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宮殿是中國古建築的瑰寶,如果沒有燒毀,他的價值遠超故宮
一次機緣巧合,我在微博推薦里看到了紀錄片《大明宮》。
一直以來,提到皇宮,腦海中浮現的就是巍峨的宮殿和長長的台階,是故宮紫禁城。
但是我不禁疑問:
提起中國歷史,第一個想起大唐,唐朝的繁華還歷歷在目,但是那個我們耳熟能詳的有著歷史上唯一女皇武則天,經歷過開元盛世也遭遇過安史之亂的盛唐,她的宮城在哪裡?叫什麼?
直到我看到了大明宮–––
如日之升,則曰大明。
——前因
秦漢魏晉南北朝,唐宋元明清。
隋朝以周易的乾卦理論為指導,建造了長安城。
古語云:
紫微星號稱斗數之主,謀略之主,政星之主。
漢族命理學紫微斗數中的主星之一。
吉星,逢凶化吉,祛百疾,解百厄。
紫微星是北極五星中的帝星。
古人認為,紫微星即北極星,位於北天中央,被眾星環繞,尊貴的天帝就住在那裡。
皇帝貴為天子,地上的君主和天上的星宿相對應,皇帝居住的太極宮,也因此被安排在長安城北部中央的位置。
大唐代隋而立,為了穩定民心,仍舊以隋建立的太極宮為皇宮。
但太極宮並不適合居住。
太極宮正處在長安城地勢最低的一塊窪地上,長安的夏天溫度高,又經常下雨,太極宮因此潮濕而燥熱。
公元630年,北方的游牧民族全部歸順,尊唐太宗為天可汗。在中國歷史上,一個帝王被周邊的游牧民族如此尊崇非常罕見。
多年的征戰,使李世民一身傷痛,每當夏天來臨,他都要出長安城避暑。
那是距長安城百里之遙的九成宮。
但是,傳言中九成宮正是暴虐成性的楊廣殺死楊堅的地方。
面對李世民的邀請,經歷過玄武門事變的太上皇李淵不願面對父子反目成仇的是非之地,拒絕去九成宮避暑。
國庫豐盈,帝國盛世。
太極宮過於潮濕,太上皇身體又每況愈下。
這時,一位叫馬周的官員建議說:為何不在長安城為太上皇造一所避暑行宮呢?
太宗欣然應允。
——初建
新宮殿稱為永安宮,後更名為大明。
李世民希望工程能體現自己的一片孝心,但工程開始不久,李淵就離開了人世。
大明宮的營建戛然而止。
公元630年,北方突厥人全部臣服,從公元640年開始,帝國的騎兵越過大漠,一路西進.
而到高宗時代,大唐立國將近半個世紀,威望日隆的帝國,急需一座與之匹配的皇宮。
太極宮不僅潮濕,而且過於樸素。晚年唐高宗被疾病折磨,不願住在潮濕的太極宮。停工多年後,大明宮開始重建,但規模已非往日可比。
它不再是避暑所用的離園別院,而是帝國的新皇宮,大唐最尊貴的建築。
——盛世榮光
以司農少卿梁少仁為總指揮的工程即將浩浩蕩蕩的開始了。
涉磧礫而登崔巍,擇一干於千木。
建築所用的棟樑之才來自遙遠的南方,經過半年運輸,巨木才能到達建築工場。
大明宮的面積相當於三個凡爾賽宮,四個紫禁城,十二個克里姆林宮,十三個盧浮宮,十五個白金漢宮。
史書沒有記載大明宮的設計者是誰,不過經學者推測,步輦圖的作者,大畫家閻立本,當是肩負這一重擔的不二人選。
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
不信比來常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提到大唐,不得不說起這位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則天。
大明宮的正門名為丹鳳門,丹鳳即朱雀,意思是紅色的鳳凰。
傳說中:天下安寧太平,鳳凰就會降世。
這一切似乎與這位武才人有著莫名的牽引。
公元663年6月5日,大明宮還未完全竣工,皇室的大規模搬遷就已經開始了。
大明宮和大唐帝國都將迎來它的新主人。
——衰落
唐玄宗之前,宦官地位很低,唐玄宗之後,宦官開始越權,權利逐漸增大。
安史之亂以後,大唐帝國的經年累積的弊病也逐漸暴露。
宦官專權,藩鎮割據。
科舉制度的敗落,使得官僚體系千瘡百孔。
大唐帝國不復往日的繁盛,已經經不起戰火的摧殘。
黃巢起義爆發後,唐僖宗被迫倉促出逃。
公元880年12月,唐僖宗逃走的那天,黃巢的軍隊兵不血刃的進入長安城。
公元881年,黃巢稱帝,大赦天下。
戲劇的是,這位曾經的秀才曾在多年之前因科舉來過長安城,長安的繁華給他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但他無法阻止農民軍的大肆搶劫。
曾經高不可攀的都城如今在他們的掌控之下,短短几天他們就洗劫了這個曾經最繁華的城市。
詩人韋莊寫道:
華軒綉轂皆銷散,甲第朱門無一半。
內庫燒為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
這便是當時最真切的寫照。
公元883年,黃巢退出長安時,官軍又湧入,爭貨相攻,縱火焚燒。宮室里坊,十焚六七。
大明宮經歷了它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破壞。
滿目瘡痍。
「這個盛名超過了歷史上任何政治中心的城市,在歷經了千萬殺戮之後,再也沒有成為京都的可能。公元907年,大唐帝國滅亡,立國289年。大明宮毀滅之後,中國歷史上再也沒有出現過那樣的宮殿,再也沒有一個朝代在長安建都,中國文化的中心從此東移。」
建成之日算起,大明宮存世222年,它見證了大唐前所未有的榮耀,也見證了大唐不可逆轉的衰落。
——新生
公元1957年,大明宮毀滅之後的一千零五十年,大明宮遺址被發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