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死記硬背」才能學好語文?復旦附中特級教師:是的!

死記硬背」才能學好語文?復旦附中特級教師:是的!

死記硬背」才能學好語文?復旦附中特級教師:是的!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點擊藍字關注,開啟終身學習之旅。

文源 | 爸爸真棒(ID:babazhenbang)

k12原創國際化教育平台,致力於理性、深度、有啟發的中西融合教育探索。

編輯 | 貝貝

死記硬背」才能學好語文?復旦附中特級教師:是的!

黃玉峰老師是教育界的領軍人,復旦大學附屬中學特級教師、上海寫作學會副會長、復旦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碩士生導師;

他50年來義無返顧地探索語文教學改革新路,曾被《中國青年報》長篇報道為「語文教學的『叛徒」;

他也是銳意進取的改革家,古稀之年仍然敢於轉型做中學校長,真正將自己的教育理想實踐出來;為了復興中國「從學」的教育方式,他多年來堅持每年親自帶領學生開展文化遊學;

他還是著述極豐的作家,著有《說李白》、《說杜甫》等專著、《黃生養雀記》等散文集、以及給學習者用的《古代詩歌三百首鑒賞》、《新語文寫作》、給教師用的《教師人文讀本》等教材……

復旦社科高研院院長鄧正來會讚譽黃玉峰是:「我所見到的中學教師中最出色的一位……」

死記硬背」才能學好語文?復旦附中特級教師:是的!

黃玉峰部分著作

1

學語文

就是要「死記硬背」

總的來說,我還是認可背誦的。該背的就得背,小時候你不背,難道等長大了記憶力衰退了再背嗎?

學語文本身是要下點功夫,尤其年紀小的時候,要下功夫記點東西,背點東西,學點東西。

特別是詩歌、好的文章等等,更應該從小就背起來,因為節奏感在裡面呀。寫文章好的人,懂得什麼樣的語言讀起來舒服,怎樣寫可以把其中的音樂感、節奏感把控好,同時,道理也能夠講清楚。

平時大量的閱讀、大量的記憶非常重要,許多讀到的內容,借過來借過去,就活了呀,東西越多越活,當你寫文章用詞的時候,這些東西自己就會跳出來了,蘇東坡講「腹有詩書氣自華」,如果你腹中沒有東西,臨時去想詞怎麼能想得出來呢?

好老師的點撥不是「話多」,而是在根本問題上進行點撥,或者引導你喜歡語文,這才是最重要的。

現在語文最大的問題就在這裡:你會背書就說你是「死記硬背」,大家群起反對。這樣的人根本不懂得怎麼樣學語文。我們古人都是這樣基本上不講解,然後你讀到會了,自己體會,老師稍微點撥一下。

所以,該背的書,還是要背的。

背什麼書呢?「知識點」學習是語文學習中一個很大的問題,許多強加進來的一定要考的知識點,對語文沒用處。這不是說不注重考試的成績,但千萬不要因為在這些所謂的「標準答案」上浪費過多時間,而錯過了閱讀中國傳統文化中一些好的篇章、好的詞語、好的節奏的東西。

死記硬背」才能學好語文?復旦附中特級教師:是的!

黃玉峰在主講公益講座

現在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導致大家不重視背誦了,認為背誦需要花時間,而學生要學習的內容又這麼多,於是學習就「浮在表面」了。

大腦開發是記憶力先開發,先記很多種東西,記憶力自然就開發好了。孩子小的時候就是要把基礎打牢,看起來花了很多時間,節奏比較慢,其實這個「慢」才是真的「快」(也就是磨刀不誤砍柴功的道理)。

小孩子有許多功課要做,其實有些功課不做不要緊,不學也不要緊。數學家蘇步青就跟我講過「小學裡面不需要學數學」,他就反對現在數學學得太早、太深、太怪。蘇老說:


「小孩子不背書不讀書,做刁鑽古怪的數學題,搞來搞去都搞不清楚,多浪費時間呀,其實孩子到了一定年齡很容易就搞清楚了呀。」

現在小學就搞奧數,就像人人都被趕到運動場上去參加奧運跑步,人人都不願落後,你追我趕。但是總有人在前總有人在後。

可是運動員將來生病的很多啊,結果就是跑到後面受傷,跑到第一名的將來也受傷,所以你就不如擺正心態,慢慢地走,落後就落後,因為跑得快反而會出現更多的問題。

還有些人認為過分強調記憶會扼殺孩子的創造力,其實記憶力和創造性是沒有矛盾的,創造性是怎麼來的呢?因為看得多了、做得多了,以後才會有創造。

寫文章也是「創造」,本來沒有這篇文章,現在創造出來,你怎麼創造出來?因為看得多,記得多,詞語掌握多了才寫得出來,誰創造得好就是因為他積累得多。所以文學就是這麼回事——

  • 首先,是積累、吸收;

  • 然後,在自己腦子裡編程;

  • 最後,才是吐出來表達。

就像生孩子一樣,你沒有懷孕怎麼生孩子?一定要先接受東西,才有可能生出來東西。

你學一篇文章先記住它就是了,幹嘛要去分析「這篇文章哪句詞語好不好」呢?幹嘛要成天考慮「我記得多了到底對不對」呢?

猶太人有句話,和我們中國的學習方法很像,他說小時候應該學會一種「生吞之功」,就是你要會生吞活剝,首先你要把它吃下去,東西吃多了以後他自己學會消化。

胡適曾經說過這樣的一段話:


「我9歲的時候特別喜歡一句話:人心曲曲彎彎水,世事重重疊疊山。我就是覺得好玩,並不是很懂。到了60歲,我還是喜歡這句話,這時候才真正理解其中的含義。」

9歲的胡適真的不理解嗎?他不理解不會感到喜歡的。其實9歲也算理解,60歲也叫理解,理解程度不同罷了。這樣簡單的一句話都這樣,更複雜的話你怎麼理解?很多東西小時候解釋再多也理解不了,長大了,閱歷到了,自然就懂了。

所以「生吞活剝」沒關係的,吞下去了,葡萄糖夠了,脂肪有了,維生素也有了。

可是如果你天天分析這裡面有沒有葡萄糖,有沒有維生素,卻沒有吃東西。你說十年下來,你會瘦成什麼樣?

死記硬背」才能學好語文?復旦附中特級教師:是的!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描寫的一切曾激發許多孩子的遐想與好奇

當然,也不是說什麼書都值得看、值得吞,一定要學會區分,有所取捨:

  • 有些文章有點文采,但內容並不太好。像《誰是最可愛的人》這篇文章,裡面有很血腥的、「彈體上沾滿腦漿」這樣的描述,我就不喜歡;

  • 有人請我寫字送給他,這我願意,但讓我寫岳飛的《滿江紅》,我不寫。為什麼?「吃胡虜肉,喝匈奴血」何等殘暴?

  • 包括魯迅文章,哪些可以看,哪些不可以看?魯迅的許多文章都在罵人,滿身的戾氣。因為他從小被人欺負,他爺爺被抓起來後家道沒落,所以他的怨氣很重,這就是不值得學習的;但是像《三味書屋》這樣比較溫馨的是可以看看的。

我不希望我的學生去看這些血腥的、殘暴、怨氣重的東西。這麼多年來,我們付出的代價已經太大。

所以,我們要給到孩子一種平和之氣,要喜氣洋洋,要開開心心,要給孩子從小就哺育溫柔敦厚的東西、善良智慧的東西。

2

學古典文化

從識字開始追根溯源

現在的教材里,文言文的篇幅提高了許多,可是很多家長反映學生學起來難度比較大。

中國字是有活力的,所以它的生命力特彆強。每個字都有它的源頭,在識字的時候如果知道這個簡化字是怎麼來的,文言文就容易看懂了。

知道了它的發展脈絡,就如同從一個人一出生就認識他一樣,不管他打扮成什麼樣子,我們都能認出他來。

那麼,不論這個字出現在古文中還是現代文中,我們都會很容易識別出它的意思來。比如:

  • 「正大光明」的「正」字,下面就是一個「止」(邁步走的意思),上面一橫,這樣拼在一起,表示對著正確的方向走,不偏不倚就是正,也是走路走得很直的意思。

  • 再比如說「原」,「原野」的「原」沒有三點水,三點水是「源頭」的「源」,但是在古文裡面根本就不出現三點水的「源」,這個「原」本來就是「源頭」的意思,因為「原」字在造字的時候,它的本意就是一個山崖下邊的泉水,他何必要三點呢?後來由於被「原野」這樣的詞借用了,所以它就要再造一個帶三點水的字出來。

所以識字其實很重要,推薦可以看看《說文解字》,一個字一個字追根溯源地學,看起來很慢,其實對字的來源弄清楚後,你看再多的典籍、文章都相對容易得多,錯別字也不會來了,將來寫東西也會很有底氣。

現在受西方教育的影響,中國式的一些學習方法在受到詬病,我認為中國古代基礎教育有它的長處,它不是隨隨便便哪一個人發明的,它是一兩千年來這麼多人積累的學習方法。

不要以為現代才有科學,古代的科舉就一無是處。古代社會也是需要管理人才的,管理人才也是需要有科學知識的,科舉考試不是考你《詩經》怎麼背,而是要考你的表達,考你對待事情如何處理。

比如會考到「雲南省的一條河怎麼治理」,如果沒有這樣的地理知識,不知道這條河,或者沒有工程方面的知識,怎麼考得出來?

再次說到「背誦」,記憶力是任何能力的基礎,失去記憶力的人,比如像老年痴呆症,可以想像他其他分析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沒有了。

死記硬背」才能學好語文?復旦附中特級教師:是的!

3

寫好作文

要獨立思考也要積累感情

如果讓孩子按照套路寫作文,他長大後就肯定不會寫文章了。因為他的思維被放進了框里,被鎖鏈鎖住了。記憶是一個基礎,但又不能所有的事情都只依靠記憶力,我們要吸收記憶的是經典和值得記憶的東西,而不是記憶一些條條框框套路性的東西。

創造力是不容易培養出來的,關鍵是我們不可以阻礙、壓抑孩子的思考?寫好文章,下面的四點很重要:

  • 獨立思考很重要

好文章要有一種突破的思想,怎樣突破呢?

別人的思想你看得多了可以比較:孔子講得好,孟子講得有點矛盾,莊子講得有點道理,後來一看三者都有道理,在不同的層面上理解都有道理。

那麼,你在此基礎上形成的看世界的觀點就是你的創新。

看文章的時候,思考一下哪些是事實、哪些是觀點。

用筆劃一下司馬遷的《屈原列傳》的「事實」和「觀點」,三分之二是「觀點」,「事實」只有三分之一都不到,並且這點事實還都值得推敲,那麼我就知道司馬遷寫這篇文章是帶著情緒的,他要發牢騷,他需要藉助屈原來發自己的牢騷。因此,他寫的很多「事實」也不見得是「事實」,不能因為司馬遷了不起就覺得他說得什麼都是對的。

這種東西看多了以後,就懂得如何把「事實」與「觀點」分開。自己在表達時也會考慮——哪裡該寫事實,哪裡該描寫,如何來擺事實講道理。

  • 積累很重要

你積累得越多,你知道的越多,你的語言越豐富,你的表達就越好。

老師和家長要做的,就是引導孩子多讀書,看多了才能提升出鑒別能力。孩子沒讀幾篇文章我們就給他一個題目,要他創造,即便是創造出來,也是很浮在表面的東西。

  • 不要怕孩子犯錯

孩子的思考能力是一點點建立起來的,快不得。

我在20幾年前,曾經發表過一篇《小小孩子不益作文》。就是說,寫文章要生活化,可是小孩子肚子里沒有東西,你一定要他去表達,他就只能說假話,這就不是真正的寫作。

在以前的年代,寫文章是要有「開筆禮」的,用一個儀式來告訴孩子:你現在讀書讀得很多了,你可以寫文章了。而且是先從小對聯寫起:三個字一對,兩個字一對的寫。

我們一方面要讓孩子具備這種大量吸收的能力,另一方面不能阻攔孩子的獨立思考,不要動不動就說孩子錯了,特別是語文、文學方面沒有簡單的對與錯。

要將吸收記憶與獨立思考兩者融合起來,孩子自然就會慢慢創造自己的文字了。

死記硬背」才能學好語文?復旦附中特級教師:是的!

黃玉峰和話劇團小演員們在一起排練節目

  • 學會觀察,學會感動

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書讀得多了,路走得多了,見多自然識廣。但是旅行也要講求點方法,要讓孩子學會觀察,尤其是學會感動非常重要。

我們培養孩子除了知識方面的積累,還有感情方面的積累。因為一個受過教育的人,他的感情是豐富的,一個沒受過教育的人,感情往往單薄。

那麼,我們要讓人的感情豐富起來,就要在生活、旅行中積累起來。

死記硬背」才能學好語文?復旦附中特級教師:是的!

河姆渡遺址

我帶學生們到河姆渡去,看到一些赤膊男女在太陽底下勞作,他們的平均壽命不過是20幾歲,他們辛辛苦苦就是為了活下來,然後傳宗接代。

你就可以想像到——如果沒有這些人一代代的艱苦,哪會有我們今天的生活?你對他們就有一種崇敬感。而不是簡單地一看了之,甚至還在心裡嘲笑:他們古代人怎麼這樣,連褲子也不穿……

你要培養孩子注意觀察,同時還要感謝別人:你到了一個非常乾淨的地方,就馬上要想到感謝打掃的人。不要感情很淡薄,覺得我反正是付了錢的,這是我應得的享受。

4

「以量取勝」的一堂語文示範課


黃老師的語文課是什麼樣的?我想讀者們一定非常想身臨其境,最後,我們就請黃玉峰老師來還原了一下最近他上的一堂語文語文示範課的情形。


黃老師看來「語文學習的『讀萬卷書』就是『以數量來取得質量』」,就像抗戰是以空間來贏得時間一樣。

死記硬背」才能學好語文?復旦附中特級教師:是的!

我在讓學生體會的時候,放一篇文章進來,再放一篇文章進來,我就可以「用量來取勝」。

我上《詩經》中的《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一開始讓學生聽鄧麗君的《在水一方》,聽了幾句之後,我開始講,把這首詩帶到情境裡面去,讓大家能夠沉醉進去。

因為這首詩在講人的追求,可能追求不到我也要追求。要有種慾望,有一種追求的力量。文中反反覆復出現一個秋天的蒼茫景象,一種在水一方可望不可及的情景下的追求。

但這是一種情感的理解,並不是道理。道理一兩句話就能講清楚,情感則不是通過語言就能讓學生理解的。

那麼當這種詞句在音樂裡面循環往複的時候,我就想到再拿一篇文章來,就是「以量來取勝」。

死記硬背」才能學好語文?復旦附中特級教師:是的!

我拿另外一篇詩經里的《將仲子》:「將仲子兮,無逾我里,無折我樹杞。豈敢愛之?畏我父母。仲可懷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這裡面講的是人言可畏。

將兩篇一對比,就問學生,我在講關於追求的思索,為什麼要引這樣的一篇文章呢?讓同學們來思考。

《將仲子》是講:小二哥,你不要翻我的牆,你不要把我家裡的樹弄壞了,並不是我吝嗇這棵樹,是因為我怕父母知道。因為你是我愛的人,但是父母的話我要聽的,兄弟的話我也要聽的,人家的話我也要聽的,人言可畏啊。

學生們仔細一想,就發現,哦,原來我是想說:

我們每個人都要有追求,但是追求的同時一定是發乎情,止乎禮,要有規範。並不是我想追求什麼東西都能夠得到的。

中國古代一方面強調要追求,一方面強調要有禮儀,有限度——你通過什麼形式去追求,用什麼辦法去追求,追求時你也要有所節制。

學生經過兩首詩的對比,就會領悟到一些其中的道理,而不用我們不停地講:《詩經》有多麼多麼好,一句句地分析句子是什麼結構。

死記硬背」才能學好語文?復旦附中特級教師:是的!

黃玉峰和孩子們一起寫書法

這麼多年的高考閱卷可以看出,如果你想靠語文分數拉開差距,那是非常難的,我想做都做不到。可其實,語文的差別,不在分數上,在做人上啊,它是人與人的差別!」

扎紮實實地積累,真真切切地體悟,開開心心地面對,舒舒展展地表達。

其實,我們今天大談的創新,不是憑空想像,不論多麼先進多麼花哨的教育方式都不可能教你去建造空中樓閣,因此,紮實地積累在任何時候都不過時,紮實的積累也在任何地點任何教育環境下都可以自己想辦法進行。

接受了教育不等於有教養,學習了文化也不等於懂得講文明,黃玉峰老師教育孩子們要注重經典的積累與情感的積累,其實就是教會我們如何在學習知識的同時,能夠做到修心!

死記硬背」才能學好語文?復旦附中特級教師:是的!

回復 小學書單,獲取語文名師蔡朝陽精選中文書單。

回復 門薩書單,獲取門薩天才俱樂部K-12英文書單。

回復 大禮包,獲取精選系列書單及紀錄片資源。

死記硬背」才能學好語文?復旦附中特級教師:是的!

點這兒,逛原版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