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面對暴亂,古人有哪些「止暴制亂」的方式?

面對暴亂,古人有哪些「止暴制亂」的方式?

社會騷亂就像人體內的病毒,如果任其發展下去,就有可能危及生命健康。所以,社會騷亂一旦發生,歷朝歷代的統治者們都會想法設法加以處置。筆者最近正在看三國時期的歷史材料,下面我們就以三國平亂為例,來看看古代統治者「止暴制亂」的方式有哪些?

面對暴亂,古人有哪些「止暴制亂」的方式?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1、直接派軍隊鎮壓

直接派軍隊鎮壓,是古代統治者面對社會騷亂時最常用的處置方式,三國時期也被統治者們廣泛採用這種處置方式。直接派軍隊鎮壓,又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快刀斬亂麻;另一種是打到對方心服口服。

建安十四年,廬江人陳蘭、梅成佔據縣、六安進行叛亂,曹操立刻派蕩寇將軍張遼率軍討伐,並斬殺陳蘭、梅成等叛亂首領。

建安二十三年,丹陽賊人首領費棧作亂,煽動山越反叛。孫權命陸遜率軍討伐費棧,將山賊擊敗,一舉將作亂的盜賊掃除乾淨。

建安二十四年,武陵樊軎引誘少數部族叛亂,欲圖使武陵依附漢中王劉備。孫權立即派潘浚率兵五千人前去征討,將樊軎等人斬首,迅速平定了叛亂。

以上三例是三國時期的統治者以快刀斬亂麻的方式迅速平定叛亂的典型,而直接派軍隊鎮壓的第二種方式,即打到對方心服口服的典型,則非諸葛亮「七擒孟獲」莫屬。

劉備去世後,益州郡地方土豪雍闓殺死太守正昂發動叛亂,又通過東吳交趾太守士燮向東吳請求歸附。東吳接納了雍闓的歸附,並任命雍闓為永昌太守。

由蜀漢所任命的永昌郡功曹呂凱、府丞王伉率兵封鎖邊界,堅守城池,阻止雍闓前來永昌就任。雍闓不能進城,派同郡人孟獲誘惑和煽動各地的夷族紛紛跟著叛亂,因此,牂柯太守朱褒、越巂的夷族酋長高定,都起兵響應雍闓。

當時,蜀漢因為剛剛遇到國葬,且諸葛亮主張要先發展農業,種植糧食,使百姓休養生息,等人民生活安定糧食充足以後,才能使用民力,故而要求各地堅守關隘,對叛眾採取撫慰的策略,沒有派兵征討。

建興三年,諸葛亮終於騰出手腳,率兵討伐雍闓。參軍馬謖送行數十里,並對諸葛亮說:「南中依恃地形險要和路途遙遠,叛亂不服已經很久了。即使我們今天將其擊潰,明天他們還要反叛。目前您正準備集中全國的力量北伐,以對付強賊,叛匪知道國家內部空虛,就會加速反叛。如果將他們全部殺光以除後患,既不是仁厚者所為,也不可能在短期內辦到。用兵作戰的原則,以攻心為上,攻城為下;以心理戰為上,以短兵相接為下,望您能使其真心歸服。

諸葛亮採納了馬謖的建議,於是對孟獲「七擒七縱」,直到孟獲被打得心服口服,從此不再叛亂。

面對暴亂,古人有哪些「止暴制亂」的方式?

2、不慌不忙,冷靜應對

建安十三年,曹操派張遼駐守長社,臨出發時,軍中有人造反,乘夜在營中放火,全軍士兵不明就裡,全都驚恐不定。

面對突如其來的叛亂,張遼十分冷靜,並迅速作出判斷,認為這不是全營的人都想造反,只是少數叛亂分子想擾亂軍心製造混亂而已。於是,張遼率領數十名親兵在軍營的中央站定,然後讓左右傳達命令說:「大家不要亂動!凡沒有參與叛亂的,都坐在那裡不動。」

軍中士兵見主帥張遼正不慌不忙地站在那裡,果然逐漸安定下來。待全軍都安定下來後,張遼這才下令查找煽動叛亂的主謀,並將他們全部處死。

面對暴亂,古人有哪些「止暴制亂」的方式?

3、打入「敵人」內部,一舉平亂

初平三年,袁紹在界橋迎戰公孫瓚,而鉅鹿太守李邵和郡中仕宦認為公孫瓚兵力強盛,都想要歸屬於他,於是就趁機發動叛亂。

此時,董昭(字公仁,曹魏謀士、重臣、開國元勛)正在袁紹手下做事。袁紹認為董昭有謀略,就任命董昭兼任鉅鹿太守,前往鉅鹿平定叛亂。董昭臨行之前,袁紹似乎對董昭還有些不放心,問道:「你準備採用什麼辦法制服那些叛亂分子?」

董昭回答說:「如果僅憑我一個人的微薄之力,肯定不能消彌眾人的預謀,所以,我到鉅鹿後,準備假裝與李邵等同流合污,引誘他們說出實情,然後再根據具體情況臨時權變來制馭他們。計策只能臨時想出,現在沒法預先談論。"

董昭到了鉅鹿,派人打入敵人內部,經過調查後發現,鉅鹿郡里的大姓人家孫伉等幾十人是鼓動官吏和百姓叛亂的主要策劃者,便偽造了一份袁紹的檄文,通告全郡:「得到賊人的偵察兵安平人張吉的口供,他們會來進攻鉅鹿,賊方原孝廉孫伉等人作為內應,此檄文傳到郡中,即將孫伉等逮捕軍法從事,只懲罰他們本人,妻兒不予連坐。"

接著,董昭依照這份偽造的檄文,下令立即將孫伉等人斬首。鉅鹿郡人因此十分惶恐驚慌,董昭又挨個予以安慰,於是鉅鹿郡就此安定下來,叛亂自然也就被平定了。

後來,魏郡太守栗攀被部下士兵所害,全郡秩序陷入大亂,叛亂者數以萬計。袁紹於是又讓董昭兼任魏郡太守。董昭來到魏郡,派人找機會滲透到參與叛亂的人中間,並設法進行離間,然後再乘他們力量虛弱時發兵征討,結果打得賊兵大敗,兩天內三傳捷報。

面對暴亂,古人有哪些「止暴制亂」的方式?

4、擒賊先擒王

黃初二年,西平人曲光殺死西平郡守發動叛亂,曹魏的將領們都主張,應該直接派大軍過去進攻曲光,而張既(字德容,曹魏名臣)卻認為:

真正參與叛亂的只是曲光等人,西平郡的大多數人未必隨同他;如果曹魏派兵前去,西平的官員、百姓、羌人和胡人一定會說朝廷是非不分,便會促使他們依附曲光,這就如同為虎添翼。曲光等人企圖引羌人和胡人作後援,假如我們先派羌人和胡人對曲光的部隊進行攻擊和抄掠,給他們以重賞,所掠奪的人和物都歸他們所有。這樣,既從外部打擊了曲光的勢力,又從內部破壞了他和羌人、胡人之間的關係,不用一兵一卒即可平定叛亂。

魏文帝曹丕採納了張既的建議,讓張既前去平叛。張既來到西平郡,首先向羌人發出文告說,被曲光等欺騙而參與叛亂的人,都不予追究,如果有誰能夠殺死曲光等賊帥並送其首級來的,一定會得到封賞。

果不其然,曲光不久就被其部下殺死,首級也被送到張既跟前。而發動叛亂的頭子曲光一死,盲目追隨其參與叛亂的其他人又都安居如故,一場原先可能需要大動干戈的叛亂,就這樣被張既消弭與無形。

面對暴亂,古人有哪些「止暴制亂」的方式?

5、分化瓦解,威逼利誘

建安二十年,曹操分出原屬於韓遂、馬超的關中兵五千餘人,派平難將軍殷署等人統領,又任命扶風太守趙儼(字伯然,曹魏名臣)為關中護軍,讓趙儼帶一千二百士兵加強漢中防務,由殷署監督送往漢中。

將要被派往漢中的士兵很不情願,趙儼送這些人到斜谷口後返回,殷署的部隊就發生了叛亂。而跟隨趙儼的步、騎兵一百五十人又都是叛軍的親戚同黨,他們聽說叛亂以後,十分驚慌,全都穿戴好鎧甲,手執兵器,惶惶不安。

趙儼見狀,從容地幫他們分析成敗得失,並懇切地加以撫慰勉勵,士兵們這才放下心來,紛紛表示:「不論生死,我們都會跟隨護軍,不敢有二心!」

趙儼於是讓他們前往各營分別召喚、鑒別那些結黨叛亂者,結果找出了八百餘人叛亂者。趙儼下令:只對那些謀劃叛亂的首領進行懲治,其餘的一概不追究。郡縣官員依照趙儼的命令,將所逮捕的人全部釋放。叛兵得到趙儼寬大處理、不予追究的消息,便都相繼回來投降。

暫時穩定住叛亂之後,趙儼這才秘密上報曹操,請求將這批參與叛亂的關中兵調走,另派舊部隊來鎮守關中。曹操採納了趙儼的建議,派將軍劉柱率兩千人前往,並約定等劉柱的軍隊抵達後再發遣關中兵。

不料,這件事很快就被泄露出去了,各營士兵再度陷入驚恐,又有發生叛亂的跡象。

趙儼明白,此種情況下,採用勸導安慰的辦法已無法使眾人安定下來,便採取分化瓦解的策略,公開宣布說:「我將在你們當中挑選溫和老實的一千人留下鎮守關中,其餘的全都派往東方。」然後,趙儼又召見主管官員,命令呈上各營士兵名冊,立刻進行擇別,從而一舉瓦解了叛亂者。那些被留下來的人,實現了他們的願望,情緒全都穩定下來,與趙儼同心;而那些該走的人由於力量太小,也不敢輕舉妄動。

趁機機會,趙儼在一天內就將該走的人全部發遣上路,並將所留下的一千人分布到各處守置。不久,劉柱所率部隊從東方趕到,趙儼於是再次威脅勸導,將之前留下的一千人也一併發遣,讓他們跟在先前被發遣的部隊後面,一同前往東方,成功解決了一場即將爆發的叛亂。

總之,以上就是筆者在三國歷史材料中找到的止暴制亂的方式。應該說,這些處置方式,在其他歷史朝代也屢見不鮮。所以,這些處置方式既可以說是三國的,也可以說歷史的,是古人止暴制亂的主要方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至簡歷史 的精彩文章:

為曹魏操碎了心:連指導皇帝生育兒子這種事王朗也幹上了
魏文帝曹丕胸襟狹隘,不能納諫?或許我們都誤解他了

TAG:至簡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