久的老爹依舊常身穿工作服,戴一頂歪歪的帽子,眉頭緊鎖,像一個疲憊的電工。

2018年,老爹和沒牙姨和大多數老年人一樣,沉迷於投資理財、聽保健品課程。吃了虧後,老爹決定不再跟老年人一起打牌、抽煙、喝酒,他想同年輕朋友相處,覺得「自己也能變得年輕」。

他同他們一起拍攝抖音。前三個月不溫不火,直到沒牙姨加入。2018年11月,夫婦共同出演流星錘舞蹈的視頻:老爹在阿姨面前,囂張地舞動著流星錘,直到沒牙姨給了他一「巴掌」(實際上是揚起袖子輕甩在他臉上),老爹原地轉圈360度,悻悻離開。

拍攝途中,沒牙姨笑場了,即便側著身子,依然能看出,她嘴巴里僅剩兩顆牙,上下各一顆。

這段搞笑的視頻發布後,最終獲得了7.3萬的點贊數。受到鼓舞,沒牙姨以後常和老爹一起出鏡。

半年過去,他們在抖音上吸引了超過140萬粉絲。老爹曾在機場遇見來自新加坡的粉絲索求合影。短視頻打破年齡壁壘,使得老年人也能走上人生主場。

CNNIC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至2018年底,50歲以上的網民比例從10.5%上升到12.5%。短視頻平台上,活躍著越來越多的老年人以及他們的伴侶。

南通一對金婚夫妻的女兒,在抖音錄製上傳了父母配合默契的手勢舞視頻,一家人因此走紅網路。2018年,夫婦倆登上浙江衛視的春晚舞台,和兩對年輕情侶同台表演。他們在鏡頭前害羞親吻彼此的時刻,引來觀眾席上的一陣歡呼。

有粉絲在下面評論:非常有愛,有句話說得好,不羨慕在街上擁吻的年輕情侶,只羨慕巷子里攜手走的老人。

不少老年情侶在抖音上悄然贏得了年輕人的心。心理學家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中說:愛,本質上應是一門意志的藝術,一門決定以自己全部的生命去承諾另一個人生命的藝術。

抖音平台上走過金銀婚的老年情侶們,也在向年輕人分享自己愛的藝術。

愛的形式千差萬別

表達愛的方式不止一種。

抖音上,粉絲評價沒牙姨「傲嬌」「少女」,老爹則是「衣架子」「寵妻狂魔」。

「流星錘老爹」的視頻創意多源於夫妻倆的日常相處模式。65歲的沒牙姨心裡「住著一個少女」。生日時,老爹為她慶祝,她會問丈夫:「你怎麼不說我愛你了?」

這處細節被用在視頻拍攝中,這對會直接表達愛意的老年情侶,在評論區引發了「你有多久沒聽過 『我愛你』」的討論。

生活中,老爹也是「寵妻狂魔」。他是家中老大,從小肩負照顧弟妹的責任,精通各種家務:洗衣、燒菜……經濟拮据,他自學了織毛衣、還能熟練使用縫紉機。結婚後,老爹也為妻子做褲子,他至今還記得老伴的褲長和腰身。

91歲的張偉對老伴的愛含蓄而細膩。

2008年前後,張偉妻子患上小腦萎縮,記憶力衰退,行動不便。之後,張偉開始負責照顧老伴的生活起居。通常,早上下手擀麵,中午做五穀雜糧粥,燒老伴愛吃的菜。妻子總忘記吃藥,張偉替她拿葯,倒好水,自己先喝一口試水溫。中藥苦,老伴不愛吃,他準備好她愛吃的隆盛糕點,吃了葯就獎勵一塊。夫妻倆有午睡習慣,老伴醒來,張偉會親手為她戴上耳環。

張偉的孫子在大學讀攝影專業。2019年1月,他抓拍到爺爺奶奶日常生活中的溫暖時刻,剪輯成Vlog,於爺爺91歲生日的前一天發布在自己的抖音賬號上。這段歷經四分之三個世紀的愛情至今已經贏得276.1萬個愛心。

「小頑童爺爺」瞿亮和妻子葉青在抖音上實現了許多第一次。2018年夏天,他們穿著橡膠涼鞋,在村裡一條狹窄過道上跳起華爾茲,背景是被芙蓉葵圍繞的菜園。

瞿亮背著手,看妻子踮起腳尖,提起棉衫下擺,等自己做出邀請手勢。他握住妻子的手,準備轉圈時,由於記錯動作,誤伸出左腳,被妻子不小心踩了一下。葉青邁出的腳上塗著大紅色指甲油,和身後斜出的芙蓉葵的顏色呼應。

他們第一次穿情侶T恤,衣服胸前印著小豬佩奇和她的弟弟喬治,是孫女小爽在網上買的。

偶爾拍視頻時,小爽會給奶奶化妝,見老伴塗了口紅,瞿亮讚美道:「好看。」在此之前,葉青從未化過妝。

不拍視頻時,她依舊不好意思化妝。但小爽發現了奶奶的變化,從前,偶爾她會搜集花瓣,DIY成指甲油,敷在指甲上,用布包住,纏好,給指甲上色。現在,奶奶會定期擦拭大紅色的指甲油。

第一次拍婚紗照,葉青穿著小爽租來的婚紗。沒有西裝,瞿亮換上黑色外套。他親吻妻子臉頰時,葉青攤開雙手捂住臉。這是她遲到49年的結婚儀式。

1970年秋天,瞿亮和葉青趁農閑時結了婚。瞿亮家裡窮,葉青嫁過去時,瞿亮家中只有一張舊床,一張舊桌子,結婚那天,倉促到連新鞋也沒穿。

在拮据的一生里,他們在晚年用這種樸素的儀式,彌補了年輕時的遺憾。

劉聲是家人中最活躍的一個。同事有感於她在單位聯歡晚會上的活躍表現,建議她去拍攝抖音,劉聲也拉上丈夫和八十多歲的父母一起。

一次去父母家,兩代人一起唱跳《夜上海》。缺少道具,劉聲索性用拖把做麥克風,父母為她跳舞助興,丈夫在身後撐著一把粉紅色雨傘伴舞,雨傘壞掉了,撐好又會立刻收縮回去,張默得伸長手臂按住按鈕,不一會兒,他胸前的衣服就汗濕一塊。

劉聲從小就活潑好動,喜歡唱歌、跳舞,在鼓勵女性安靜賢淑的時代,她沒少因此挨母親的罵。在抖音上錄唱跳視頻,被粉絲注視,讓她圓了夢想,收穫肯定。張默對這些不感興趣,但妻子要他一起時,為讓妻子開心,也學習、表演得非常賣力。

度過困境

短視頻里的瞿亮常常是笑著的。他今年72歲,眉毛短粗,鼻頭多肉,笑時嘴角上揚到幾乎同鼻子平行,看起來單純無害。粉絲們多被他臉上與年齡不符的純真笑容打動,「希望自己老去後也能這麼快樂。」

鮮少有人知道,瞿亮患有抑鬱症。他生活在河南農村,做了一輩子農民,兒子長大後,像村裡的多數青壯年勞動力一樣,選擇外出打工,小爽跟著爺爺奶奶長大。差不多十年前,他覺得「心裡抓抓撓撓的」,甚至冒有輕生的念頭,輾轉在各個醫院看病,最終被確診為抑鬱症。

生病後,瞿亮自閉、不愛見人。夜晚失眠,喊老伴陪他說話。見她睏倦,他主動提出去村子裡轉悠,擔心丈夫出事,葉青也不睡了,陪著他整宿整宿地聊天。

她回憶起家中最困難的時候,為三個孩子加起來80餘元的學費,「幾乎借遍了一整個村子。」瞿亮抹不下面子,她就一個人去。她安慰道:現在吃喝不愁,兒孫也孝順,你不能想死,你得想著活下去。

瞿亮生病後,有時想出去散心,就騎著電摩到附近村子賣農藥。葉青雖然擔心,知道這樣他能開心些,也任他出門。瞿亮五六點鐘要出發,她就早起為他做飯。

孫女高中畢業後沒再上學,她未像村裡其他年輕人一樣到遠方謀未來,留在家中陪伴爺爺奶奶。拍抖音時,也順便帶上兩位老人一起拍段子。

爺爺瞿亮很喜歡錄製視頻,出門、逛街,也不捨得換下孫女買的卡通T恤。在抖音上觀察別人的創意,和家人一起錄製視頻……瞿亮的生活重新有了重心。

容顏老去是遲早要面對的問題。也有粉絲給老爹留言:說沒牙姨的顏值配不上流星錘老爹。

老爹在新近錄製的視頻中表示,「在我最窮最苦的時候你陪著我,我也會在你最丑最需要的時候陪著你」。

「這個東西(愛情),是不能這麼看的」。沒牙姨陪伴老爹度過最艱難的歲月。1995年,夫妻雙雙下崗。兩年後,老爹的母親中風後癱瘓在床,妻子一直悉心照料。婆婆大小便不方便,沒牙姨幾乎是隨時替她擦拭、洗尿布;婆婆便秘時,沒牙姨戴上手套幫她清理。

直到2008年母親去世,11年來,「一個褥瘡都沒長」。老爹因此對妻子一直心存感激。

沒有哪對男女是一開始就契合的伴侶。劉聲和張默來自東北,考入山東同一所大學。他們在返鄉火車上見了面,返校後一起參加舞會,不久便墜入愛河,1990年,兩人結婚。

現在,劉聲有時依舊無法忍耐丈夫的慢性子。兩人一起出門,他「坐了一小時也不願挪屁股」。她收拾完,等急了,開門出去,隨後就找地方躲著。沒多久,張默也出門了,見他東張西望,遍尋不著,劉聲心軟了,在暗處喊他的名字,這就算達成和解。

感情里總有一方要懂得退讓和理解。鼓動樂感欠缺、對此也毫無興趣的丈夫和自己一起拍攝抖音並不是一件易事,但在劉聲一遍一遍地呼喚後,張默總會妥協。

愛的藝術

在抖音上拍攝視頻後,瞿亮臉上多了笑容,還說自己不覺得難受了。最開心的是葉青。葉青並不愛穿各種卡通T恤,但拍攝需要,見丈夫喜歡,她也就陪著他穿。

和孫女一起教肢體不協調的瞿亮學習動作需要耐心。通常葉青已經練習得很熟練,瞿亮依舊懵懂。見到丈夫開始急躁,就在一旁勸他:慢一點,一遍不會咱們再學一遍。

他們難免會因生活里的瑣事吵嘴。但和大多數50後夫妻一樣,葉青的字典里沒有「離婚」的字眼,「那麼難都過去了」。

夫妻恩愛,有年輕人私信向劉聲諮詢情感問題,日夜相對的相處更需要互相包容。劉聲開解對方後,還拍攝了一條視頻回應,配文:土豆和西紅柿各自做出改變,最後就變成了薯條和番茄醬。

也有人問她:「我們一直異地,撐不下去怎麼辦?」

在劉聲和張默29年的婚姻里,將近11年都處於兩地分居狀態。1995年,張默遠赴韓國三星公司工作,第一年他只回了一次家,夫妻倆靠每周十分鐘的電話維繫感情。深夜話費便宜,他們把通話時間固定在夜晚十一點。也是那年,張默花了一個月的工資,為劉聲買了一個粉色錢包,劉聲用了十年。

劉聲覺得,因為異地婚姻,自己「有兩份日曆」,一份是牆上掛著的,一份是心裡數著的,因為等待,時間過得尤為緩慢。丈夫回國後,因工作需要,他們依舊分居,兩人約定周末團聚。有一年五一假期,說好張默回家,因為加班能拿三倍工資,張默臨時決定留在公司。劉聲聽說後,「哇」地一聲哭了。

接下來的一個節日,張默不敢再加班,他給妻子打電話說明。劉聲又感動又好笑:是不是傻?你不能過來,我可以過去找你啊。「他沒想那麼多,就是覺得不能讓我再哭了」。

劉聲告訴那個年輕人,聚少離多,信任最重要。「首先你們得互相信任,其次,你們肯定不能讓自己永遠的異地,肯定要朝著同一個城市發展」。

她相信,「如果能堅持得了異地的這幾年,大約也能走完以後的下半生」。

根據民政部門發布的數據,從1987年到2017年,中國夫妻的離婚數量上漲了6.53倍。流星錘老爹希望多拍一些段子,讓人們看到自己和沒牙姨如何走到現在,「婚姻不是互相索取,應該是互相付出。」

老爹偶爾想要約從前的同事一起聚會,同事們退休後多圍繞兒孫打轉,大多沒有時間。他自己算是逃脫了老年人的生活定式,「好好追求自己的幸福。」餘生里,他想和老伴一起嘗遍美食,各地旅遊。

雖然難過,但死亡和分離也是避不開的話題。老爹和沒牙姨偶爾也會開玩笑:「要是你走了,我肯定活不下去了。」

2019年3月2日,他們將年輕時的照片列印出來,貼在家中的牆面上。時光飛逝,老爹盯著照片牆,沒牙姨用起皺如果核般的手指輕輕摩挲著黑白照片的相框。照片上,沒牙姨扎著麻花辮,老爹穿著中山裝,黑髮茂密,年輕俊朗。「老頭,以後我們老了,我先走好嗎?」

老爹問她:「為什麼?」

「因為我受不了沒有你的日子。」

- END -

作者 | 崔玉敏

*文中人物姓名均為化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真實故事計劃 的精彩文章:

有三套房子的父母,為重病女兒眾籌後把錢存到銀行
43歲還在啃老,母親在我枕頭底下偷偷塞錢

TAG:真實故事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