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惜福、知福、培福,懂這3點才是有福報的人

惜福、知福、培福,懂這3點才是有福報的人

佛教新

人間佛教

導讀每一個眾生,都應該從身邊的小事中,惜福、培福、知福。珍惜眼前這一生,修好世間和出世間的福,無論今生來世,只要福報具足,生活都會幸福。

- 1 -

惜福才會有福

晉代有位名臣,叫陶侃,他雖身處高位,但很簡樸。

有次,他外出巡視,看到一個人手裡拿著稻穗,就問這人:「你拿稻穗作甚?」那人便回:「我經過稻田,看稻子很好看,就隨手摘來。」

陶侃便問那人:「你不耕田,還隨手摘別人辛苦耕種的稻禾,難道不感到羞愧嗎?」

那人低頭不語,臉色羞紅。

一草一物,一粥一飯,皆是眾生,當恆念物力維艱。隨隨便便地糟蹋,也是另一種形式的殺生。

《地藏經》云:「若遇非理毀用者,說所求闕絕報。」沒有理由的毀用,是一種糟踐萬物的心理。

很多人今生為什麼貧寒,其實,是上輩子沒有惜福,這輩子才享受的福報。

每天,我們所遇到的人和物,都是我們的福報,都應該倍加珍惜。因為只有惜福的人,才會有福。

- 2 -

水滴雖微,漸盈大器

有一位雕佛像的學徒,隨師學藝,但師父每天都讓他干一些挑水抹地的雜事。

學徒感覺自己被輕視了,所以每天幹活都是一副隨便的態度。

有一天,學徒挑水的時候,水涌了出來,師父便苛斥他:「雕佛像是一件很神聖的事情,你連這些小事都做不好,大事豈能辦好?」

學徒恍然大悟。

很多人眼高手低,認為挑水抹地是不入眼的小事。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成就佛門龍象的福報,正是從這些小事中培育而來的。

《法句經》中說:「莫輕小善,以為無福,水滴雖微,漸盈大器,小善不積,無以成聖。」

大善是積累而來的,一個人的福報,也是從一點一滴積累而來。生而為人,來之不易,每一位眾生都應該從身邊的小事中,去培養自己的福報。

- 3 -

近行定與安止定

據《佛說未曾有因緣經》記載:佛的兒子羅睺羅九歲的時候,佛派尊者目犍連為使,請求凈飯王與佛妃耶輸陀羅答應讓佛子羅睺羅出家學道,目犍連好說歹說,最後還是佛出面才讓羅睺羅出家為沙彌。

畢竟是佛的兒子,福報異於常人。佛讓舍利弗親授佛法,目犍連傳授戒律。可年少的羅睺羅,貪玩傲慢,不願學習佛法,即使佛來勸阻也沒用。

一次,佛跟羅睺羅說:「你能在佛身邊,聽聞佛法,是很幸運的事,為什麼你如此固執,身在福中不知福呢?」

羅睺羅回答:「佛法精妙,我心粗鄙。聽完佛法,轉眼就忘了。白白浪費精神,沒有半點收穫。如今我還小,為什麼不讓我放情肆意幾年,等我長大能擔當之時再來學習佛法呢?」

佛說:「世事無常,身亦難保,你怎麼保證自己活到那一天呢?」

羅睺羅說:「我是不能保證,但我是佛的兒子,難道你不能保佑自己的兒子嗎?」

佛說了一句讓眾生都很困惑的話:「我都不能自保,怎麼保護你呢?」

羅睺羅不解:「你已成佛都不能自保,那學佛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既如此,我還不如享受人生」

佛說:「學佛不一定能在今生證得福報,但生死輪迴,因緣果報來時,你就知學佛的好處了。」

聽到佛這樣說,羅睺羅還俗的願望就此作罷,在佛身邊學習佛法,很快他領悟佛法奧義,破無明煩惱,成為了佛的密性第一弟子。

很多修行者,在學佛中有過跟羅睺羅同樣的想法。生而為人,本來不易,能夠有緣親近佛法,更是難,普羅大眾千千萬萬,能夠成為佛弟子更是一件很有福報的事情,更應該倍加珍惜,勤修苦學,往生極樂。

惜福、培福、知福是有福報的人生需要積累的三件大事。惜福的人,懂得約束,懂得付出的艱辛;培福的人,是智者,眼光很長遠;知福的人,是管理者,懂得物盡其用。

今生,我們享受著前世積累的福報,但一旦善果耗盡,就只能承受痛苦。因此,每一個眾生,都應該從身邊的小事中,惜福、培福、知福。珍惜眼前這一生,修好世間和出世間的福,無論今生來世,只要福報具足,生活都會幸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平常新語 的精彩文章:

學佛人應警惕的十大問題!
明心見性和神通的關係

TAG:平常新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