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八阿哥胤禩佔盡優勢,卻輸了奪嫡之爭,主要是他這三個劣勢太致命

八阿哥胤禩佔盡優勢,卻輸了奪嫡之爭,主要是他這三個劣勢太致命

康熙晚年的「九子奪嫡」,主要形成了三個大的黨派,太子黨、八爺黨和四爺黨,在這三個黨派中,太子黨佔據著先天優勢,他是康熙的嫡長子,而且已經被封為太子,若他不作死,誰都爭不贏他,但太子偏偏自己作死,使他輸掉了這場奪嫡之爭。太子一出局,這場奪嫡之爭就成了八爺黨和四爺黨之間的較量。

四阿哥胤禛選擇了「以不爭為爭」,做事很低調,也不結交重臣、拉攏皇子,處處表現得對皇位不感興趣,但胤禩卻截然相反,他做事很高調,還有意結交大臣,拉攏皇子,使他身邊聚集了眾多的支持者,再加上胤禩自身能力出眾,很多人認為他才是太子之位的最有力爭奪者。

胤禩本人也有著其他皇子難以比擬的優勢。

一是胤禩辦事能力特彆強,這點連他的對手雍正都給予了極高評價:「廉親王允禩若肯實心任事,部務皆所優為。論其才具操守,諸大臣無出其右者。」康熙時期,胤禩替康熙負責管理廣善庫、內務府等部門等,表現非常出色,也讓康熙對他讚賞有加,在他十七歲的時候,康熙就將胤禩封為了郡王。

二是胤禩交際能力很強,善於團結皇子大臣,胤禩生母身份低微,所以他身上沒有其他皇子的那種驕縱跋扈之氣,能以低姿態和大臣、皇子相處,這讓他們在和胤禩交往過程中感到舒適自在,也願意結交胤禩。正因為如此,眾多大臣、皇子都支持八阿哥胤禩做太子。

從這兩點看,八阿哥胤禩具備成為一個明君的潛質,但即便如此,康熙也從未想過將皇位傳給胤禩,當然胤禩輸掉這場奪嫡之爭並不冤枉,主要是他身上的這三個缺點太致命。

一、八阿哥胤禩生母出身卑微。他的生母良妃衛氏是辛者庫出身,身份「微賤」,甚至都沒有撫養自己孩子的資格。在特別看重出身,「子憑母貴」的清室,八阿哥生母的出身成了他成為太子的最大絆腳石,康熙也的確以八阿哥胤禩生母出身「微賤」為由,否決了讓胤禩做儲君的提議。

二、八阿哥支持者眾多的優勢,也是他的劣勢。在讓大臣推選東宮太子前,康熙很欣賞八阿哥,但推選東宮太子一事之後,康熙對胤禩的態度有了180度的大轉彎,由喜歡變成了討厭。康熙讓大臣推選太子,目的是想讓大臣推選廢太子胤礽,給他個台階下,好讓他將胤礽重新立為太子。

但讓康熙大吃一驚的是,朝中重臣聯名推舉八阿哥做太子,這件事讓康熙認識到八阿哥胤禩黨羽眾多,勢力龐大到可以威脅到自己的地位,所以康熙不但否決了立胤禩為太子的提議,還在之後接連打壓八阿哥胤禩,使胤禩具備的優勢不斷喪失。

三、八阿哥沒有子嗣。皇帝選太子,除了看皇子本人的優秀程度外,也會看這個皇子的子嗣情況,畢竟皇位要代代相傳,若皇子子嗣少或沒有子嗣,都會影響他被立為儲君。雍正能被立為儲君,他的兒子弘曆(乾隆)起了很大的作用,康熙特別喜歡弘曆,想讓弘曆做皇帝,所以將皇位傳給了他的父親雍正,以便將來雍正能傳位給弘曆。

八阿哥在這方面有著很大的劣勢,他只有一個兒子,還是小妾所生,不是嫡子,正妻沒有為他身下一男半女,為此八阿哥還多次責備自己的妻子,缺少子嗣也影響了八阿哥爭奪儲君之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七號說三國 的精彩文章:

一個人能力再強,也要小心這兩種人,難怪名將關羽會被滅族
梁山哪些好漢被方臘八大將所殺,方臘八大將又被哪些梁山好漢所殺

TAG:七號說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