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領跑全球20年,它國趕超無望,這家美企憑啥能穩坐行業老大?

領跑全球20年,它國趕超無望,這家美企憑啥能穩坐行業老大?

前不久的夏季達沃斯論壇,「達芬奇」機器人引起不少人關注。

這個號稱能「手」剝葡萄皮,再進行精確縫合的手術機器人,已經臨床使用了20年,做了幾百萬台手術,如今已經「進化」到第四代。

如今「達芬奇」可以說壟斷了手術機器人市場。

一、

達芬奇並不是最早出現的。

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美國軍方就對外科手術機器人用在戰場上搶救傷員表現出濃厚興趣。

他們致力於從不同方向發力手術機器人。

達芬奇機器人也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被研發出來的。

佛雷德里克·莫爾,也就是直覺公司的創始人,成功地把達芬奇機器人背後的商業價值挖掘了出來。

這成為達芬奇領跑全球20年的重要原因。

隨著達芬奇機器人不斷的更新迭代,一直到千禧年年中,達芬奇才獲得FDA批准,開始應用於普通外科手術。

2001年,達芬奇獲得了在胸腔和前列腺切除術等手術項目的許可。

加入人工智慧程序的達芬奇,開創了虛擬遙控動作 現實操作反饋的3D新紀元。

從此奠定了手術機器人行業龍頭老大的地位。

二、

美國ISRG(直覺)公司,憑藉「達芬奇」,在2018年的股值最高達到了574美元,市值超過600億美元。年均上漲40%。回報率甚至超過了谷歌。

根據2017年的數據顯示,在全球,達芬奇機器人的銷售或租賃量達到了4149台,佔據了巨大部分的市場份額。

在美國,一套達芬奇的售價大概是60萬到250萬美元。不過在中國,它的價格高出一倍,達到2000萬元。

除了機器人本身的價格外,它的服務費和耗材價格也是高得嚇人。

就拿耗材——機械臂來說,裡面安裝了只能使用10次的晶元。

就是這樣一條嬌貴的機械臂,在美國的售價達到了700到3200美元,而在中國的價格約為10萬元人民幣。

因為技術和製造壟斷的緣故,它的價格也從未降下來。毛利率高達70%,凈利率30%。

三、

據外媒公布的數據,2021年,全球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200億美元,配合輔助設備和耗材,未來會形成萬億的產業鏈。

面對這塊巨大的蛋糕,很多國家都想從中分一杯羹。

早在去年就有媒體披露,日本的川崎重工和醫療企業希森美康(Sysmex)共同開發的日本第一台國產手術機器人,可能在2019年問世。

這台構造和動作基本與達芬奇類似的機器人,不僅價格便宜,而且還擁有達芬奇所沒有的新功能。

另一方面,谷歌也和強生公司成立了開發手術機器人的項目希望在2020年上市。

而中國這幾年也一直致力於機器人領域的發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外那點事 的精彩文章:

印度申請舉辦奧運會吃閉門羹,印度網友不服:憑啥?
烏克蘭人口外逃:從「歐洲糧倉」跌落至歐洲最窮國家

TAG:海外那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