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研究揭示體細胞重編程的起始分子機制

研究揭示體細胞重編程的起始分子機制

近日,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馬克思普朗克(Max Planck - GIBH)再生生物醫學中心Ralf Jauch及其博士生Vikas Malik主導團隊揭示了轉錄因子誘導的體細胞多能性重編程的起始分子機制,闡明了多能性重編程對Oct4和Sox2的時態依賴性,為再生醫學和誘導多能幹細胞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論模型。相關研究成果於8月2日發表於《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

體細胞多能性重編程技術可通過使用重編程轉錄因子(主要是Oct4,Sox2和Klf4)將已分化體細胞轉化為誘導多能幹細胞(iPSC),該技術於2006年首次發表,山中伸彌教授因此成果於2012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然而,該技術涉及的確切分子機制仍然有待研究。Jauch團隊專註於研究Oct4和Sox2轉錄因子及其在重編程過程中如何發揮主導作用。通過利用基因組學技術比較野生型和突變體Oct4與Sox2的結合方式後,他們驚訝地發現Sox2而非Oct4是開啟體細胞重編程的關鍵因子。在重編程起始階段,Sox2「攻擊」和「喚醒」體細胞中處於沉默狀態的多能性基因,這是激活它們的首要條件。Oct4在這一階段對體細胞特性的抑制並不重要,扮演著可有可無的角色。然而,為了最終打開相關的基因網路以建立多能性,Sox2和Oct4緊密合作,共同完成這項工作。在重編程後期,Oct4逐漸起主導作用。一旦細胞變成多能幹細胞,多能性的維持對Oct4與Sox2結合的依賴性大大降低。而Oct6因結合不同的基因組位點,並且缺乏與Sox2結合的偏向性,因此不能取代Oct4進行多能性重編程。這些發現解答了多能性重編程研究領域的一些爭議問題,將為改造Sox2,Oct4及相關因子以更快速、高效和可靠地進行細胞重編程提供方向,為最終實現幹細胞和再生醫學的臨床應用提供可能。

這項研究由中美德三方科學家合作完成,得到中科院、世界科學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和廣東省科學技術廳等多方面的經費支持。

廣州生物院揭示體細胞重編程的起始分子機制

來源: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科院之聲 的精彩文章:

推進務實合作 實現互利共贏
科學家發現植物布尼亞病毒「情商EQ」基因

TAG:中科院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