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立秋到,馬上涼快了挺住!

立秋到,馬上涼快了挺住!

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

2019年8月8日

立 秋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更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標誌著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秋」就是指暑去涼來。立秋時,北斗指向西南。從這一天起秋天開始,秋高氣爽,月明風清。此後,氣溫由最熱逐漸下降。「立秋」帶來的首先是天氣的變化。從這一天開始,天高氣爽,月明風清,氣溫逐漸下降,正如諺語所說:「立秋之日涼風至」,「早上立了秋,晚上涼颼颼」。立秋是古時「四時八節」之一,民間有祭祀土地神,慶祝豐收的習俗。

天象變化

立秋時,北斗指向西南。太陽黃經為135°。於公曆8月07-09日交節。在立秋節氣期間,太陽從巨蟹座運行到獅子座(黃經135°)。夜晚觀天時能看到北斗星的斗柄指向天干「申」(西南)的方向。交立秋的那一天,正是農曆的七月,七月也正是「申月」。立秋之時太陽處在赤緯 16°19",比起夏至那天的 23°26"已經向南偏了不少。

飲食養生

立秋以後氣溫由熱轉涼,人體的消耗也逐漸減少,食慾開始增加。立秋後暑氣雖然逐漸消退,但是還會有高溫天氣,俗語說「秋老虎,毒如虎」,此時天氣乾燥,易出現咳嗽少痰、咽干不適、鼻燥口乾、手足心熱、大便燥結等癥狀。支氣管擴張、肺結核等疾病在秋燥的作用下,也易複發或加重。

俗話說「春困秋乏」,立秋後正值季節轉換之際,脾胃失於運化、肺腎失於濡養,容易導致四肢乏力、昏昏欲睡、食欲不振、少食不飢。

因此,可根據秋季的特點來科學地攝取營養和調整飲食。立秋後飲食應以養陰清熱、潤燥止渴、清新安神的食品為主。

五穀:粳米、蕎麥、薏苡仁、黃米。

蔬菜:茼蒿、菠菜、芹菜、萵筍、竹筍。

魚蝦肉類:雞肉、鴨肉、鵝肉、草魚、對蝦、甲魚。

水果:香蕉、獼猴桃、楊梅、草莓。

調味品:柚子醬、草莓醬、西柚汁、蘋果汁、香醋。

飲食禁忌:辛辣、油膩。

養生關鍵詞:補水

隨著天氣漸涼,很多人開始不太愛喝水。這些表現都是中醫學所說脾氣濕盛、脾不健運所致。而初秋恰恰又是調理脾胃的關鍵時間,如果這段時間不把脾胃調整好,身體會受到一定的影響。而且秋天氣候比較乾燥,如果水的攝入量不足,會出現身體缺水的癥狀。

來源:央廣網、中國氣象局等整理

編輯:杜敏

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就轉發 更喜歡就關注

您 可 能 錯 過了 這 些

「哪吒」溺水,太乙真人的急救法對嗎?夏季溺水該怎麼辦?

春風十里 不如長高10厘米

便秘、肛門失禁這些難言之隱找誰訴?

「菠菜補鐵」是誤傳這幾款家常菜能補鐵,速速吃起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城市快報健康 的精彩文章:

吃著火鍋聊著天,一桌人被抬進醫院!夏天千萬別干這事
你天天喝的含糖飲料,可能有致癌的風險

TAG:城市快報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