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肚子上的黑膜沒毒!真正「危險」的是這部位,希望引起重視
大家有沒有發現,剖開魚後,魚肚子兩側會一層黑色的膜,總感覺臟髒的。
而且,一直有傳言說,這黑膜啊有害健康,不能吃,是真的嗎?
今個兒就給大家說說!
這層黑膜,到底是啥?
這黑膜叫做「腹膜臟層」,別看它不起眼,用處可大了!
腹膜能夠包覆大部分腹腔內的器官,有吸收撞擊、保護內髒的效果。它還能分泌黏液,潤濕臟器的表面,減輕臟器間的摩擦。
所以,這層膜其實是起到潤滑和保護內髒的作用。
對了,這腹膜臟器雖然黑,但是跟髒東西、污染可沒有半毛錢關係。
之所以黑,是因為黑色素沉積造成的,屬於正常現象。
而且,也不是所有魚的膜都是黑的,魚類的色素細胞基本有4種,分別是黑色素、黃色素、紅色素和鳥糞素細胞,有些魚的腹膜就不是黑的。
說了這麼多,你該明白了吧,魚肚子上的黑膜不是污染物,所以,吃了它也不會有什麼安全問題。
當然了,這層膜主要由脂肪細胞組成,脂肪含量很高,會更容易富集一些脂溶性的污染物,倒也算不上多麼「健康」。
所以,吃魚的時候也不用費勁都刮乾淨。如果你不嫌麻煩,就把它去掉;如果懶得刮掉,一起做了吃也無妨,不必太擔心。
魚真正不能吃的是......
魚膽!
傳言用魚膽可治療高血壓、慢性支氣管炎和眼病。
事實上,誤食魚膽,很容易引起中毒。
這是因為,魚膽中含有一種毒力極強的蛋白質分解產物,名叫膽汁毒素。
這膽汁毒素具有耐熱、耐酸等性質,比起大名鼎鼎的砒霜、川烏、莽草的毒性,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病人中毒致死就是它直接作用的結果。
魚膽進入人體後,所含膽汁毒素即被胃腸道吸收,產生一系列癥狀。
一般在服食魚膽後幾個小時或十幾小時內出現癥狀,先有頭暈、全身不適、腹痛、噁心嘔吐,部分出現腹瀉。
- 輕症中毒者,逐漸好轉而癥狀消失,看起來像一般急性胃腸炎;
- 病情較重者,發生尿量明顯減少,當24小時尿量少於400亳升時,則發展為少尿性急性腎功能衰竭,此類型病情危殆,不及時送院施行透析治療,死亡率較高。
還可同時損害心臟,出現中毒性心肌炎,也是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可發生中毒性肝炎,輕者呈轉氨酶升高,重者可發生黃疸。
可能有些人會不相信:誰誰吃了,一點事都沒有啊!
事實上,中毒的發生不是百分之百的,誰會誰不會難能預測,即使身強力壯者服後也會發生。
所以,大家切記:吃魚不吃膽,不管生熟,飯桌上吃魚嘗到苦也要吐啊。


※洗澡時犯一個錯,濕氣會越來越重!學會這個小妙招,讓你邊洗邊祛濕
※胃不好,這1種茶最好少喝!提醒你身邊的人
TAG:家庭醫生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