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世民殺了親兒子,還下詔普天同慶,透露出帝王的冷血與無奈

李世民殺了親兒子,還下詔普天同慶,透露出帝王的冷血與無奈

貞觀十七年,李世民碰到了許多煩心事。李世民最大的煩惱,就是太子人選的問題。李世民的嫡長子李承乾,幹了許多荒唐事,望之不似人君之材。李承乾東宮之主的位置搖搖欲墜,有點實力的皇子們都想取而代之,都在明裡暗裡採取行動,爭奪太子的寶座。

李泰作為嫡次子,是最有希望取代李承乾的人選。李治作為嫡三子,雖然沒有表露出奪嫡的野心,但是一直努力在父皇面前樹立「仁愛」乖乖仔人設。李恪作為庶子,雖然沒有直接參与奪嫡的鬥爭,但是也一直在父皇面前樹立「英果類我」的人設。

李祐是李世民與陰妃所生的庶子,他爵封齊王,地位顯赫。古代的時候,皇帝非常重視的皇子,才能獲得齊王這樣的大國封地。李祐位尊齊王,不僅地位顯赫,而且實力強勁。李祐野心挺大,也想當李世民的接班人。李祐殺了李世民派給他的老師權萬紀,公然在封地招兵買馬,起兵造反了。

李世民劇照,圖片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

李世民聽到李祐造反的消息之後,馬上派凌煙閣功臣李績和大將軍劉德威率部平叛。戰鬥還沒有打響,就結束了。原因很簡單,齊州的老百姓不願意追隨李祐造反,在兵曹杜行敏的率領下調轉槍頭,向李祐發起了猛攻。

李祐見到自己的部隊打自己,只能龜縮在王府不出來。杜行敏率部砸了王府的圍牆,把李祐包圍了。這個時候的李祐,才想起老爸李世民了。李祐說:「我是陛下的兒子,是天潢貴胄,縱使有罪,也只有陛下能處置我。」

杜行敏也不含糊,對李祐說:「你昔為弟子,今為國賊。我為國討賊,師出有名。你要是投降,我就把你押往京城,交給陛下處置。你要是頑抗到底,我就放火燒死你。」

杜行敏命令部下搬來了許多柴火,李祐怕被燒成烤肉,只好投降了。杜行敏一面派人向陛下報捷,一面把李祐押往京城。《新唐書》記載,李世民哭著下了一道聖旨,賜李祐死罪。李祐備受李世民喜愛,歷任楚王、燕王、齊王,每個封國都是大國。如果李世民不喜歡他,就不會一而再,再而三賜封大國給李祐。

李祐劇照,圖片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

李世民雖然喜愛親生兒子李祐,但是不得不殺了他。原因很簡單,李世民不僅僅是李祐的父親,還是天下萬民之主。李祐公然起兵造反,不殺了他,就怕其他的皇子效法。李承乾、李泰、李治的實力遠在李祐之上,李世民殺了李祐,就是要殺雞給猴看,希望其他的皇子別鬧事。

李世民賜死李祐的同時,接連下發了三道聖旨。第一道聖旨,就是加封杜行敏為刺史。大家要知道,即便是世家大族子弟,要從兵曹升到刺史,正常情況也需要十年左右的時間。李世民如此重賞杜行敏,就是為了給天下樹立好榜樣。

李世民號召天下臣民:「朕才是天下之主,效忠於朕,才是忠臣。下次碰到藩王造反,你們就應該學習杜行敏,效忠朝廷打反賊。只要你們效忠於朕,朕就會像賞賜杜行敏一樣賞賜你們。」

李泰劇照,圖片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

李世民下發的第二道聖旨,就是免除齊州一年的稅收。古代的時候,打了勝仗,一般都要大赦天下普天同慶。杜行敏活捉李祐,這也算是一場不大不小的勝仗。平定李祐的勝利,還達不到大赦天下的程度。李世民下詔普天同慶,赦免齊州百姓一年的稅收。

李世民下發的第三道聖旨,就是賜李祐國公禮制葬禮。李祐謀反被賜死,王爵被褫奪,貶為庶人,庶人死刑之後,一般就是草席一裹,埋在亂葬崗。李世民念父子之情,給了李祐國公葬禮,讓李祐死有葬身之地。

我小時候讀《新唐書》,讀到《庶人李祐傳》的時候,覺得李世民太冷血無情了。再怎麼說,李祐也是李世民心愛的兒子,把他賜死還下詔普天同慶,當真是最是無情帝王家。後來讀的史書多了,就能感覺到李世民的無奈。慈不掌兵,坐在李世民的位置上,不冷血不行啊。

本文史料來源:《新唐書》《舊唐書》《資治通鑒》

本文由王福星原創。碼字不易,請尊重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本人已經和維權公司簽約,委託維權公司代理維權。未經授權轉載者,維權公司會代表本人維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福星 的精彩文章:

大野家族繼承人,娶了獨孤伽羅的姐姐,繁衍出幾千萬李氏子孫
李世民的傻弟弟,夢見了太陽和月亮,結果被大唐天子賜死

TAG:王福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