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紅樓夢》的文化內涵(二)

《紅樓夢》的文化內涵(二)

《紅樓夢》的文化內涵(二)

作者簡介:蘇樹華,上世紀九十年代,隨母音老人蔘學,2003年獲得南京大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佛教文化。2000年後,遵照母音老人的傳法囑咐,隨緣授受,方便接引。

《紅樓夢》中的十二釵代表什麼呢?一年有十二個月,十二個月便有十二種境界,便有十二種性格,有的像春天,有的像夏天,有的像秋天,有的像冬天。十二釵的性格不同,遭遇也不同。哪個月的境界是長久的?都不長久。所以金陵十二釵的最後,各有自己的結局。有的難產而死,有的被送到妓院,有的流落街頭,有的做了尼姑,有的遠嫁他方,這就是林黛玉哭的花開花落,這就是林黛玉哭的生老病死,這是林黛玉哭的世事無常。

大觀園代表什麼?大觀園代表我們的這個花花世界,我們的這個花花世界就是大觀園。人們生活在這個大觀園裡,盡其一生,捕風捉影。捕捉到了什麼?什麼也沒有捕捉到,反而造了許多的業。造了許多的業,又被自己造的業牽著鼻子走,繼續無休無止的輪迴。

賈寶玉有一塊與生俱來的通靈玉,這個通靈玉代表我們的佛性。賈寶玉不能離開這個通靈玉,離開這個通靈玉他就傻了。賈寶玉(假寶玉)不能離開這個通靈玉(真寶玉),然而,這個通靈玉卻可以離開賈寶玉。人人都有一塊與生俱來的通靈玉,這就是我們的佛性。人不能離開佛性,離開了佛性,人也就死了,然而,佛性可以離開人。唐伯虎有一首偈,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我問你是誰?你原來是我。

我本不認你,你卻要認我。

噫!

我少不得你,你卻少得我。

你我百年後,有你沒了我。

《紅樓夢》中的林黛玉,從她所起的作用上來看,她就是賈寶玉的師父,她處處點化賈寶玉,時時啟發賈寶玉,讓他不要痴迷於大觀園的形形色色。賈寶玉就是假寶玉,也就是說,這個四大色身是假的,不是真正的寶玉,這個通靈玉才是本自清凈、能生萬法的真寶玉。林黛玉整天哭哭啼啼,就是呼喚賈寶玉,讓他回到這個通靈玉上來。這塊通靈玉,我們天天帶著他,我們卻不曾識得他,所以儒家說:「百姓日用而不知。」這塊通靈玉,我們時時用他,我們用他來看路,我們用他來聞聲,我們用他來行動,我們用他來思考,可是,我們卻不曾識得這塊通靈玉,這就是「百姓日用而不知」。人不曾識得這塊隨身攜帶的通靈玉,終日墮落在夢幻泡影里,輪迴不止,出離無期。

林黛玉為何要救賈寶玉?賈寶玉曾經有恩於降株仙草。降株仙草就是林黛玉的前身。這個降株仙草為了報恩,她就隨賈寶玉來到大觀園,時時提醒賈寶玉:你不要只顧了玩而忘了回家。賈寶玉果真迷戀上了紅塵,忘了回家。林黛玉就整天提醒他,這是紅塵慾海,沒有什麼好玩的,回來吧,快回來吧。林黛玉病病殃殃,哭哭啼啼,就是我病給你看,我哭給你看。林黛玉就是用這種方式呼喚賈寶玉回家。可是,千呼萬喚不回頭。唉!你不回頭,我就死給你看。林黛玉這一死,賈寶玉真地感受到了花開花落,真地感受到了人生無常——昨日鮮花尚在,今日飄落何方?賈寶玉終於醒悟了,他出家修行去了,與渺渺真人、茫茫大士在一起。

問:渺渺真人與茫茫大士,又是指什麼?

答曰:從人物角色上來看,這是兩個修行有素的人,一個是渺渺真人,另一個是茫茫大士。從修行的境界上來看,渺渺、茫茫就是賈寶玉出家後的修行境界。渺渺,形容沒有邊際的水。茫茫,形容朦朦朧朧的景。這個無邊無際、朦朦朧朧的境界,也就是渺渺茫茫的境界,也就是小乘佛教的羅漢境界。

大乘佛教的悟後境界,則非如此,大乘佛教的悟後境界,則是一個萬德莊嚴、全體一味的境界。我們修行的終極目標,不是成為羅漢,而是見性成佛,普度眾生,究竟圓滿。這就是佛弟子修行的目標。

《紅樓夢》一書,根據《妙華蓮花經·譬喻品第三》的教義而演繹出來。《妙華蓮花經·譬喻品第三》,於火宅之外,設立三車,羊車、鹿車、白牛車,以象徵三乘,聲聞、緣覺、菩薩。三乘是假,一乘是真。一乘者,佛乘也。假借三乘,歸於一乘,所謂借假證真,會三歸一。《紅樓夢》以小說的方式,正是演繹這個道理。紅樓火宅,亦是夢幻。欲出火宅,唯有醒夢。夢中則有火宅,妄受火宅之苦。夢醒則無輪迴,原來是凈土。《紅樓夢》的宗旨,意在喚醒迷夢,所謂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所以,佛弟子的修行目標,就是覺醒迷夢,直了成佛。

《紅樓夢》的文化內涵(二)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禪宗文化 的精彩文章:

此法只要肯坐得住,即是有緣。夙世參過禪,有般若根器者,格外相
調氣攝心法

TAG:禪宗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