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棉花糖實驗」告訴你,孩子經不住「誘惑」其實是「意識不同」

「棉花糖實驗」告訴你,孩子經不住「誘惑」其實是「意識不同」

前段時間,浙江九歲女孩遇害的事引起了全國人民的關注,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女孩,因為跟著一對陌生男女,說去上海當花童,卻一去不復返,家裡人到最後迎來的是小女孩子遇害的消息,這對於她家裡人是多少悲痛的。

不過從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看出,一個家庭環境對小孩其實有很大影響,試想如果小女孩爸爸媽媽都在身邊,會有這樣情況發生嗎?

一個家庭教育首先要培養好孩子的自控力,給他們足夠的安全感,這樣他們以後在面對誘惑的時候,才不會抵擋不住,導致一些不應該發生的意外發生。就像一個很典型的實驗-棉花糖的誘惑。

"棉花糖"的誘惑對孩子究竟有多大,結果難以置信

糖對於大部分孩子來說都是致命的誘惑,所以市面上也出現了各式各樣的糖果,這也是商家們看到孩子對糖沒有抵抗力,所以市場大。不過我們也知道糖果吃多了,不僅會影響食慾,也會對牙齒產生不好的影響。

還有一點很重要的就是,一些人販子或者不懷好意的人,容易抓住孩子這個弱點,進行拐賣。因此我們也會經常教育自己的孩子,說外面,陌生叔叔阿姨給你們糖都不能吃。但即使是這樣,真的有幾個孩子會真的做到呢?

曾經有一個著名的"棉花糖"實驗,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家Walter Mische 在幼兒園裡進行了一系列實驗。就是將小朋友們單獨留在一個房間,房間里擺一個盤子,盤子里有顆棉花糖。

然後就告訴孩子:"我有事要離開一會,待會如果我回來的時候,棉花糖還在的話,就會再給一塊棉花糖作為獎勵。但是呢,如果你們實在想吃的話,也可以選擇按鈴,然後直接吃掉棉花糖。"

這個實驗最後的結果是,有一部分孩子沒有按鈴,而是直接吃點棉花糖,而還有一部分孩子是有猶豫了一會,最終還是決定按鈴吃棉花糖,大約只有三分之一的小朋友抵抗了誘惑,等他們回來,所以得到了兩顆糖。

大約20年後,Walter Mischel對當年參加實驗的孩子進行了後續的跟蹤調查,發現,當年那三分之一抵抗住誘惑的孩子,都擁有了更高的學歷、和更健康的體重,SAT成績也比直接吃掉棉花糖的孩子平均高出210分。

孩子的自控力這樣弱,家長要給予足夠的安全感

看了上面的實驗,相信很多朋友會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孩子對糖總是抵抗不住誘惑呢?按理說我們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孩子想吃糖果的話,父母一般都會給,為什麼他們還是不容易滿足呢?

其實孩子沒抵抗住糖的誘惑,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他們自控力還相對比較脆弱。所以他們在面對糖的誘惑的時候,沒辦法控制住自己,不自覺拿起糖來吃了。

那些最終拿起棉花糖來吃的小朋友,他們就是會覺得如果我現在不吃糖,後面可能會沒得吃,所以他們就想著趕緊拿來吃。

而另外一部分控制住自己的小朋友,因為他們相信只要自己堅持到了最後就會有兩顆糖吃,他們願意去等待,因為他們看到了結果。

所以並不是每個小孩自控力都那麼弱,他們有些受周邊環境的影響,比較有安全感,所以他們不會急著想要吃。給孩子足夠安全感,對孩子的承諾不能失信,這樣的小孩一般自控力就比較強,比較能抵抗住外界的誘惑。

面對糖果,先下手為強?要教會孩子把握自控力

自控力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存在的,只是看我們有沒有堅持住。而有些父母可能會比較好奇,那是什麼原因會導致孩子自控力不強呢?其實總得來說。就是家庭教育。

如果父母平常給孩子營造的是有愛的環境,並且答應的話都有做到的話,那麼他就會願意去等待,因為他們比較有安全感,他們不會急著去吃糖,他們相信,只要我幫忙看住了糖果,那麼我在完成任務後就會獲得兩個糖果了,所以他們能抵抗住誘惑。

而如果父母經常失信於孩子的話,他們容易缺乏安全感,覺得即使自己最後真的看住了糖果,後面還是沒得吃,那我還不如感覺吃了呢。就是他們有這樣的想法,所以他們在面對糖的誘惑的時候,就會選擇先下手為強,反正有糖吃就好了。

陸奕潔就曾說過,在面對誘惑的時候,如果有罪惡的念頭在你心中作祟時,那麼自控力將成為你的保護神,幫你抵擋住誘惑。

可想而知,自控力對於我們人生來說是有多麼重要的。

提高孩子自控力?父母的教育很是關鍵

剛上面有說過影響孩子自控力很大一方面因素,取決於父母的教育。

如果父母平常不會欺騙孩子,說到做到的話,那麼小孩就會比較有安全感,他就生活在一個充滿信任感的環境中,那麼他就沒必要去急,所以就抵抗住誘惑了。

相反那些對孩子說話不算話,總是欺騙孩子的父母來說,一般小孩會比較沒信任感,所以他們會有點急功近利的,就是容易看到眼前的利益,而忽視了長遠的,自控力也會比較差。

有這麼一個例子,同事家的兒子很喜歡玩遊戲,但是花費太多時間,影響了成績。同事就在臨近期末考的時候,叫他兒子過來,說:"兒子,爸爸跟你商量件事,就是你這次期末考如果可以考進班級前三名的話,我就獎勵你,給你遊戲賬號充值買裝備。

"後面,他兒子真的考了第二名,當他拿著成績單回去的時候,同事就只是單純表揚而已,並沒有說獎勵的事情,因為他也忘了。後面他也覺得給兒子賬號充值那麼多,會更加影響學習,就提都沒提這件事。最後他兒子覺得爸爸說話不算話,就花費更多時間去遊戲上,因為他覺得自己努力了,爸爸卻說話不算話。

從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出,家長的信用就孩子來說,其實影響很大,我們平時所答應他們的每件事,其實他都記得,所以我們如果承諾了孩子,就要做到,不然以後孩子容易不相信你,會沒有安全感。導致自控力也會變差。

生活中有很多誘惑,我們要學會去抵抗,巴菲特就曾說過,我們沒有必要比別人聰明幸運,但是我們必須比別人有自控力,因為它可以幫你抵抗住一些不必要的誘惑,讓你獲得成功。

因此,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最重要的是要給他們足夠安全感,培養他們的自控力,這對於他們以後是非常必須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90育兒 的精彩文章:

給娃選擇幼兒園,滿足這三點的才是好學校,否則再貴都沒用
這幾種家庭最好別要二胎,父母很辛苦,孩子也過得不舒服

TAG:90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