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亞洲-澳洲早期植物區系交流新途徑

亞洲-澳洲早期植物區系交流新途徑

亞洲-澳洲早期植物區系交流新途徑

東亞分布有約75%的現生裸子植物科級類群,其中包括了很多來自岡瓦納古陸的區系成分,也就是在地質時期曾廣泛分布於南半球的物種。那麼,這些物種是如何從南半球來到亞洲的呢?

最近,研究者在中國廣西桂平盆地中新世二子塘組發現了北半球首例木乃伊化的裸子植物羅漢松科雞毛松屬(Dacrycarpus)大化石,並經綜合分析提出了雞毛松屬向北遷移的最大可能途徑:晚漸新世以來,由澳大利亞-亞洲板塊碰撞產生的島鏈和洋流變化,為植物的遷移提供了陸橋和適宜的潮濕氣候;雞毛松屬耐水淹,也能在極端環境中生活,於是成功通過上述自然通道擴散到我國華南地區。除雞毛松屬外,研究者還研究了其它150屬熱帶亞洲-熱帶澳洲分布類群的大化石記錄,發現雞毛松屬並不是通過這一途徑進入亞洲的唯一類群。因此,研究者將上述遷移模式稱為雞毛松屬模式(Dacrycarpus模式)。

大化石記錄還顯示,兩個大陸之間的物種遷徙存在不對稱性,歐亞大陸向澳洲大陸擴散的類群明顯多於澳洲大陸向歐亞大陸擴散的類群。上述研究表明晚漸新世以來澳大利亞-亞洲板塊碰撞事件促進了兩大陸之間的跨赤道生物交流,並且極大地促進了東亞地區植物區系的多樣化發展。

上述工作由中山大學、長安大學和俄羅斯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者共同完成,相關成果在線發表於《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 Science Review, NSR)。

(來源:《國家科學評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科學 的精彩文章:

丘成桐:中國的高等教育
有些微生物或能預防哮喘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