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立秋將至,少食二瓜,多吃三白,做好四件事,秋冬少生病,更健康

立秋將至,少食二瓜,多吃三白,做好四件事,秋冬少生病,更健康

「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

今日七夕,明日將迎來立秋節氣。

立秋節,也稱七月節,古代, 有立秋迎秋之俗。

立秋的到來,並非真正意義的秋季,此後,還有「一伏」,依然高溫酷暑。

立秋節氣有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

立秋的習俗

1、啃秋

在江蘇山東等地,立秋這一天,全家人圍坐一起吃西瓜,謂之「啃秋」。

2、吃「渣」

山東萊西地區,流行立秋吃「渣」,是一種用豆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

「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嘔也不拉」的俗語。

3、咬秋餃一些地區,立秋的這一天人們會包餃子,稱之為「咬秋餃」。

4、秋社

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於漢代。

兩大儀式,一是祭獻,向土地神敬獻各種供品。二是娛神,包括賽社、演劇、民間歌舞、聚飲等。

5、食秋桃

在浙江杭州一帶,有立秋日食秋桃的習俗。

立秋日,吃秋桃,把桃核留藏起來。等到除夕,不為人知地把桃核丟進火爐中燒成灰燼,人們認為這樣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6、吃「福圓」

立秋時節,人們相信吃了龍眼肉,子孫會做大官,而且龍眼又稱為「福圓」,所以有俗諺:食福圓生子生孫中狀元。

7、稱水

在立秋前後用大小一樣的容器裝滿水,稱重。立秋前的水重,表明伏水重,秋天雨水少。若立秋後地水重,秋天雨水多,有可能形成秋澇。

立秋時節,少食二瓜

1、冰鎮西瓜

西瓜,是很好的清熱消暑水果,適合夏季食用,立秋「啃秋」可以適當吃點,但不宜過多食用。

並且,冰鎮西瓜,盡量不要再吃了。

西瓜,本就性質寒涼,容易傷脾,冰鎮習慣,對脾胃損害更大。

立秋之後,再吃冰鎮習慣,會傷脾胃,容易導致腹瀉、腹痛等。

2、絲瓜

老一輩人有「立秋後不能吃絲瓜」的說法。

絲瓜,可清熱,夏令暑熱,吃絲瓜甚好。

然而立秋之後的秋絲瓜,不宜多食,其性寒涼,容易損害脾胃健康。

立秋時節,多吃三白

1、蓮藕

荷蓮一身寶,秋藕最補人。

立秋時間,吃點蓮藕,可養陰清熱、潤燥止渴、清心安神。

蓮藕生食,能清熱潤肺、涼血行淤。如將鮮藕壓榨取汁,其功效更佳。

蓮藕熟吃,可健脾開胃,止瀉固精,安神健腦,延年益壽。

2、雪梨

立秋時節,梨是不錯的選擇。

梨,肉香甜可口,肥嫩多汁,可清熱解毒,潤肺生津、止咳化痰。

可以生食、榨汁,也可以燉煮或者熬膏,養陰潤肺,是不錯的選擇。

3、銀耳

立秋後,天氣越來越乾燥,要注意「防秋燥」。

此時,多吃點銀耳,可滋陰作潤燥,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力。

立秋時節,做好四件事,秋冬少生病,更健康第一件:防秋燥,護好肺肺主秋季,秋氣應肺,金秋養肺最為適宜。

燥為秋季之主氣,而肺為「嬌臟」,是外邪病毒第一個侵犯之地。

肺部,最怕「寒」,在寒氣到來時,往往第一個淪陷,因此,立秋好時節要養肺。

對策:多飲茶

立秋後,多喝茶水,可滋陰潤肺,防秋燥,保護肺部健康。

尾參茶,泡水喝,可滋陰止渴,補氣益五臟,滋潤肺部,改善乾咳少痰。

《神農本草經》將其尾參列為上品,用其泡水,可改善咽干舌燥,對肺陰虛所致的乾咳少痰,咽干舌燥有效。

經常用其泡水,潤肺生津,是保護肺部不錯的選擇。

老虎薑茶,歸於肺經,性質平和,補陰作用強,泡水喝,可潤躁補氣。

既能通過直接補陰,以潤肺燥,又能通過補氣,以生津而潤肺。

老虎姜,既有較強的補陰之力,又有一定的補氣之能。常用於多種慢性病以氣陰兩虛為主的癥候。

所以,經常用老虎姜泡水代茶飲,對於肺部健康,也十分有益。

第二件:防中風,養血管

立秋後,天氣由熱轉涼,再由涼轉寒,是各類疾病爆發的階段。

立秋後,人體毛細血管收縮,大腦負荷加重,會引起血壓升高,誘發中風。

有資料表明,約有70%的中老年人,易在秋季發生中風。

所以,立秋之際,一定要注意防中風,養護好血管健康。

對策:喝好三杯水

主動喝水,有助於改善血液粘稠,預防血栓,降低中風幾率。

每天,要喝好「三杯水」。

第1杯:睡前喝200ml溫水

第2杯:起夜時喝100ml溫水

第3杯:早上起床刷牙後喝200ml溫水

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千萬不要因為「麻煩」而忽視了這三杯水!

第三件:防暑熱,健脾胃

雖然到了立秋節氣,但是,此後還有「一伏」。

高溫酷暑依然在,此時,一定要注意防暑熱,以免中暑。

立秋到處暑,還在「長夏」,脾胃健康,十分重要。

《脾胃論》里說:「脾主長夏,足太陰陽明主治……病在脾,愈在秋,秋不愈,甚於春,春不死,持於夏,起於長夏。」

這是脾胃病發病的一個規律,自古有,「內傷脾胃,百病由生」一說。

對策:拍打足三里

中醫理論上認為,早晨7-9點主胃經,中醫把胃經被稱為「長壽經」,並途徑膝關節。

飯後20分鐘左右,用手反覆摩擦膝關節,可以使胃經通暢。

同時,拍打小腿外側,足三里穴,5分鐘,可生髮胃氣、燥化脾濕,有助延年益壽。

第四件:別盲目「貼秋膘」

立秋後,進補是必要的,但進補不可以亂補,應注意避免以下問題。

忌無病亂補:無病亂補,既增加開支,又害自身。

現代人,大多數營養代謝過剩,盲目「貼秋膘」,容易導致肥胖,損害健康。

忌虛實不分:虛者補之,不是虛症病人,不宜用補藥。

虛症又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之分,對症服藥才能補益身體,否則適得其反,會傷害身體。

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營養師雪姐姐 的精彩文章:

身體出現4種異常,小心肝臟已「硬變」,護肝做好「五個一」!
肺癌來臨,會有「1粗」、「2痛」、「3多」,4類人需高度警惕

TAG:營養師雪姐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