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可悲的馬來半島大戰:5萬日軍靠這樣的武器,俘虜12萬英軍

可悲的馬來半島大戰:5萬日軍靠這樣的武器,俘虜12萬英軍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英國是世界第一霸主,海外殖民地天下第一多,海軍力量遠超日本,而且更重要的是英國有著極為強大的經濟軍事實力,似乎誰也不敢奈何它,但誰都沒有想到開戰後英國人就連續遭到了各種打擊。在歐洲戰場上,敦刻爾克大撤退和不列顛戰役的損失差點被打得亡國,緊接著在亞洲戰場上又遇到了日本這個變態的戰爭國家,在東南亞戰場上帝國的榮譽消失殆盡。不得不說大英帝國在二戰的表現的確讓人難以啟齒,特別是在東南亞戰場,被後起之秀的日軍打得找不著北,橫行全球的帝國軍隊在軍國主義面前變得那麼不堪。

當年英國人也曾經在東南亞與日軍展開艱苦卓絕的戰鬥,明面上說是艱苦卓絕,實際打起來讓人根本不忍心直視。日軍調到東南亞的軍隊數量極少,兵力最多時還沒有超過20萬人,並且這些部隊的裝備還沒有國軍遠征軍那麼強,當時的英軍理論上應對日本人只需一個小指頭就能幹掉。但真實情況卻是在東南亞戰場英軍被打得節節敗退,甚至還丟掉了整個東南亞地區的石油產地,被迫退守印度,若不是當初中國遠征軍出手迅速的話,很有可能英國人的主力部隊都被全滅了,而他們面對的是僅僅不到10萬人的日軍部隊。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英軍一直都在潰敗,但英國人還沒有意識到自己在東南亞的地位已經開始動搖。當時英軍最高指揮官看著戰場上的不利格局,立刻也著急了,於是下死命令要求遠東地區的英軍必須要牢牢守住馬來半島,如果連馬來半島都丟掉的話,那麼英軍在東南亞將失去所有支點。上頭的死命令加上馬來半島地理優勢,英軍統帥不得不在馬來半島集中大量軍隊,準備與日本人進行死磕。因為他們再也無法迴避了,這一次沒有遠征軍的幫忙,也沒有殖民地的支持,這支總兵力在13萬人左右的英軍只能依靠戰場地理優勢將大英帝國丟失的榮譽全數奪回來。

當時進攻馬來半島的日軍數量遠不及英軍,總兵力只有5萬左右,但日本人在戰場已經殺瘋了,從中國的南京大屠殺開始,後來又連續橫掃東南亞,現在只剩下馬來半島,所有他們根本就不管敵我兵力對比,只有一門心思殲滅這支英國軍隊。不過日本人雖然殺紅了眼,但沒有失去理智,他們的作戰技巧還是非常講究的,面對人數比自己多兩倍還佔據著地利和裝備優勢的英國人,日本人必須要想一個穩妥的辦法來打垮這支英軍。想來想去,日軍居然拿出了一個非常簡陋的裝備,這個裝備被譽為當時東南亞地區英國軍隊的噩夢,但它在現代生活中卻非常的常見。

沒錯,日本人拿出的武器就是自行車,我們可不要小瞧了這個東西,雖然戰鬥力比不上裝甲車,但也算得上是『半機械化』的部隊之一,而且自行車有個很好的效果,那就是只要人能走的地方,自行車基本也能走,特別是在叢林地區到處都是坑坑窪窪,坦克參戰不僅空耗油料,也發揮不出優勢,反而會阻慢進軍。所以單車就成為那個時候最節約資源、行軍速度最快、在叢林作戰中最為有效的作戰工具。根據記載,5萬餘日軍裝備了近1萬多架自行車,他們利用這樣簡陋的交通工具展開了對英國人的反撲。

13萬英軍在正面戰場嚴陣以待,準備與日本人來一場死磕,但狡猾的日本人使用自行車悄無聲息的穿越了叢林,繞到了英軍裝甲部隊的後方,直接重點攻擊他們的重裝部隊,英國人都沒有反應過來後方就被打散了。日本軍如神兵一般出現在他們的後面,英軍根本沒有料想到日軍的行蹤如此詭異,重裝炮兵部隊在與日軍近距離交戰中如待宰的羔羊,結果被日本人一陣猛衝軍隊直接潰敗了,9000多名英軍全軍覆沒,剩下的12萬英軍部隊面對前後包夾,全部選擇投降,此時的他們已經被日本人嚇破了膽。

就這樣,原本一場極為慘烈的馬來半島戰役以這樣詼諧的方式被日本人終結了,不得不說這是二戰史上的一場悲劇,也是英軍的一場恥辱之戰,從這一戰我們也能看出來,前期的日軍非常講究作戰技巧,誰又能想到這普普通通的自行車居然也會成為戰爭的『殺手鐧』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史 的精彩文章:

相臣,是君王的輔佐,還是君主的制裁者?

TAG:解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