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有錢沒技術的國家,能夠依靠進口零部件,「組裝」國產大飛機嗎?

有錢沒技術的國家,能夠依靠進口零部件,「組裝」國產大飛機嗎?

前幾日備受航空界關注的中航工業C919大型客機104架機(第4架試飛飛機)於浦東國際機場順利完成了自己的首飛,這標誌著C919工程的試飛項目已有4架飛機投入實際試飛工作。另外根據之前的報道,剩下的最後2架試飛飛機即105、106架機也將按原計劃在年底前飛上藍天。

這意味著整個項目的試飛工作將大大提速,再加上試飛飛機的2位不能上天的同胞(即承擔了同樣甚至更為重要的工作卻得不到同等鎂光燈關注的兩架地面靜力試驗機),相信整個試飛工程將以前所未有的「中國速度」同時滿足「中國飛安」的要求,圓滿地完成這一款我國第一架自主研製的大型噴氣式幹線客機的研製和試飛工作,在不久的將來與廣大航空愛好者們見面,並載上普通乘客安全地飛向遠方。

然而伴隨著C919的誕生,其實一直不乏來自網友甚至媒體的聲音提出類似本文題目的問題:以現在航空工業供應鏈的國際分工和成熟程度,難道那些有足夠資金實力的國家不應該都能通過購買各種零配件來「造出」自己的大飛機嗎?

以這樣的認知為基礎,更為極端的版本就會產生(在C919首架機上天以後,國內一部分人的確這麼質疑過):我們國家的大飛機不過是購買國外成熟部件組裝的,根本不配稱為「國產」大飛機這樣的論調。

值得慶幸的是,每一次這類聲音的出現,都會有不厭其煩的耐心解釋緊跟其後,把前人做而未完的航空知識科普工作繼續堅持下去。有鑒於前輩的珠玉在前,遂作此文以饕讀者,希望看到的讀者會對飛機製造業(或更寬泛的概念,航空工業)有新的認識。

顯然,提出這類問題的潛在假設應是「大飛機的核心技術在於各子系統,有渠道買到那些技術就可以輕易地攢出一架大飛機」,然而這個假設卻是不能錯得更加離譜了。其實現代航空技術早已今非昔比,大飛機的設計,製造和買電腦「攢機」的概念截然不同。

彼時的上飛(今日的中航工業商飛)不惜給美國麥道公司打下手通過組裝MD-82都沒學到的民航客機設計製造能力,核心和難點不在子系統的各自技術(當然不能否認我國在某些關鍵子系統如發動機方面差距還很大),而在於各系統之間的「整合」和「設計理念」。

舉例說美國波音、歐洲空客兩大航空航天巨頭,他們的飛機內部的子系統又有多少是「BoeingBrand」或是「AirbusBrand」的呢?如果要追究波音空客客機的「自產化率」,那麼其實會和商飛C919的國產化率所差無幾,國際分工以及航空電子,動力等系統的複雜性決定了各重要系統傳統上都有專門的公司來做,所謂術業有專攻,比如普惠、通用、羅羅的發動機,霍尼韋爾、羅克韋爾柯林斯的航電、義大利萊昂納多負責複合材料機身的製造、德國利勃海爾專註特殊鋼材起落架、美國古德里奇的發動機「短艙」(沒錯就是那個「固特異」,此部件即包裹發動機的「外殼」,成本約佔整個動力系統的四分之一)等等,這些公司幾乎壟斷了世界民航客機上各系統的提供權,所以無論是A、B、C還是蘇霍伊龐巴迪巴航工業,其實各自的飛機都是這麼「拼」出來的,但是業內沒有人會懷疑客機的核心技術應該是歸屬於這些掌握整合能力的主機廠商的,所以毫無疑問客機的「核心知識產權」也屬於波音空客商飛等等終端產品製造商。

另外還想談談飛機的「設計理念」這一概念。去年10月和今年3月兩起震驚世界的波音737Max空難,追根溯源還是因為「原始」737在當時的設計理念問題。在噴氣式客機初試啼聲的年代,民用機場大都運力低下、空間狹小且基礎設備落後,波音在設計時著重考慮了發動機的「可維護性」即在沒有專用工具(如千斤頂起吊車)的情況下,飛機的發動機亦可被方便地拆下或檢修的能力,因此將弔掛發動機的機翼設計得安裝位置較低,這在發動機直徑日益增大的今天已經成為了不可逾越的障礙和無法負擔的缺陷。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設計於7、80年代的空客A320客機機翼就處於離地面較遠的位置,足以容納現在和未來的發動機進一步「增肥」。

可以類推的是,設計於21世紀10年代的C919一定會擁有比737,320等前輩更為久遠的生命力,在適應現在尚未可知的航空技術進步方面擁有更大的彈性。再補充一點,眾所周知B737Max這一有史以來最為暢銷機型的最新繼承者至今尚處於停飛狀態,而我們的C919試飛提速恰逢其時,這一時不我待的「神助攻」,既是使我們現在嚴重看好C919前景的屋中大象,相信對奮鬥中的中國航空工業工作者來說也是快馬一鞭。

再舉一個軍用飛機方面的例子,60年代以色列人在通過間諜手段得到法國的幻影3戰鬥機圖紙之後自行山寨出了「幼獅」戰機(除了一對前置鴨翼和美國人提供的發動機以外基本一模一樣),然而這一照貓畫虎的故事放在今天卻是萬萬不可能再發生了,即使在軍用航空界,掌握了模仿對象的全套圖紙也不可能。

單單發動機與全機飛控的整合這一事項,就足以難死沒有原始試飛數據的「山寨者」。總結一句話,現代大飛機製造的核心技術掌握在終端集成商手裡,沒有技術積累的國家想「攢飛機」是行不通的,這一點空有資金而乏技術的國家比如印度、沙特等國自己都很清楚:事實就是,他們已經沒有出台自己的大型飛機研發計劃多年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烽火狼煙 的精彩文章:

最強禁令生效後,600多家美企聯手上書白宮,要求對一大國讓步
突發!一架飛機闖入禁飛區,在紐約撞上摩天大樓,靠近特朗普公寓

TAG:烽火狼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