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故事雖短,哲理卻深,人生即故事,故事即人生!

故事雖短,哲理卻深,人生即故事,故事即人生!

1,心即是佛。

心即是佛,佛在本心,不必外求。人如果過於拘泥於佛,反而會影響開悟,成了智慧的障礙,造成心理負擔。

佛學中的「參」字含義很多,比如參悟,參話頭,其中就包括了體會、觀察、揣摩、研究、觀照、靜思等對人的綜合思維其作用的感官因素。

不思善,不思惡,讓思想徹底純凈,心境空白,才能產生妙悟之境界,才能開悟。人的心性本來純凈, 由於人們身處煩惱的大千世界,受到物慾的誘惑和外界的蒙蔽,就產生種種妄念,愛恨悲喜,酸甜苦辣,,這些慾望有善的,有惡的,它們覆蓋了人的真如本性,使得人們看不到自己本有的佛性。若要成佛,不須外求,只要去除妄念,就可撥雲見日,自識本心,直見本性。

佛陀認為,一個人犯了錯,但如果能認識到錯誤,放下屠刀,發現自己的本性,就能立地成佛。迷途知返,心靈還能獲得拯救。

2,不是風動,不是幡動,而是我們的心在動。

世間萬法,無論表現為何種具體的法相,也無論是何種的因緣和合,都只依賴於人的心識而存在,都只依賴於人的心識才會被認識,因此世人才生出了如此之多的煩惱和所謂的知見。

每個人的佛性本來具足,不因種種造作而丟失。即便是惡人,他們的善根和佛性也沒有完全斷絕。佛性既不是常,也不是無常,因此不會斷絕。這是我們認識佛的不二之法。世上的種種事物被人們定義和分別,

一般人只知道它們之間的差別,而智者能通達一切事物全無差別的本性,這個能通達和融匯的心性,就是佛性。對於修行之人,開顯佛性,才是最要緊的事。

3,如何開發般若智慧?

追尋對真理的認識,達到解脫之目的,開發般若智慧,這些對修行者都極其重要。如何開發般若智慧呢?

只有去認識和明白諸法性空的內涵,去認識世上的萬事萬物都是因緣和合而生,沒有固定不變的實體,人們看到的一切都是虛幻不實的假象和表象。能認識到這點,便擺脫了世俗之見,得到了般若智慧,也就了解到真如實相。

大乘佛教認為,達到涅槃彼岸的途徑有六種,就是六波羅蜜,也稱六度。分別為:布施、持戒、隱忍、精進、禪定、智慧。

佛教的思想或經書都是為了人而設置,人有愚鈍和聰慧之分,一旦前者開悟,也就具有了佛性。頓悟法門認為人的自心本來清凈,此心即佛,依此修行,當成智者。有的人智慧超絕,就在於他能跳出常人的思維認知圈子,居高臨下的全盤看問題。

其實煩惱即菩提,煩惱和菩提是一體的兩面,其差別僅在於一念之間。一念善,煩惱成了菩提。一念惡,菩提成了煩惱。善與惡,正與邪,就在一念之間。

修行要做到住心觀凈,長坐不卧。住心觀凈,就是看守住自己的本心,保持本性的清凈。長坐不卧,就是要長時間坐禪,不能隨意躺卧。

4,諸惡莫作,諸善奉行。

諸惡莫作是為戒,自凈其意是為定,諸善奉行是為慧。而對於戒定慧,還有一種說法: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亂自性定,心地無痴自性慧。什麼意思呢?就是心地上沒有過錯便是自有佛性的戒,心地上沒有混亂便是自有佛性的定,心地上沒有愚痴便是自有佛性的慧。如果我們能領悟到自身具有的佛性,就用不著戒定慧了。因為自由佛性本身沒有過錯,沒有混亂,沒有愚痴,它使得每一個心念都得到般若智慧的觀照,這樣便會不執著,不拘泥於形式。佛性靠頓悟法門來認識,而戒定慧三學需要逐漸提高,循序漸進才能領悟,是漸悟漸修之方法。與頓悟相比,還是略低一籌。

所謂常,就是佛性。所謂一切善惡之事物、分別善惡事物之信念、乃至覺悟之心,都是無常。世間的一切事物皆為無常,有著生存、發展、死亡之變化。但真實存在的佛性卻是常在的,世俗與外道把現實事物看做一種常態,但在佛陀眼中,這些都是無常,不能長久。世人不能理解佛陀,所以出現了常與非常、樂與非樂、凈與非凈等八種顛倒的見解。在涅槃與生死並無差別的教義中,破除這八種偏見,為世人指出什麼是真常、真樂、真我、真凈,才是修行者取得進步的關鍵。上乘之修行,是既看到常、月、我、凈,又看到非常、非樂、非我、非凈,這樣才能獲得真經。

真常:涅槃境界之永遠不變的覺悟;

真樂:無苦而安樂,內心快樂平和;

真我:自由自在,毫無拘束;

真凈:內心無煩惱無污染,澄明空靈;

外界事物有生有滅,是無常,但在這無常的背後,存在著一個有常的本體,即佛性。正是由於這個永遠常在的本體,事物才能因果相續,永不斷絕。在佛性常在的一面,還存在著佛性隨緣變化的另一面,所以我們不僅要看到佛性的常的一面,還應看到佛性中的無常的另一面。如果只看到一面,就會等同於聲聞和緣覺二乘,無法做到全面認識佛性。

結語:

佛學智慧博奧精深,學會辯證的看問題,分析問題,學會跳出常人思維看問題,分析問題,我們才能在人生之路上走的更遠更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哲學與詩畫 的精彩文章:

一位網友給自己定的12個精進計劃,激勵未來,挑戰自我!
5個哲理小故事,折射人生大智慧!

TAG:哲學與詩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