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讓李安尷尬難堪,鞏俐掉頭就走,金馬獎終於把自己作涼了?

讓李安尷尬難堪,鞏俐掉頭就走,金馬獎終於把自己作涼了?

據中國電影報報道,國家電影局消息,暫停大陸影片和人員參加2019年第56屆台北金馬影展。

消息一出,不少網友對此都交口稱讚,一邊表示太好了,自己玩去吧,一邊期待內地能辦個權威的電影獎。

曾經金馬獎是中國最具分量的電影獎,如今卻正在衰落。

金馬獎誕生在上世紀60年代,在早期,發展較為成熟的香港電影全面佔據台灣,以李翰祥、胡金銓、張徹為代表的邵氏、嘉禾公司里一批香港影人進入台灣發展。

讓李安尷尬難堪,鞏俐掉頭就走,金馬獎終於把自己作涼了?

香港影人帶來成熟的思路和拍攝方法,帶領著台灣影人找到了進步的方向。

所以早期的金馬獎上,得獎的電影及影人基本都是來自香港,凌波、李麗華、盧燕、秦祥林等從香港出道的演員們也在台灣大放異彩。

台灣本土在這個過程中,誕生了歸亞蕾、秦漢、徐楓、上官靈鳳、柯俊雄等一批演員和李行、白景瑞等幾位名導,正是因香港電影的融入帶來的發展下,出現的這些本土電影人,為台灣電影打下了牢固的根基。

到80年代,吳宇森、徐克、麥當雄、嚴浩為首的新一批香港導演也進入台灣。

暴力的警匪故事、情感極為細膩的港人歷史情懷這類型影片開始在台灣流行,《英雄本色》、《省港旗兵》、《滾滾紅塵》、《秋天的童話》讓剛剛找到路子的台灣電影又被「打回」原型。

讓李安尷尬難堪,鞏俐掉頭就走,金馬獎終於把自己作涼了?

此時的電影人也意識到原創力及創新的重要性。

隨著李安《推手》、楊德昌《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王童《稻草人》、《香蕉天堂》、蔡明亮《青少年哪吒》等影片的陸續出現,台灣電影以驚人的姿態迅速在華語區甚至世界大放異彩。

他們將新浪潮的勢頭越推越洶湧,這些影片不僅電影質感非常優秀,電影語言及主題在當時也是很先鋒性的。

而現在,金馬獎給觀眾的印象一直是「台灣電影在自己的小圈子裡相互阿諛」,有矬子里拔將軍的意思。

2018年最賣座台灣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在全台票房突破2.2億台幣,約4900萬人民幣,跟大陸市場完全不能比。

讓李安尷尬難堪,鞏俐掉頭就走,金馬獎終於把自己作涼了?

看著每一屆的提名名單,一群不知名的小輩們用自己稱不上很好的影片角逐他們心中的王者至尊,每一次的頒獎典禮也稀稀落落,只有少部分明星能出席。

十多年的發展,似乎除了最開始的那幾位名導,沒有新力量的注入,導致當這些老導演短暫的休息或是陷入創作瓶頸時,沒有能夠接棒的導演,沒有能激發出新市場潛力的作品,因此金馬獎也就自然而然進入前邊所說的「空窗期」。

與此同時,大陸電影逐漸問鼎金馬獎,大陸電影的比例逐漸上升,比如我不是葯神,但現在隨著台灣地區電影的衰落和去奶奶金馬獎作死,讓大陸電影也逐漸對金馬沒了興趣,就連今年的宣傳海報也被人嘲笑。

金馬獎劇情長片的報名數量從181部→202部→228部的每年+20的增長趨勢,突然變成了-80的嚴重下跌,成為4年最低水平,可見這次真的讓內地影人傷了心。

今年金馬獎報名數量共685部,相對於去年的667部基本持平。不過最受人關注的劇情長片,今年報名數量為148部,相比於去年的228部、2017年的202部、2016年的181部,為近4年最少。

今年各大影展收穫頗豐或是備受期待的幾部大陸影片,張藝謀的《一秒鐘》,如亦男《南方車站的聚會》、王小帥《地久天長》、婁燁《蘭心大劇院》等均未報名第56屆金馬獎。

另外,婁燁的《蘭心大劇院》也沒有報名金馬獎。

網友調侃,今年這些有牌面的作品,沒一個給金馬面子。

據台灣媒體報道,金馬執委目前會對大陸影片暫停參加金馬影展做出回應:「如果屬實,當然遺憾。台灣電影基金會董事長朱延平導演則回應稱:「金馬獎是華語電影的重要活動,我們的大門從來沒有關閉過,希望儘快讓電影回歸電影,才是華語電影圈之福。」

不知道作死的金馬獎,以後財路將會怎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