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京城被攻破,建文帝要自盡,一大臣說:且慢,劉伯溫曾留下一盒子

京城被攻破,建文帝要自盡,一大臣說:且慢,劉伯溫曾留下一盒子

自朱元璋開國大明後,太子是誰?天下人都知道,正是他的長子:朱標。對朱標,朱元璋堪稱是傾注了全部心血培養。以至於,為了給朱標掃除障礙,不惜大肆殺戮功臣。

可惜,朱標卻英年早逝。這對朱元璋來言,是一個巨大的打擊。他生命中最信任甚至是依賴的兩個人,馬皇后和太子朱標,都先他而去。朱元璋也由此變得更加讓人難以捉摸。

但朱元璋再難受,也必須要指定新的接班人。最終朱元璋選定了,朱標的兒子,自己的親孫子朱允炆,史稱建文帝。公元1398年,大明開國帝王朱元璋,走完了自己傳奇的一生,建文帝成為了大明第二任帝王。

一切都似乎,按著朱元璋生氣設定好的程序平靜進展著。但果真如此嗎?平靜之下,卻是暗流涌動。首先便是建文帝,他環顧四周驚恐地發現,自己的幾位皇叔,各個不是省油燈。且還都大權在握。若想坐穩皇位,顯然就必須要削藩——拿走幾位皇叔的兵權。

其次便是燕王朱棣,在大哥朱標活著時,他從來都沒奢望過皇位。但當大哥去世,老爸朱元璋把侄子扶起後,朱棣悲憤了——比不過我大哥,咱不說啥。可這位小毛孩,他憑啥當皇上?他哪裡比得過我?

所以在朱元璋還活著時,朱棣就表現出了對建文帝的輕視,但由於害怕老爸朱元璋,所以一直壓抑著,如今老爸死了,我朱棣還怕誰?故而建文帝的削藩,最終引發了歷史上著名的「靖難之役」。

這場發生在明初的大戰,改變了明朝命運。雖朱棣佔盡劣勢,幾次差點失敗,但最終卻來了個奇襲京城,一舉攻破了南京。也正是在此刻,歷史上著名的懸案隨即產生,這就是建文帝的生死之謎!

根據《明史》記載:允炆欲出迎,左右悉散,惟內使數人而已,乃嘆曰:何面目復相見耶?遂闔宮自焚。

即,在朱棣攻破南京後,建文帝竟然還想著出迎,可環視左右,卻沒幾個人跟隨,一時間建文帝悲從心來,說:我還有啥臉活著見我叔叔?所以,便自焚在皇宮裡了。

但對於這段記載,恐怕再善良的人,也不會相信。因為第一句就怪異無比,「允炆欲出迎」,天下哪有這樣的皇上?若想投降,早在京城被圍時就投降了,何必等人家攻破京城,都闖入皇宮時才想起來:哎呀,新皇上來了,我趕緊出迎!這不是胡說八道是啥?

而其他史料,也紛紛指出了,雖皇宮內有大火,但卻根本沒有找到建文帝。故而,只能籠統的說,建文帝死於宮內大火。所謂生要見人,死要見屍。啥都沒發現,為何就斷定建文帝死了?這的確有些自欺欺人了。

但無論怎樣,對建文帝的同情,民間卻從來沒有停止過。雖朱棣這皇上幹得很出色,可這就又是另一個問題了。畢竟不管怎麼說,朱棣搶奪侄子的皇位,幹得的確不厚道。

為此,建文帝的生死之謎,便不斷的有新發現出來。哪怕明朝滅亡,清朝建立後,也是一個熱門話題。在清朝初期,有一位叫谷應泰的人,寫了一本書叫《明史紀事本末》,對建文帝的生死之謎,給出了一個讓人瞠目結舌的答案。

說,得知朱棣攻破南京後,建文帝就想自殺,但這時有一位官任少監,名叫王鉞的人,跪倒叫道:且慢!劉伯溫(也有說是朱元璋)生前曾留下一個盒子,並告訴後人「臨大難,當發」。即,遇到大災大難時,便立刻打開。

建文帝連忙找出那盒子,打開一看,裡面有幾身和尚的行頭,還有「和尚證」(度牒)。這不是明擺著嗎?所以,建文帝便換上和尚衣服,然後來到一個叫「鬼方」的地方,卻吃了一驚,早有人駕船等在那了。

建文帝一問才知道,這個人是朱元璋託夢告訴他的,讓他來這裡等著建文帝。就這樣建文帝逃了……

那麼這個記載屬實嗎?更不靠譜!因為《明史紀事本末》的作者谷應泰,生於公元1620年,死於公元1690年,而這個年份,正好是明末清初之時,那時也正是「反清復明」如火如荼之時,所以,他編寫的這個離譜的事,其用意是不言自明的。

但無論怎樣,建文帝的生死之謎,至今沒有定論,恐怕也不會有定論,還要繼續下去,但其中的味道,卻早已從「含有深意」,變為了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寫在最後:喜歡三國和歷史的朋友,歡迎關注筆者公眾號「三國故事」,有些很精彩,有些很逗比,感興趣的可以訂閱一發,多謝支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國故事 的精彩文章:

此人勇武超張遼、統兵勝五子良將,在演義中卻成了移動經驗書
為了順利侵佔我國,日本編造三個著名謊言,至今都有人相信

TAG:三國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