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七夕習俗:古人不但凄美浪漫,還曬書曬褲,甚至曬肚!

七夕習俗:古人不但凄美浪漫,還曬書曬褲,甚至曬肚!

七夕習俗:古人不但凄美浪漫,還曬書曬褲,甚至曬肚!

——枯木

七夕節是我國歷史悠久的傳統民俗節日之一,最早源自先秦時期人們對未知的天象崇拜,結合牽牛星和織女星的外形進行想像,逐漸演繹成神話傳說,於是成為今天的「七夕節」

古人出於對未知的敬畏,認為日月星辰、山川河谷、花草樹木等萬物皆有靈,因而在不同的節日祭祀不同的神靈,後來演變成如今眾多的民俗節日。

古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尚書·考靈曜》:「(天地開闢),七曜俱在牽牛初度」,《易傳》:「日、月、五星,起於牽牛。」。意思是天地開闢的時候,都是從牽牛星開始誕生(「初度」為誕生的意思),因而牽牛星的身份極高,這是古人對牽牛星崇拜的最早依據。

牽牛星兩側各有一顆較暗的星(河鼓星),三顆星頗似一根長長的扁擔,俗稱「扁擔星」,牽牛星居中,就好像挑著扁擔。織女星在牽牛星北部,也是夏夜天空中最著名的亮星之一,在織女星旁有四顆暗星,組成一個小菱形,頗似女子用梭子在織布,於是人們形象稱之為「織女星」。牽牛對織女,於是人們便產生聯想,隨之演繹出了神話故事。

七月七,本來就是古人認為「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祭祀日期,而當值夏日,牽牛星和織女星容易用肉眼觀測得到,因而古人便認為兩個星辰「一年一聚」,於是七夕之日,牽牛織女隔著迢迢星漢,登鵲橋相會,便演繹成為一個完整的故事傳說。牽牛織女凄美的愛情故事,應該在漢代就已經形成,從此傳承下來成了一個古老的節日。

除了牽牛織女浪漫的愛情故事,其實七夕還有其他習俗,諸如乞巧、曬書、晒衣、穿紅線、染指甲等等,我們就來看看古人的這些習俗如何形成的。

七夕乞巧

七夕乞巧的習俗源自對織女的崇拜和對美好愛情的嚮往。古代女子一般以手工業為主,紡紗織布,千針引線,製作女紅。《史記·天官書》記載「織女,天女孫也。",這當為遠古傳說,織女作為天子之孫女,古人認為雲彩就是織女們用手織出來的錦繡,因而女子在七夕祭拜織女的時候,希望自己也能心靈手巧,織出美麗的綾羅綢緞,從而獲得幸福,這就是「七夕乞巧」的來歷。

乞巧節在唐宋時期最為隆盛,也有諸多詩詞提及,唐朝王建有詩說「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唐代詩人林傑有《乞巧》詩:「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可以看出當時人們就有穿紅線乞巧的習俗。

到了宋代更為隆盛,變成一種節日集市,宋代風俗雜記《醉翁談錄》中記載:「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車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夜方散。」,看得出宋代七夕之隆重盛行。這一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一直到近代仍在流傳。

曬書拜魁星

古人對星辰的崇拜祭祀起源很早,並且把天空劃分的井井有條,人們仰望蒼穹,將黃道附近的星象劃分為二十八組,分別用東西南北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宿」。北方七宿包括斗、牛、女、虛、危、室、壁,其中的牛就是「牽牛星」,女就是「織女星」或「婺女星」。

而北方七宿中最亮的當為「北斗七星」,其中第一顆或前四顆被稱為「奎星」「魁星」,是中國古代神話中所說的主宰文章興衰的神,東漢緯書《孝經援神契》中有「奎主文章」之說,因而在古代學子心目中,魁星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俗傳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因而在七夕很多讀書人祭拜魁星,祈求自己能夠聰明智慧,飛黃騰達。

七夕祭祀魁星,在魏晉時期,儀式大多為曬書祭拜,表明自己讀書破萬卷,知識豐富,博學多才。南朝宋臨川王劉義慶編寫的《世說新語》中記載了這一習俗,不過是以調侃的方式記載。《世說新語·排調》:「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問其故?答曰:『我曬書』。

郝隆,字佐治,是東晉名士,生性詼諧。年輕時無書不讀,有博學之名。後投奔桓溫,官至南蠻府參軍。七月七人們都曬書表示自己博學多才,然而郝隆卻反其道而行之,曬肚子,表明比別人更高一籌,已經把學問全部裝到肚子裡面了。這一方面是出於誇耀,另一方面是對沒有學問卻曬書的習俗表達蔑視,這是魏晉時期名士的一貫作風。

曬書拜魁星的習俗,到了隋唐時期,由於科舉興起,讀書人都想高中科舉,於是此風俗得以延續流傳,逐漸演變成一種隆重的儀式,這種風俗如今在閩東一帶依然保留。

晒衣節

七夕節,還有一個古老習俗就是晒衣。據傳說七月七日天地交感、天人感應,因而天門洞開,陽光強烈,是龍王爺「曬鱗日」,此日晒衣可以避免蟲蛀,因而人們多在此日暴晒衣服、棉被之類,以防蟲蛀,這個習俗應該是從漢代開始興起。東漢崔實《四民月令》云:「七月七日,曝經書及衣裳,不蠹。,在魏晉時期的《世說新語》和《晉書》中也有記載。

《世說新語·任誕》記載了一則軼事:「阮仲容、步兵居道南,諸阮居道北。北阮皆富,南阮貧。七月七日,北阮盛晒衣,皆紗羅錦綺。仲容以竿掛大布犢鼻褌於中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復爾耳!』。」。這則小故事記載了「竹林七賢」之一阮籍和侄子阮咸居住在路南,比較貧寒,然而在七月七路北的富人們都曬陵羅綢緞的時候,阮咸卻把自己的大布犢鼻褌(短褲)也掛了出來,還說不能免俗,其實是對路北的富人的調侃譏諷和世俗的蔑視,從另一方面來說七月七晒衣在魏晉時期確實比較盛行。

晒衣的習俗如今在全國各地不少農村依然有文化遺存,不少地方在七月七晒衣曬被,避免蟲蛀,這個古老的傳說習俗一直延續至今。

染指甲

七月七染指甲,這是南北農村皆有的風俗習慣,人們在七月七用鳳仙花染指甲,尤其是女子和兒童,不但染手指,還會染腳趾。這個習俗可以追溯到七月七乞巧的習俗上,現在最早的記載大概是唐代的《事物考》記載:「楊妃生而手足甲爪皆紅,宮中效之。」。然而從乞巧節起源更早來看,似乎七月七染指甲並非從唐代開始,而是更早,只不過在唐代開始流行而已。

染指甲各地風俗不同,諸如山西河南一帶,古老流傳,染指甲不染食指,認為全部染了對自家不利,因而都會留下食指不染,具體風俗原因較難考究,然而很多人都會默然遵守。

關於七夕的傳統習俗還有很多,全國各地風俗不同,諸如系紅繩、葡萄架下聽牛郎織女對話、為牛慶生、祭祀瓜果、祈求姻緣等等,大多都是源自古老的牛郎織女傳說而來,逐漸在各地形成不同的風俗習慣。

七夕節是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習俗,曾經被列為封建迷信,隨著人們意識到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國學的回歸,民族的復興,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如今,七夕節的眾多文化習俗又重新煥發出新的魅力,希望包含七夕在內的我國優秀傳統文化能夠永遠傳承下去,不再被遺失!

2019/8/7榆木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易花得木 的精彩文章:

緬懷江南蘭王——沈淵如
中國插花藝術的文化簡史淺談

TAG:易花得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