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老人21年未能正常進食,醫生一招為其解除困擾,做了啥?

老人21年未能正常進食,醫生一招為其解除困擾,做了啥?

來自湖南邵陽的趙大爺今年65歲,21年前因遭遇家庭變故,心理很受打擊,甚至有一段時間茶飯不思,隨後就出現間斷進食吞咽梗阻感,因為當時子女年幼,家庭負擔重,並未治療。

隨著時間的推移,趙大爺進食吞咽梗阻感癥狀日益加重,發展到每次吃飯都不得不依靠大量飲水來幫助吞咽。

常常為了吃一小碗米飯需要喝3斤水,花2個小時,然而即便如此費力,還常常飯後出現嘔吐,人也日漸消瘦。

每當親戚朋友邀請他參加酒席,他往往只送禮金,不敢留下吃飯,唯恐自己嘔吐影響他人。

趙大爺也曾去醫院就診,然而用藥效果並不明顯,想到可能需要開胸手術,很是懼怕,因而遲遲沒能下決心到醫院徹底檢查治療。

近日,趙大爺的癥狀越來越嚴重,即使是牛奶、飲料也不能順利咽下,遂到當地醫院就診,檢查發現:

食管明顯擴張系正常人5-10倍,下段狹窄,呈「鳥嘴」征,因此食物很難通過賁門到達胃內。為求進一步治療,趙大爺來到湘雅常德醫院就診。

湘雅常德醫院消化內科張桂英主任及其醫護團隊在接診趙大爺後,經仔細詢問患者病史,結合以往檢查結果,有的放矢的完善相關輔助檢查,很快確診為:賁門失遲緩症伴中重度食管擴張。

經積極完善術前準備,入院後第二天,消化內科團隊攜手湘雅常德醫院特聘專家歐陽淼教授為患者實施了經口內鏡下食管括約肌切開術。

術後48小時,趙大爺即可進食流質飲食,吞咽哽咽感消失,趙大爺有說不出的激動。

術後6天,趙大爺康復出院,出院時,他激動的給科室的醫護人員送來錦旗表達感謝,並表示:「困擾21年的病痛得以解決,感覺生活又充滿了希望。」

張桂英教授介紹,賁門失弛緩症(achalasia,AC)是一種病因尚未完全闡明的原發性食管動力障礙性疾病。

一般認為是神經肌肉功能障礙所致,年發病率約1/10萬,高發年齡在30~60歲之間,以食管下括約肌舒張功能減低、食管蠕動缺失及食管下段擴張為特點。

患者可出現不同程度吞咽困難、胸痛、反流及體重減輕等臨床表現,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由於該病病因尚未明確,國內外研究表明目前尚無有效手段治癒該病,治療多以緩解臨床表現、改善患者生活質量為主。

經口內鏡下肌切開術 (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是一種通過隧道內鏡技術進行肌切開治療AC的內鏡微創新技術,目前是治療賁門失弛緩症的首選。

患者無需開胸手術,全部手術過程均在無痛狀態下通過胃鏡進行操作,手術時間短、創傷小、患者早期即可進食。

不僅大大克服了傳統治療的療效不確定性,也避免了開胸手術的創傷,而且恢復快、療效可靠。

(編輯Rachel。)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 :湘雅常德醫院 唐俊雅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湖南醫聊 的精彩文章:

吃薏米可以祛濕氣?聽中醫分享經典食用搭配,分體質食用更佳
高溫「燒死」癌細胞!肺部有結節,什麼情況可選微波消融?

TAG:湖南醫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