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9歲男娃至今還在吃奶,網友說出觀點,寶媽慚愧下決心給兒子斷奶

9歲男娃至今還在吃奶,網友說出觀點,寶媽慚愧下決心給兒子斷奶

做過母親的人都知道,在撫養寶寶的過程中,給孩子斷奶是一件煎熬的事情,媽媽心疼孩子,看著孩子整天沒有奶吃挨餓而哭鬧,往往狠不下心,但是必須要引起注意的是,雖然說母乳是最好的營養品,但是,國際衛生組織表示,孩子最多吃母乳到兩歲,因為隨著寶寶越長越大,母乳的營養已經不能滿足孩子成長的需要。

近日,就有一位寶媽,因為無法成功給孩子斷奶,便在微博上尋求網友們的幫助,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位寶媽的兒子如今都已經9歲了,還天天要吃母乳,導致媽媽根本無法正常上班,只能全職在家帶孩子,之前也給孩子斷過奶,並且不止一次,但是每次寶寶的反應都很大,懷著滿心的苦惱和慚愧,寶媽就在微博上投稿,看看別的的寶媽在斷奶方面的措施。便引出了網友的以下觀點:

網友一:一直斷奶不成功,只能說是因為母親不夠狠心,要知道慈母多敗兒!

網友二:九歲還不斷奶,懂事都比斷奶早,這樣的寵溺難說這個男孩子以後會有多大出息,沒有跟孩子有效的溝通,還是寶媽無能。

網友三:國家的棟樑都去吃奶了嗎?寶媽怎麼把的關,國家的小奶狗,寶媽懷裡的大灰狼。

諸如此類的評論還有很多,網友們的一致觀點也就是,責怪寶媽斷奶時不夠狠心,等孩子越長越大,知道的事也越來越多,想要那哄兩歲小孩的小把戲哄九歲的孩子就更難嘍。

孩子一般都是跟著媽媽的時間比較長,所以母親的言行舉止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所以,就在斷奶這件事情上來說,母親的態度和行為方式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孩子。

那麼兒子長大後,母子之間該如何相處!

1、兒大避母。

孩子在三歲後就有了自我和性別的認知,所以母親要在孩子三歲之後,就要培養孩子的性別意識,告訴他男女有別,並且在生活中不要和孩子太親密,在日常生活中這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比如換衣服時,避開孩子,也讓孩子在換衣服時,去自己的房間,保護自己的隱私。

2、創造和爸爸的相處機會。

帶孩子是一個家庭的事,雖然寶寶小時候比較依賴自己的母親,但是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對父愛和父親的陪伴都是有一定的生理需求的,爸爸這個角色的人物特點帶給孩子的影響是不容置疑的,是媽媽這個角色所不具備的,因此媽媽一定要給孩子和爸爸多多創造機會,讓父子倆的感情變得親密。

3、讓孩子獨立。

總有人擔心說孩子太小,離不開媽媽,但其實孩子的適應能力很好,只要寶媽寶爸跟孩子交流溝通得到為,就沒有寶寶會吵著只想跟媽媽一起,范兒只有離不開孩子的媽媽。早早地讓孩子獨立也並非是一件壞事,讓寶寶獨自處在一個環境中,以他自己的方式看世界,形成孩子自己獨有的人生觀價值觀,而不是受家庭的影響,形成與父母相類似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面對,兒子長大後怎麼跟母親相處的問題 ,你還有什麼經驗和教訓要跟大家分享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於然 的精彩文章:

聰明家長允許孩子犯錯,用3個方法,輕鬆讓娃知錯就改!
孩子面對校園霸凌怎麼辦?睿智父母教會孩子:善良和鎧甲同樣重要!

TAG:心於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