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動不動就出很多汗?在中醫看來,問題或許有5個

動不動就出很多汗?在中醫看來,問題或許有5個

到了夏天,人們經歷高溫酷熱的考驗,出汗自然少不了,但是如果出汗太多,明明沒有體力勞動或運動也冒汗,同時伴發容易感冒、乏力、倦怠等癥狀,經過休息也不能緩解,可就不要覺得只是高溫所致了。這裡,我們要考慮到虛汗的問題。在中醫眼中,虛汗到底是什麼?

一、在中醫眼中,虛汗到底是什麼?

《古今醫鑒》中描述虛汗為:自汗者,不因發散而自然出也;盜汗者,睡而汗出,及覺則不出矣。這什麼意思呢?虛汗分為兩類,自汗和盜汗,是人體陰陽失調,營衛不和,腠理不固而引起的汗液外泄。

主要表現:自汗就是白天人處於清醒狀態出汗,如手心汗,腳心汗,頭汗,稍微一動汗就會冒汗。盜汗是人處於睡眠當中尤其是夜間不自覺出汗,醒來了汗就停止。然而,盜汗也要辨別生理性盜汗,由於嬰幼兒代謝旺盛,出汗比成人多,在夜間同樣大量出汗,面對這個情況下的出汗,其實是不用過於擔心的。

兩種出汗方式的伴隨癥狀:自汗常伴有氣虛不固的癥狀;盜汗常伴有陰虛內熱的癥狀。

二、虛汗和普通的出汗相比,會有什麼不同?

虛汗:屬氣血津液辯證,不受外界環境因素影響。

普通的出汗即生理性出汗是受外界因素干擾,如勞累、情緒激動、炎熱、服用發汗藥、衣著過暖等。

所以身上出汗的時候要學會辯證,看有無外來因素干擾。排除干擾因素後看自己是什麼時候出汗,清醒時為自汗,睡眠中出汗是盜汗。

三、身體頻繁出虛汗,是暗示著什麼問題?

汗為心之液,由精氣所化,不可過泄。自汗、盜汗的病因病機,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1.表虛邪侵

所謂的表虛邪侵是指較為虛弱的人,稍微受涼便容易感冒,正因為如此,體內的津液不能得到保護,從而稍微一動便會汗流雨下。除此之外,此類人群還會時常感到身體乏力、四肢酸楚、臉色蒼白。觀察其舌苔,會顯現較為薄白,脈搏也較為細弱。

2.肺脾氣虛

病剛剛好時或從小體質弱的人,肺脾兩臟容易氣虛,這類人群常感到稍一活動就喘氣不止,身體疲倦沒有力氣也不想說話,吃飯沒胃口,面容沒有光彩。觀其舌苔,舌呈淡紅色,苔白摸上去較滑膩,脈搏比較弱。

3.心脾血虛

憂慮過多、勞心傷神等多種因素都會導致心脾兩虛,而使血的生成不足,體質下降,引起自汗或盜汗。這類患者可能會出現頭暈無力、心悸、氣短、面色發黃、失眠、容易疲憊等癥狀,其舌質較淡,脈搏細。

4.陰虛火旺

陰虛火旺是中醫上面常見的一種體質,這類體質的人群身體的內火很大,代謝非常快,所以消耗了過多的津液,造成夜間盜汗或者自汗。其外,陰虛火旺的人一般體溫正常但是手心腳心溫度比較高,所以此類型的人也最容易感覺心煩氣躁,口渴,靜不下心來。晚上更是容易做夢,睡眠也是不安穩的。觀舌象可以看到舌質偏紅舌苔少,脈搏很快而且細。

5.邪熱鬱蒸

邪熱鬱蒸源於心煩、焦慮使肝氣鬱結,或飲食不規律、愛吃辛辣厚味從而損傷了脾胃。這類人群出的汗是黏的,並且汗液容易把衣服染黃,常常感覺口苦,心情煩躁,臉又紅又熱,小便顏色偏黃,舌苔黃薄,脈搏快。

四、面對頻出的虛汗,應該如何調理身體?

1、飲食應對

經常出虛汗的人會流失大量水分,特別是炎熱的夏天,這時候需要及時補充水分,否則容易出現脫水癥狀。可以在水中加入適量的食鹽,維持體內的水鹽平衡。

2、運動

加強體育鍛煉,注意勞逸結合,早期可以從事一些消耗能量比較輕的運動,比如瑜伽、氣功,時間由短到長,開始可以堅持10-15分鐘,後期可以延長到1小時到1個半小時。隨著運動量的增加和運動效果的顯現,氣虛患者也可以做一些快走、慢跑這些相對激烈的運動。

3、保暖

出虛汗時,腠理空虛,易於感受外邪,當避風寒,以防感冒。汗出後要及時用毛巾擦乾,必要時應更換內衣、床褥。

無論你是什麼原因出汗,都要好好保護自己,避免思慮過度,保持精神愉快。

參考資料:

[1]《古今醫鑒》自汗盜汗

[2]溫佳雨.自汗、盜汗的古代文獻研究與學術源流探討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奇妙的本草 的精彩文章:

反覆口腔潰瘍,你可能需要先降火,調理方法有2個
胃火旺盛,5個不適會纏身:熄滅胃火,中醫有2個建議

TAG:奇妙的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