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爸媽很恩愛是種怎樣的體驗?他們撒的狗糧,是孩子最需要的成長套餐

爸媽很恩愛是種怎樣的體驗?他們撒的狗糧,是孩子最需要的成長套餐

七夕,又到了牛郎挑著擔子、帶孩子上天看老婆的時刻。每到這時都不由羨慕織女:

365天甩手過神仙日子,帶娃掙錢的活兒都由丈夫包攬,唯一要做的就是每年在孩子面前秀一次恩愛。

想起前不久一個讓人有些心酸的新聞:一個父母離異的10歲男孩,偷偷在QQ上以父親的口吻約媽媽一塊過七夕節。

在這個所有夫妻、情侶互表心意的溫馨時刻,他多麼渴望重溫爸爸媽媽情意綿綿、笑著依偎在一起的畫面啊!

或許世界上只有一種秀恩愛特別受人歡迎,那就是父母在孩子面前的恩愛。

一到七夕,不少網友紛紛發起對父母秀恩愛的強烈抨擊:

雖然大家以調侃無奈的語氣「控訴父母」的虐狗行為,但滿屏都洋溢著濃濃的愛意、祝福和感動。

能看到父母秀恩愛,是一種幸運。《2018年全國家庭教育狀況調查報告》報告顯示:孩子認為人生最重要事情的首位是「有溫暖的家」。

當激情的外殼被時光銷蝕剝離,當愛情歸於生活素淡的本質,當你儂我儂的夢幻變成對一地雞毛的忍耐,多少夫妻漸行漸遠,多少孩子在父母疏離中受傷?

有一對能夠一次又一次愛上對方的父母,是孩子最值得驕傲和慶幸的事。

不恩愛的父母,是孩子不幸的根源

知乎上有一個話題:父母關係不好,對孩子有什麼影響?網友的回答讓人驚訝,竟然有這麼多孩子在父母婚姻的陰影里煎熬:

父母感情不和,讓孩子對婚姻迷茫失望,不知道如何與伴侶相處,甚至不敢進入親密關係。

有個朋友的父母從來不好好說話,一點小事都會大吼大叫,家裡總是烏雲密布,電閃雷鳴。她試圖擺脫家庭的影響,努力嘗試戀愛,但一次次挫敗之後她說:太難了,關於感情,我收集到的從來都是錯誤信息。

其實傷害的何止於孩子的婚戀觀?美國認知心理學家 道格拉斯·T·肯里克研究發現,父母的關係會決定孩子的生存策略。

家庭溫馨和睦的孩子往往是「慢策略」型,能夠延遲滿足、情緒穩定、自信陽光;家庭關係緊張的孩子,通常是「快策略型」,即脾氣急躁、自控力差、性格極端。

紐約心理學家休·哈茨霍恩通過實驗證明,父母關係緊張的孩子,發生失信行為概率較高。

試想,一個處在動蕩而充滿變數的家庭關係中的孩子,內心一定充滿了焦慮和不信任感,更傾向於做出「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短視選擇,自控力差是理所當然的結果。事實證明,孩子將用終生難愈的痛為父母之間的怨懟、攻擊、冷漠買單。

給孩子最好的愛,就是父母恩愛

德國心理學家海靈格說:「人類關係中的秩序早已被愛所排定。唯有當我們洞察這些秩序,愛才能成功。

最健康穩定的家庭秩序,不是孩子高高在上,而是將夫妻關係放在核心位置。

有人說幸福家庭關係是這樣的:夫妻倆親密並肩站立,孩子站在父母的前面中間位置,形成穩定的等腰三角形關係。

黃磊曾說,給女兒最好的教育,就是爸爸愛媽媽,媽媽愛爸爸。

他和孫莉結婚時非常簡單倉促,只是匆匆吃了頓飯。結婚20周年,兩人終於彌補遺憾,在紐西蘭補辦了一場溫馨甜蜜的婚禮,還帶著兩個可愛的女兒一塊度蜜月。孩子們親眼見證了父母風風雨雨二十年,依然鋥亮如新的愛情。

婚禮、節日、紀念日不僅是一個儀式,也是每個感情階段的紀念和節點,讓愛意不斷流動下去。

娛樂圈夫妻情侶分分合合,黃磊和孫莉始終堅守著平淡幸福的日子。

《嚮往的生活》中兩人甜蜜溫馨,與初戀時的心動別無二致,眼神和身體交流中透露的溫情和默契,永遠不會騙人。

經典著作《發展心理學》說:兒童發展友誼的主要原因是父母提供溫暖、支持的家庭環境。大量研究表明,父母之間的強有力而積極的關係,對兒童與他人之間的關係起到推動作用。

正是黃磊夫婦日久彌新的深情,創造出了穩定和睦的環境,潛移默化地滋養著兩個女兒,讓她們出落得越來越自信沉穩。

一次次愛上對方,是做父母的責任

父母之間沉甸甸的愛,就像取之不竭的燃料,是給孩子的禮物。

有了這份禮物,孩子才有源源不斷的動力,勇敢地將人生路越走越開闊,時刻對生命保持熱情和喜悅。

如何才能在平淡的生活中,一次次重新愛上彼此呢?

1、讓生活充滿儀式感

心理學博士Barbara Fiese研究發現,儀式感具備「黏合」家庭成員的作用,在動蕩和困難中給予人安全感、歸屬感、穩定感,增強婚姻滿意度、身份認同和健康,維繫情感紐帶。

日本紀錄片《人生果實》講述了一對老夫婦回歸田園的生活。他們設計搭建房屋,在院子里耕種糧食蔬菜,過著世外桃源般的日子。

爺爺特地畫了奶奶的簡筆畫掛在櫻桃樹上,與奶奶的名字「英子」相映成趣;

奶奶醉心廚藝,用爺爺種的水果搗鼓出各色美食:桃子蜜餞、櫻桃酸奶、布丁蛋糕……只要爺爺說好吃,她就無比滿足。

爺爺滿臉皺紋,白髮蒼蒼,但奶奶總是誇他「越老越帥氣」;爺爺則毫不羞澀地說,奶奶是「最棒的女朋友」。

美國作家蓋瑞·查普曼在《愛的五種語言》中說,人們基本上有五種愛的語言:肯定的言詞、精心的時刻、接受禮物、服務的行動、身體的接觸。

所謂儀式感,並非花大錢辦宴席、買禮物,也不是為了擺拍發朋友圈炫耀攀比。它可能是每天睡前的親吻,一盤精心烹飪的菜,飯後一起散步,每年的定期旅行。

這些有「確定感」的溫情片段灑落在生活細節里,像跳動的雨滴,讓平如河流的日子泛起點點漣漪,撩動心弦。

2、衝突是增進感情的契機

曾任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的陳馮富珍與丈夫陳志雄是一對模範夫妻,相伴數十年仍如初戀般濃情蜜意。

他們並非從無分歧,而是每月都要進行「情感復盤」,梳理問題,坦誠相待,共同尋求解決方法。

最好的婚姻不是從不爭吵,而是能「克制地衝突」,做到「三要兩不要」:

及時停戰,不讓緊張氣氛過夜;

告訴孩子這不是TA的錯,是爸爸媽媽之間的問題

告訴孩子家庭矛盾不可避免,但依然會相親相愛

不要對孩子說氣話或對方的壞話,比如「要不是因為你就離婚了」「你爸真不是東西」

不要人身攻擊、謾罵侮辱,要就事論事地表達感受,解決問題:「你這件事做得讓我覺得很沮喪/難過/……我希望你能……」

3、努力自我修鍊,避免暴力循環

美國心理學家羅伯特·費爾德曼在《發展心理學》中提到「暴力循環假說」,即暴力或忽視家庭中的孩子,會繼承暴力方式解決家庭問題,形成可怕的宿命循環。

不健康的夫妻關係,往往來自不幸的童年。但與其為原生家庭自怨自艾,不如儘力自我修正,擺脫陰影,將快樂和幸福掌握在自己手裡,責怪命運、挑剔他人只會讓人永遠在怪圈中打轉,固步自封。

孩子以父母為鏡學會成長,父母以孩子為鏡檢視自我。在這段路上,父母子女手拉手、心連心,遇見最好的自己,才是一家人的幸事。

法國哲學家蒙田說:能夠和家人和睦相處,這是人生的重大成就。

七夕,不僅是歌頌愛情的節日,更是提醒彼此感恩和珍惜的契機:感恩我們一路在一起,憧憬我們永遠在一起。

七夕快樂

更多熱文

為什麼要允許孩子「適度依賴」?

懂得求助的孩子,更懂得獨立!

南京一對父子「互毆」:

如何建立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熱門微課

文中所用圖片等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因無法一一和版權所有人聯繫,如無意中侵犯了版權所有人的知識產權,請及時通知我們,以便我們迅速採取適當措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超級育兒師 的精彩文章:

4歲時就該開始的這項啟蒙,它決定著孩子上學後是學霸還是學渣,你做對了嗎?
孩子一生只有一次的語言黃金期,90%的父母都耽誤了!

TAG:超級育兒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