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人性的弱點:言語似劍,欲傷他人,必受反噬!

人性的弱點:言語似劍,欲傷他人,必受反噬!

(北暮和你共成長第1期)

文|北暮

每個都善於忘記自己在別人心中刻下的傷痕,也不會考慮自己是否曾經傷害過別人。

不信,請你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你上一次責備別人,是在什麼時候?

【一】

林肯年輕時特別愛責備別人,但凡他所見不慣的,都要光明正大的說出來。他經常寫信和作詩取笑別人,有時甚至會把責備別人的話寫在紙上,丟在大馬路上,以此讓更多的人看到,他也因此得罪了很多人。

即使後來他在伊利諾斯州的春田鎮當上律師,也仍然沒有改掉這個毛病。他當時特別看不慣一位自大的政客,於是他在報紙上寫文章,公開指責這個人,搞的人盡皆知。

這位政客異常生氣,查到了這篇文章是林肯寫的,直接跳出來要和林肯決鬥,林肯不情願,但為了尊嚴也只好答應。就在他倆準備在密西西比河的河灘上決鬥時,林肯的同伴出面阻止了。

此事雖說就這樣過去了,但是這次事件也給了林肯一個極大的教訓,他再也沒有寫信或作詩取笑過別人,也沒有因為任何一件事批評過別人。他在此後也一直信奉這樣一句名言:

(不指責別人,別人就不會指責你)

【二】

玻璃心是最近很流行的一個名詞,它被用來比喻那些心理承受能力差,經不起批評和嘲諷的人。

你看他這個人真是太玻璃心了,不就說了他兩句嘛,到現在還不理我!

我不就罵了她一句嘛,你看她哭哭啼啼的,都一天了,至於嘛!

什麼時候,我們將指責別人當成了理所應當?

什麼時候,我們開始原諒自己對別人造成的那些傷害?

記得上小學三年級時,我和班裡一位同學特別喜歡即興表演,偶爾趁老師不在是,我倆就會跑上講台給班裡同學即興表演,時常逗的他們哈哈大笑。

當時班裡的數學老師是個年輕的女老師,有次課上他問全班同學,誰會才藝表演?我倆就這樣被眾人推到台上來了一段即興表演。那位老師坐在第一排,很認真的看著,偶爾露出會心的微笑。儘管在她看來,我們演的根本前後不搭,毫無邏輯可言。雖然我早已忘了曾經表演的內容,但我至今都記得那個笑容。

如果說,所有的事情都如童話般完美就好了,直到一天下午班主任來教室時,正好碰到了我倆在表演。

當時,我和小夥伴剛走上講台,我已經解下了紅領巾系在頭上,準備扮個老太太。班主任進來了,看了我倆一眼,冷冷的說了一句:「演的什麼狗屁玩意!」同學們哄堂大笑。

我漲紅了臉,手定格在了系紅領巾的動作,繼續也不是,放下也不是,以至於後來都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回到座位上的。

如果這就算完了,我可能會忘記這件事。班主任下課後,將我倆叫去了辦公室大加呵斥,旁邊的老師問:怎麼回事?她煞有介事的說:這倆小屁孩不學好,就知道瞎胡鬧。

過了很長時間,我和小夥伴被趕了出來,下午的陽光將我倆的影子拉的很長很長,天氣格外暖和,可我卻覺得那間辦公室有些異常的冷。我和小夥伴肩並肩的走著,他對我說:「要不,咱倆以後不要演了吧!」我用小的自己也聽不到的聲音答道:「嗯。」

後來,每當上班主任的課,我都會想起被她叫到辦公室的那個下午。此後,我再也沒有過即興表演的經歷,直到現在,那個老師肯定已經忘記了這件事,但我記得!

如果你想讓別人記得你,感激你,你可能需要幫助他很多次,可如果讓一個人記恨你,可能一件事,甚至一句話就夠了。

【三】

有時候,言語比刀劍更傷人,甚至可以殺人於無形。

英國小說家哈代,曾因為別人的批評而放棄寫作,而著名攝影記者凱文·卡特卻因為承受不了別人的批評,最後自殺。

你可能不知道凱文·卡特是誰,但是你一定見過這張照片。

這張照片名叫《飢餓的蘇丹》,它拍攝於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照片刊登在《紐約時報》後,引發了世界性的轟動,人們開始關注當時水深火熱的南非人民,並且給南非送去了各種人道主義救援,而卡特也因為這張照片,獲得了普利策新聞獎。

天使和魔鬼總是共同出現。人們在讚揚這張照片震撼的同時,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指責卡特冷血沒有幫助小女孩,他們說:卡特是踩著小女孩的屍體拿的獎,他這樣的人應該下地獄。

儘管卡特解釋自己拍完照後,趕走了禿鷲,並且把孩子送到了他父親手中,可是,沒人信!

1994年,受不了輿論和壓力的卡特在自己的車裡自殺,死於一氧化碳中毒,罪魁禍首是一根接在汽車排氣管的軟管。

後來,媒體多方調查得知:照片中的「小女孩」是個男孩,他們一家一直受聯合國糧食站的援助,直到2007年,「小女孩」因高燒去世。

受盡指責的卡特自殺了,雖然死於一氧化碳中毒,但我覺得,他更像是死於那一句句來自民眾的指責和批評。它們就像一個個的一氧化碳分子,最後一股腦的全都鑽進了卡特的肺里,讓他窒息而死。

那些曾經恨不得舌頭化為刀劍指責卡特的人,可能早已將這件事拋之腦後,頂多想起時會說一句:我也沒想到他這麼脆弱!

卡耐基說:只有不夠聰明的人才抱怨、指責和批評別人,很多愚蠢的人恰恰是這樣做的。

托馬斯·卡萊爾說:一個偉大的人正是在對待別人的方式中體現他的偉大。

【四】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批評或指責過別人,事後我們很快就忘了個乾淨,可是對別人造成的傷害,卻可能永遠也無法癒合。

那麼我們在生活中,應該如何避免因責備而傷害到別人呢?北暮有以下三點建議:

1.了解一件事後再發表看法。

孔子說:三思而後行。我想,他讓我們思考的東西,肯定不僅僅指如何做,還應該包括如何說話。

2.不要輕易的去批評或者指責別人。

你永遠不知道你會對別人造成多大的傷害,而這些傷害很可能在將來回到我們自己身上。要知道,我們對待別人的方式,決定了別人對待我們的方式。

3.常懷寬容之心,心存善意。

去了解別人,了解本身就是一種寬容。每個人都有很多的缺點,而這些缺點有時會掩蓋我們身上的優點,給自己一個了解別人的機會,就是給別人了解自己的機會。心存善意,常懷寬容之心,你會發現不一樣的美好。

你有過被他人責備,或者責備別人的經歷嗎?你是否還記得呢?對於責備他人,你又是怎麼看的呢?歡迎評論區留言!

我是北暮,喜歡我的文章就點贊關注,大家共同學習,共同成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暮談文化 的精彩文章:

這一仗,讓宋襄公兩千年沒翻過身!
史記:齊桓公作為春秋五霸之首,為何會餓死宮中「晚節不保」?

TAG:北暮談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