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每次發脾氣前,都是你改善心境的最好時機

每次發脾氣前,都是你改善心境的最好時機

我們遇到的那些生命境界比較高的人,其實並非是他們天生就與眾不同,而是他們在對待困境和煩惱時的心態比他人更好。

文:鈴木大拙

生活應該是一場充滿樂趣的旅行。當你覺得人生太沉悶時,你可以傾聽自己的心跳,傾聽自己的真實想法,與這個噪雜的世界保持距離,然後,快樂安然地再投入到這個世界中去。

臨濟禪師讓弟子給華嚴禪師倒茶,但華嚴禪師卻並沒有回敬,這並非華嚴禪師看不起臨濟禪師,而是他們心中都清楚,自己有的東西,是不需要別人賜予的。比如對生活的熱愛,比如自心的追求以及面對人生的勇氣。這些需要我們自己發掘,而不是靠著誰憑空地帶給我們。

你的內心清凈明澈,你現實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也都不會差到哪裡去;你的內心充滿了歡喜善意,你的人際關係基本上應該不會有問題。想知道你每天的內心狀態是否在正道上,那就看看你的生活中出現了什麼問題。生活是映照內心狀態的鏡子,而且它從不會欺騙你。

日本古時候有個久經沙場的武士,他幾番出生入死卻對祖傳的一隻玉杯愛不釋手、心生執著。他想到因為這一隻玉杯就給自己帶來許多掛礙,便將其變賣,把錢施捨出去。從禪的角度來看,這是一種心靈的覺悟。我們倒不需要學他把財物變賣後再施捨,而應該像這位武士一樣,能夠覺察到執著的源頭和煩惱的根源。唯其具有自我覺悟的態度,才能活得越來越輕鬆,才能減少不必要的貪慾。

可能你會覺得,偶爾發脾氣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人人都是這樣。但你可知,每一個負面的想法都會消耗你心靈的能量。整天抱怨的人,會失去熱愛生活的能量;經常發火的人,基本上健康狀態都不會太好;喜歡挑剔的人,他本身的能力也不怎麼樣;慾望過重的人,長期生活在煎熬之中。

當你抱怨外界太過吵鬧時,你可曾想過,自己的內心如果真的非常平靜,就不會被這喧鬧打擾了。我們的所有煩惱和困擾,皆是從內心生起,但我們卻把這推給了外界。這就難怪我們一直過得不幸福了。

每當有人向我問起如何才能生活得比別人更好時,我就對他們說,只要你還生活著,就很好了。生活是一種感受,它容不得種種比較。你會讓一個建築工和一位音樂家比試本領嗎?你會讓一個精通計算的人與一個從事文字工作的人比能力嗎?所以你看,你又為何要跟別人比誰過得更幸福呢?全身心地擁抱生活,難道不是距離幸福更近些嗎?

儘管生活意味著有煩惱、有苦難,不僅要承受種種痛苦,還要擔負各種責任,但我們依然貪戀著生,沒有誰會輕易地想到去死。因為生活里還有美好的事物,有感動和幸福,有自己要實現的理想以及不斷為之前進的目標。當你以一個禪者的眼光去打量自己的生活時,你會發現,生活的意義就在於它是嘗過苦之後就會收穫甜。

人要做到善待一切其實不難,只要你能放下對自己那過度而偏執的愛,去包容他人身上的毛病和缺點,多感恩別人帶給你的方便,這就可以了。

我們遇到的那些生命境界比較高的人,其實並非是他們天生就與眾不同,而是他們在對待困境和煩惱時的心態比他人更好。如果你在煩惱和困境面前,保持著內心的平靜,並且透過它們看到的是煩惱去除後的清涼、困難解決後的喜悅,那麼煩惱和困境就會在你面前讓步,而你此時便成了自己命運的主人。

這個世界,總是千頭萬緒,看似每一天都有著數不清的麻煩,而且這「每一天」似乎看不到頭。實際上我們的世界很簡單,我們的生命也很短暫。而這隻有在真正熱愛生活、心性簡單的人看來才如此。因為內心簡單明凈,所以世上才沒有喧囂;因為熱愛生活、珍惜光陰,才覺得人生短暫。因此,他們才比其他人活得更有質量。

當我們把心門關上要消滅煩惱,這時候煩惱之火只會越燒越旺;但如果我們把自己投入到眾生之中,奉獻著自己的能力,儘力地去關愛他人,那麼之前的煩惱之火便自然熄滅了。有時候你覺得服務他人只是簡單的做善事,其實這也是在消滅心頭的煩惱之火啊。

有位婦人家境很是富裕,不論是財富,還是容貌,當地都沒有人能夠比得上她。但她過得很不快樂。無德禪師給了她啟示:「如果你多說歡喜的話,真實的話,謙虛的話,利人的話,就會得到更多人的喜愛。」這個婦人就按照禪師的提醒去做,果然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喜愛她,她過得比從前快樂多了。

有個行者在路旁的樹蔭下打坐,路的另一頭走來一個人。這個過路的就問行者:「您這是在做什麼啊?」行者回答:「我在修忍辱。」過路人笑道:「看看你這模樣,你還是躺進棺材裡去吧,坐在這裡也是丟人!」這個行者一聽,馬上就跳起來,對著過路人就是一通大罵。可見,真的要降服憤怒,是多麼不易!

節度使李翱專程來拜訪惟儼禪師時,禪師正在松樹下閱讀經文,他見到有人來,卻不理睬,看完經文又閉目養神。旁人說:「禪師,李大人等您半天了。」李翱見此情形,忍不住發怒道:「真是見面不如聞名,看來我這趟是白來了!」禪師卻說:「你不白來,我能自在無礙,而你卻怒火滿心,如果你能明白這是怎麼回事,就不算白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藏 的精彩文章:

是佛法不靈?還是我們的心不純?
魔芋做成五花肉,佛弟子怎麼看待仿葷素食?

TAG:佛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