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在美國,誰有資格擁槍?

在美國,誰有資格擁槍?

當地時間8月3日,美國得克薩斯州西南部與墨西哥接壤的埃爾帕索市發生嚴重暴力槍擊案,造成至少20人死亡、26人受傷。不到13小時之後,俄亥俄州代頓市又發生了另一起槍擊案,造成9人死亡,兇手被擊斃,另有16人受傷。據媒體報道,僅在過去2周內,全美就發生了5起槍擊事件。

據美聯社統計,自2017年10月發生造成58人死亡的拉斯韋加斯槍擊事件後的近兩年來,已發生近10起造成大量傷亡的嚴重槍擊暴力事件。

眾所周知,美國槍擊案頻發是其社會的一個嚴重頑疾。普遍觀點認為,造成疾病難治的原因一是美國根深蒂固的槍支文化。在美國,持槍權被認為是最重要的個人自由權利之一,1791年通過的美國憲法第二修正案規定:「民眾持有攜帶槍械武器的權利不可侵犯」;二是以美國步槍協會為代表的擁槍利益集團對美國政治各層面的強力遊說與干預。當前,許多支持控槍的政客與團體都將矛頭指向美國步槍協會,認為他們是槍擊事件頻發的罪惡之源。

事實上,美國大部分民眾並不反對擁槍,他們反而認為只有擁槍才能保障自身安全。此前一份皮尤民調顯示,在過去20多年的時間裡,美國支持私人槍支保有權的人數明顯增加。特別是廣受媒體矚目和報道的嚴重槍擊事件越多,美國人對私人擁有槍支權的支持度反而越高。

反過來,美國人更關注的問題是:誰有資格擁槍?他們希望政客們能夠將槍支政策制定得越詳細越好,例如要對購槍者進行背景調查,或者禁止半自動及強殺傷力武器等。根據現行的美國聯邦法律,持牌槍支經銷商必須對購槍者進行背景調查,以確保購槍者沒有犯罪記錄、精神病史或任何其他法律規定的禁止其購買槍支的因素。但現行法律的一個巨大漏洞是,無牌的私人賣家可不必對購槍者進行背景調查。數據顯示,大約有五分之一的槍支轉移或銷售完全未經任何背景調查。

在近年來美國發生的多起槍擊慘案中,犯案者或是一些受過專業訓練而又情緒不穩定的退伍軍人,或是一些帶有仇恨和衝動情緒的極端主義者。比如發生在埃爾帕索市的槍擊事件的作案人就被懷疑是後者,因為他被發現在網上發布具有「種族主義和反移民」傾向的文章。這些作案者很有可能就是通過法律漏洞而獲得作案槍支。

民主黨指控稱,特朗普過去的一些言論淡化了美國白人民族主義情緒上升的威脅,這些分裂言論正在助長類似埃爾帕索市的白人民族主義仇恨犯罪行為

為彌補這項漏洞,今年2月,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了一份旨在推進普遍背景調查的法案——《2019年兩黨背景調查法案》。如果該法案能在參議院獲得通過,那將是「一代人中最重要的槍支管制立法」。但是希望渺茫,因為共和黨控制著參議院且白宮對此也反對。

除普遍背景調查以外,還有證據表明,許可證制度——即要求人們通過警察部門獲得許可證,然後才能從持牌或私人賣方購買槍支——也可以有效降低槍支暴力。比如對美國康涅狄格州和密蘇里州的兩項調查顯示,康州在通過槍支許可購買法律後,其槍殺案下降了40%。而密蘇里州在廢除槍支許可購買法律後,其槍殺案增加了23%。

埃爾帕索市和代頓市的兩起槍擊案的發生預計還會將美國帶入到新一輪的政治爭辯當中。不過,目前國會正處於休會期,正在休假的國會議員們估計只會在社交媒體上發表一些表達同情或譴責的言論而不會有實際行動。

反倒是民主黨2020年總統候選人紛紛藉此機會展示自身存在。比如支持率萎靡不振的前代表埃爾帕索市的國會眾議員貝托·奧洛克第一時間返回家鄉聲援,並稱特朗普在美國引發的種族主義熱情是該市槍擊案的「罪魁禍首」。

8月4日,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奧洛克和他的妻子艾米·桑德斯在埃爾帕索的沃爾瑪購物中心為槍擊事件的受害者守夜

當然,控槍也是民主黨總統辯論舞台的焦點議題之一,多位候選人紛紛表明自己嚴格控槍的立場。例如,在6月底的第一場民主黨辯論中,參議員伊麗莎白·沃倫稱要將槍支暴力定性為「流行病」,把它作為「全國衛生危機」來對待。另一位參議員卡馬拉·哈里斯則稱,一旦當選,她會在就任總統伊始給國會100天時間通過槍支管制法案,如果國會做不到,她就會動用總統行政權力來實施最全面的背景調查政策。

此外,民主黨候選人也會藉機再次攻擊全國步槍協會和槍支製造商。或許現在是民主黨的最佳時機,因為全國步槍協會正經歷嚴重的內外動蕩。今年4月,上任不滿一年的全國步槍協會主席奧利弗·諾斯宣布辭職,原因被認為是他與協會首席執行官韋恩·拉比爾不和。而之後媒體又披露了該協會的內部文件,內容顯示,協會目前正面臨著嚴重的財務困境。因而,美國的「控槍派」能否抓住機遇趁虛而入,勝負或將在此一搏。

來源:《文匯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防時報排頭兵 的精彩文章:

殲-10戰機「首次」部署永興島
一場鬧劇!IEEE解除對華為審稿人限制

TAG:國防時報排頭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