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群臣辭官還鄉,唯獨漏掉此人15年後篡位稱帝

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群臣辭官還鄉,唯獨漏掉此人15年後篡位稱帝

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群臣辭官還鄉,唯獨漏掉此人15年後篡位稱帝!

自古當朝皇帝,要想穩坐王位,免不了流血和犧牲,而他們在拿下王位,掌控大權之後,仍是過得不安心,總擔心有人要奪走他的一切,畢竟他自己深知,這一切他是怎麼拿到手的,自然也會擔心別人故技重施幹掉自己,所以身處高位的帝王們,始終都是提心弔膽,疑心病甚重,總懷疑別人覬覦自己的王位。

恰巧如此,趙匡胤就是通過陳橋兵變奪得政權,榮登上皇帝寶位的,所以更是忌憚自己的武將們會紛紛效仿。因此趙匡胤為了加強中央集權,更為了避免類似於陳橋兵變的悲劇重演,他實施了歷史上著名的杯酒釋兵權的戲碼。但是趙匡胤英明一世卻唯獨漏掉一人,留下了最大的禍患。十五年後篡奪了自己的皇位。作為功臣的想法也很正常,畢竟天下是大家一起打下來的,憑什麼你做皇帝,皇帝抱著皇權至上的心態肯定看諸位武將不爽。在公元961年的某一天,趙匡胤假借喝酒之名,邀請了眾多手握兵權的人,在喝到一半的時候,裝著醉酒之名,開始哭訴自己王位做的不安心,擔心自己的皇位被奪走。

於是大家都把自己手裡的兵權全部都交給了他,就算那些元老們心裡再怎麼不甘心,也沒辦法,總不至於等著被皇帝殺吧。看似萬無一失,但是趙匡胤卻忘記了對他的皇位威脅最大的武將——趙光義。他是趙匡胤的親弟弟,同時也是趙家江山的開創人之一,在南下滅蜀,滅唐中都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勞。趙匡胤千算萬算,沒有算到這個不甘居於人下的武將弟弟。

不僅不解除兵權反而不停地加強,先是封為大內都部署,加同平章事、行開封府尹,再加兼中書令。後又改封為東都留守,別賜門戟,封晉王,地位更在宰相之上。這種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力,在歷史上都是少見的。對親弟弟的信任達到了極點,便同時埋下了禍根。十五年後,在趙匡胤討伐契丹的途中,有天夜裡邀請弟弟趙光義一起喝酒,喝到深夜,趙匡胤就突然暴斃了。早就無人能制的趙光義也自然而然的當上了皇帝。雖然趙光義是不是弒兄,還有著巨大的謎團,但他奪取了趙匡胤的江山卻是事實。與此類似的還有李建成,也是被弟弟奪取了本該屬於他的皇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風化雪月 的精彩文章:

明明有另一條路攻秦,為何六國還要強攻函谷關?難道六國都是傻子
秦始皇陵已被找到,探明是故宮的80倍,為何專家遲遲不肯開挖?

TAG:風化雪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