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從地下到主流再回到地下,這是一場永不停歇的輪迴

從地下到主流再回到地下,這是一場永不停歇的輪迴

下面的圖片是 《觸電中國》 第四集 「地下與主流」的正片鏈接,點擊即可觀看,非會員登錄後可試看五分鐘。另,文末有驚喜。

地下是什麼,純正、根源、藝術、不妥協?地上又是怎麼回事,吸得了流量,賺得了錢,大眾喜歡才是真本事?

這爭端自古以來在一切藝術與娛樂領域存在,何況電子音樂。有人通過地下走到了地上,又有人願意幾十年如一日活躍在地下,今天更新的《觸電中國》第四集,我們講講電子音樂世界裡紛擾的地上地下之爭。

電子音樂在中國出現時是以地下方式進入人們視野的,開在地下室、防空洞、廢棄廠房的俱樂部里發生著光怪陸離的新鮮事,後來「夜店」 概念取代迪廳,場景開始分化,到2010年前後,資本進入電子音樂領域,電音節也成了潮人趨之若鶩的消費品。

主流的夜店、電音節講求服務和體驗,原本一直作為派對主角的音樂要去充當社交的附屬品。如果不想去電音節,電子音樂製作人們往往會選擇與藝術家跨界合作,讓音樂作品在更多的場合中出現。B6 和鋼琴家宋思衡的合作演出、馬海平為實驗戲劇做的配樂,都模糊了藝術媒介間的界限,拓寬了電子音樂的發展。

西安的 「無聊屋」 也許代表了二三線城市電子樂的場景現狀,那裡沒有堅定根據地般的電子音樂 club,但有一群喜歡電子音樂,也願意把派對文化推廣給大家的人。他們說:「如果真的有一天有錢了,我們肯定會好好地去投資一個俱樂部,像模像樣的俱樂部。」

地下音樂的發展壯大會將它推向地上,然後出現新的「地下」,不停輪迴。如張有待所說:「就像所有的樹都是從地底下有一顆種子,然後慢慢發芽,長成一棵樹。永遠從它是種子的時候去了解它。在那個時候它是最單純、最純粹的。」而幾萬人在一年一百個的世界最大電音節聽流行舞曲 EDM,幾十人在地下俱樂部融合而多元的偏門音樂中沉浸,這樣充滿反差的圖景,合在一起就是今天我們面對的 「電子樂」。

注意!下面是 觸電中國 第二集「從 DJ 到製作人」的正片,還沒看過的朋友不要錯過。

// Producer: VICE 團隊

// 編輯:周歪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VICE中國 的精彩文章:

為不讓極右分子好好辦音樂節,當地居民提前買光了啤酒庫存
好好一布里斯班藝術家怎麼就成了 UFO 神教的牧師?

TAG:VICE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