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戴森球真的存在嗎?距地1480光年的地方,疑似出現這樣的裝置

戴森球真的存在嗎?距地1480光年的地方,疑似出現這樣的裝置

引言:地球上的資源始終是有限的,再加上人類利用地球能源的速度越來越快了,終會有一天地球的資源會被人類消耗殆盡。但是太陽似乎擁有源源不斷的能量,它目前已經燃燒了50億年。曾有科學家在上個世紀就提出了一種能夠收集太陽能量的裝置,它真的存在嗎?

人類還沒在地球上出現之前,太陽就已經照射地球長達幾十億年了。科學研究認為,在太陽形成的大約4億年後,地球也開始形成了。目前地球的年齡大約是46億年,也就是說太陽已經熊熊燃燒約50億年了。為什麼太陽能夠持之以恆地對外釋放光和熱量呢?後來人類終於明白了這其中的道理,原來太陽的內部在不停地進行核聚變反應。

在人類目前已發現的核反應中,核聚變反應和核裂變反應都能夠釋放出巨大能量,但相比起來核聚變反應釋放的能量更多。太陽處於太陽系的中心,它向四面八方釋放光和熱,不只是地球能夠接收到太陽的能量,太陽系中的其他行星也能夠接收到,由此看來太陽擁有難以估摸的能量。既然太陽是一個不可估測的能量體,而且人類的能源緊缺,為什麼我們不想方設法利用太陽的能量呢?

很多朋友可能會認為很多太陽能裝置不就是利用太陽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量了嗎?的確如此,但是目前的太陽能裝置能夠成功地將太陽能轉化為其他能量的效率比較低,連50%都不到。實際上有科學家曾經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就提出了一種聽起來十分「天馬行空」的假想,就是給太陽裝上一個「罩子」。這個「罩子」的學名就是戴森球,而提出這個概念的人正是弗里曼·戴森。

根據戴森的理論,戴森球是一種建造在恆星外圍的裝置,它的作用就是吸收恆星所釋放出來的能量,然後供給人類使用。這種想法一度讓很多科學家都對戴森球進行了深入研究,因為如果人類真的能夠建造出這樣的能量收集裝置,那麼人類的能源緊缺問題就迎刃而解了。然而如今距離這個概念提出已經過去了50多年,至今仍然沒有看到相關的裝置被研發出來。

後來有天文學家稱在太陽系外找到了疑似天然的「戴森球」,它就是位於天鵝座的KIC8462852恆星。從這顆恆星的周圍情況來看,它確實像是被蒙上了一層薄薄的「紗」,恆星發射出來的光線透過這層「紗」被天文學家觀測到了。但是後來經過觀測發現,這層紗並非所謂的戴森球,它只是恆星周圍的碎片雲。有觀點認為,人類應該為此感到慶幸,因為一旦那顆恆星的外面真有一個戴森球,那麼說明該恆星系中很有可能存在著外星文明。

能夠造出戴森球的文明,它們的發展程度可想而知,如果它們發現了地球上的文明並且想要入侵地球的話,那麼人類絕對是阻擋不住它們的侵略的。當然也有觀點認為,戴森球只是一種空想的結果,並沒有實際的科學依據支撐這種模型,否則它也不會到現在都沒有一點進展。或許是因為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還不夠,所以無法進一步領悟戴森球的真諦,就像最初人們不理解特斯拉的球形閃電那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黑洞使者 的精彩文章:

這傢伙比木星重12倍多,比地球重4千多倍,能裝下32萬個地球
霍金曾留下3個預言,每一個都關乎人類命運,有個預言不能成真

TAG:黑洞使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