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第五屆環境與發展智庫論壇在蘭州舉行

第五屆環境與發展智庫論壇在蘭州舉行

圖片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2019年7月25日,第五屆環境與發展智庫論壇在蘭州舉辦。來自政府部門、科研機構、高校、企業、智庫和媒體等80余家機構的200多名專家學者和10余家媒體代表出席,就環境保護、綠色發展、智庫建設等議題進行了研討。

本屆論壇由環境與發展智庫聯盟、西部資源環境與區域發展智庫、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當代綠色經濟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甘肅省科學技術協會聯合主辦,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文獻情報中心和上海社會科學院智庫研究中心共同承辦。論壇開幕式由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賴遠明主持。中國科學院院士、西部資源環境與區域發展智庫理事長程國棟等出席開幕式並致辭。程國棟在致辭中提出,「環境與發展」是當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環境與發展智庫建設任重道遠。專家學者應充分發揮智力資源優勢,發揚「真提意見,提真意見」的精神,讓科學研究多走一步,在嚴謹的科學研究之外,多一份家國情懷,將成果送到面向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決策部門中去,為環境與發展事業提供堅實的智力支撐與充沛的思想活力。

本屆論壇緊扣「生態環境保護與人類福祉」「自然資源與產業協調發展」「智庫建設經驗與實踐」三個主題,特邀中國科學院院士傅伯傑,甘肅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克恭,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主任黃晶,國際中國環境基金會總裁、全國政協海外特邀代表何平,重慶大學可持續建設國際研究中心主任、香港大學名譽教授申立銀,福卡智庫首席經濟學家王德培等環境與發展領域學者和智庫專家,分別就「推進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生態文明視域下的甘肅發展」「重讀綠色經典——尋求可持續發展歷史軌跡」「美國智庫的運作與管理及對中國智庫建設的啟示」「低碳建設驅動的城市生態系統可持續發展」「資源環境『引領』改革開放升級轉型」等主題作報告,結合全球視野和地方特色探討了環境治理和綠色發展。特邀報告環節由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黨委書記、副院長馮起主持。

傅伯傑在報告中對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的最新研究前沿進展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基於最新研究成果,他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目標分類框架的基本要素、主要目標以及治理途徑,對SDGs重要性進行了排序,介紹了分類—統籌—協作層面研究中取得的重要成果。在系統闡明各項SDGs之間關係的基礎上,總結了不同國家SDGs的落實進展和限制性因素,進而分析各目標之間的協同與權衡作用;提出要對不同部門和政策之間進行統籌管理,以確保實現政策的一致性,並通過多方協作推進整體實現17項SDGs等。陳克恭則從哲學高度解讀了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分析了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在新時代的主要經濟特徵,並展望了生態文明視域下甘肅發展的前景。他認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飽含著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新時代生態經濟最主要的特徵是發展與區域資源稟賦相適應的區域經濟。他表示,生態經濟主要包括生態保護層面和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層面兩部分關鍵內容,並強調要順應資源本質屬性,通過彰顯其特性,創造經濟價值。他在報告中通過對甘肅省與全國主要經濟指標的人均佔比分析,指出甘肅省區域發展特徵與自然資源稟賦的主要矛盾和特徵;介紹了甘肅省按照中央要求把扶貧和生態作為兩項底線性工作,把「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作為甘肅省「轉方式、調結構」的主攻方向,實現生態產業「挑大樑」、傳統產業「發新枝」的良好局面,推進甘肅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情況。黃晶主任在報告中基於對諸多可持續發展相關經典著作的再解讀,以感知、反思、概念、理論為主線,闡釋了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演進過程。同時,以時間為主線,梳理了國內外推動可持續發展的政治進程,解讀了我國制定和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歷程,介紹了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的建設進展。他認為,從人類發展指數等指標看,全球可持續發展已取得一些成績,人口資源環境問題得到一定程度改善。但是,全球可持續發展仍然面臨生產和消費模式亟待轉型、能源可持續利用形勢嚴峻、人居環境改善壓力巨大等一系列重大挑戰。報告還從地球對人口的承載力、地球健康與人類健康的關係、可持續發展未來圖景等角度提出關於人類發展願景的思考。申立銀在報告中肯定了在蘭州這個生態脆弱地區開展環境與發展熱點問題討論的必要性,強調要在環境與發展背景下,思考如何為國家、產業界提出突破性、應用性的建議。他重點闡述了低碳建設對城市生態系統可持續發展的意義。基於對低碳建設過程性和關鍵要素的認識,他表示可以提出一系列旨在促進低碳建設的策略,如改善能源結構、優化產業結構、增加碳匯總量、改變生活方式、發展低碳建築、發展綠色交通、完善管理機制等。

自然資源部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上海社會科學院智庫研究中心、甘肅省政府國資委等單位分別參與承辦了「國家公園治理」「陸海統籌協調發展」「產業綠色高質量發展」「智庫建設實踐與經驗」4個分論壇,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還組織召開了氣候應對與生態保護主題「氣候沙龍」。專家分別圍繞各分論壇主題作了30場精彩紛呈的智庫報告。

此外,論壇上還發布了《全國城市便宜度評價報告》《全國植被覆蓋評價報告》《能源裝備製造產業發展態勢報告2019》《中國海洋發展報告2019》、全球智庫信息集成服務系統五大智庫成果。環境與發展智庫聯盟秘書長、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文獻情報中心主任曲建升表示,環境與發展智庫論壇致力於建立領域研究機構互通、專家學者交互、智庫項目互助、智庫活動聯建、研究成果共享的智庫合作平台,國內外智庫機構、研究團隊、智庫專家利用這一平台,可共同推進專業智庫建設工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明清時期《感應篇》詮釋的多元化
找准社會智庫在中國智庫體系中的角色地位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