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3首寫七夕的唐詩:一首哀悼感人,一首思想先進,一首盛況非常

3首寫七夕的唐詩:一首哀悼感人,一首思想先進,一首盛況非常

每年陰曆七月初七的晚上,是傳說中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而在古代,人們在這一天,還會在家裡陳列瓜果,望月而乞巧,可謂是熱鬧非凡。

古人對七夕很重視,所以,在七夕時,文人騷客們留下了很多吟詠七夕的詩詞名作,相信最為著名和傳唱度最廣的,應該就是秦觀的那首《鵲橋仙》了吧,其中有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朝朝暮暮」,成為了描繪愛情的千古絕唱!

其實,古人寫七夕的角度是多種多樣的,並不僅限於對愛情的描述,即便是寫愛情,那麼也是從不同的角度去寫,前幾天也和大家分享幾首關於七夕的詩詞作品,現在同樣為大家介紹3首寫七夕的唐詩作品,快來看一下你更喜歡哪一首吧!

七夕

李商隱

鸞扇斜分鳳幄開,星橋橫過鵲飛回。

爭將世上無期別換得年年一度來。

這首詩是晚唐著名詩人李商隱的一首作品,主要通過想像天上牛郎織女的相會情景,聯想到自己愛妻的早亡,並渴望能夠像牛郎織女一樣,能夠一年相見一次。全詩想像豐富,深切感人。

詩的前兩句,寫在七月七日晚上仰望天空,想像牛郎織女見面的美好場景:織女渡過銀河,走出鳳幄和牛郎相會,喜鵲完成鋪橋任務後,便離開了,不再打擾他們。接著筆鋒一轉,作者想起了亡妻,發出了沉痛的感嘆,如果能夠像牛郎和織女一樣,一年得見一面,也是好的,可是這卻不可能實現,因為人間的死別,是生與死的界限,是「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的無奈。

七夕

羅隱

絡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歡笑設紅筵。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錦繡篇。

香帳簇成排窈窕,金針穿罷拜嬋娟。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一年。

羅隱是唐末的文學家,多次考試都不第,他的作品大多為諷刺現實的作品,而這一首詩寫七夕,但思想上有其獨特和先進之處,表現出了人間勝似天上的思想。末二句傳唱度較高。

這首詩的特點是採用對比的手法,開頭兩句分別描繪了天上和人間的景象,構成天上與人間的對比,而頷聯、頸聯寫人間,不直接寫七夕,而是通過「錦繡篇」、「金針穿罷」等詞語來暗示。最後一聯寫天上的惆悵之情,這與首聯又構成了對比,一是人間的歡笑,一是天上的惆悵,給人以悵惘之感。這首詩,突出了人間的歡樂要比天上更甚,在當時是十分獨特和先進的。

乞巧

林傑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林傑是唐代詩人,他自幼十分聰明,據說六歲便能寫詩,下筆即能成文,但是或許上天總是嫉妒天才,他在17歲時便英年早逝,《全唐詩》僅存詩兩首。這首《乞巧》便是其中之一。

這首詩主要為我們描繪了七夕夜乞巧的盛況,開頭是老生常談,為我們描繪了牛郎織女一年一度的七夕故事,著重表現了人們對女牛郎織女故事的喜愛。後兩句表現了乞巧時的盛況,表現了過節時眾人們喜悅的心情。

親愛的讀者們,這三首古詩詞,你們更喜歡哪一首?你還知道哪些關於七夕的經典詩詞?歡迎大家留言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話詞風 的精彩文章:

詩鬼最為「詭異」的一首詩,全詩共14句,卻有12句是三字句
王建唯一入選唐詩三百首的作品,20字無一字不精,成千古名作

TAG:史話詞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