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民俗文化:七夕是中國古代的情人節嗎?不是,這個節才是

民俗文化:七夕是中國古代的情人節嗎?不是,這個節才是

(公眾號:小一時空 原創)

民俗文化:七夕是中國古代的情人節嗎?不是,這個節才是

七夕並非中國古代傳統的情人節。

那麼,究竟古代哪個節日類似於當今的情人節?

有學者認為,三月三上巳節,才是中國古代最浪漫的情人節。

民俗文化:七夕是中國古代的情人節嗎?不是,這個節才是

1

正所謂「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在周禮裡邊,三月三就是法定『私奔日』。

《周禮?地官》中記載:

"以仲春之月,令合男女,於是時也,奔者不禁。若無故而不用令者,罰之。

…… 在仲春之月,命令未婚男女必須相會,無故而不執行此命令者,罰之。

意思是:三月三,其實就是周朝法定戀愛節日,不戀愛還不行,罰之!

... 哈哈, 是不是很有趣?!

很難想像在三千年前的周代,我們的先輩竟有如此歡樂和開放的節日。

想想我們的古人還真會選日子。

「正是春暖花開的時候,萬物復甦……

河邊的姑娘與小夥子們郊遊相聚,手拈蘭花,芳香四溢,環繞流水柔情的江河畔。

他們跳著舞,唱著歌,又一個戀愛的季節到了。」

…… 多麼美妙的場景!

民俗文化:七夕是中國古代的情人節嗎?不是,這個節才是

2

那麼,三月三有什麼樣的歷史文化淵源呢?

這個古老的節日,可以說經歷了從人文始祖到民間男女相愛的演變過程。

據史料載: 「三月三」之所以稱為中國情人節。有著古老傳說、民間風情等諸多基礎。

三月三古稱上巳節,最早是一個紀念黃帝的節日。

相傳三月三是黃帝的誕辰。軒轅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華夏炎黃子孫的共同祖先。

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緬懷始祖功德,突出了中華民族尋根拜祖的主題,象徵炎黃子孫血脈相連、薪火相傳。

所以,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

另外,還有一個古老傳說:上巳節這一天是伏羲、女媧交合的日子。… 這說明上巳節的產生最初當和人們祭祀神靈、祈求生育子嗣有關。

……

魏晉以後,上巳節改為三月三,後代沿襲,遂成水邊飲宴、郊外游春的節日。三月上巳這個習俗便延續下來。

正如前面提到的:「仲春之月,令會男女,於是時也,奔者不禁。」 其實就是當時的官方給了「三月三」情人節一個法定的地位。

民俗文化:七夕是中國古代的情人節嗎?不是,這個節才是

3

在我國一些少數民族地區,三月三更是一個盛大的男女相會和歡歌的節日。

最著名的廣西三月三,是壯族最古老的情人節。每到這個日子,少年少女山歌傳情,繡球傳愛。

壯族人也稱「窩坡」,原意為到垌外、田間去唱歌,所以也稱「歌圩節」或「歌仙會」。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壯族三月三」申遺成功。這意味著三月三將廣西壯族及各民族文化推上了國際舞台噢。

民俗文化:七夕是中國古代的情人節嗎?不是,這個節才是

關於三月三,古代詩文中有許多的記載。

流傳最廣的是詩經中大量有關三月三的歌賦。千姿百態,風情萬種的情境描述,使得我們得以感受……

「遠古那粗野而強烈的歡樂,甚至能感受到河水的溫度與蕩漾,感受到那時青年男女的率真、任性與風趣」。

比如著名的《鄭風·褰裳》: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

子不我思,豈無他人?

狂童之狂也且!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

子不我思,豈無他士?

狂童之狂也且!

-

那是青春少年們在打鬧嬉戲啊:

「你若愛我想我,快提起裙子過溱河。

你若不再想我,豈無他人愛我?

你這個傻小子呵!

你若愛我想我,快提起裙子過洧河。

你若不再想我,豈無他人愛我?

你這個傻小子呵!」

-

多麼鮮活生動的場景!

在《詩經》中,我們發現了愛情,發現了活潑健康的少男少女,發現了愛情的猶疑、誓言、背叛和無限的歡喜。.......

是啊,那不正是人之天性中最真實,最感性,最動人的情感表達嗎?!

民俗文化:七夕是中國古代的情人節嗎?不是,這個節才是

結語

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可以說有著非常豐富的傳統文化習俗。

無論是現在流行的七夕,或者有朋友說到的元宵,還是最古老的三月三,…… 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都是值得紀念的傳統節日。

社會發展到現在,情人節定在哪天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能有這麼一個日子,來表達心中之愛,感受人生之美。

祝朋友們節日快樂!

民俗文化:七夕是中國古代的情人節嗎?不是,這個節才是

(小一時空編輯,圖片及史料源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一時空 的精彩文章:

花花世界:三伏到了,花兒醉了
遊記:看北海白塔,想起一首每個中國人都唱過的歌

TAG:小一時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