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印反擊戰,林彪頂住毛主席壓力誘敵深入,一舉全殲印軍?
1962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對入侵的印軍實施了自衛反擊作戰。這一仗時間不長,從10月20日開始到11月21日結束,前後總共歷時32天(如果去掉其中的休整時間,真正作戰的時間只有15天)。雙方兵力對比相差也不大,我軍參戰部隊4萬3千餘人,印軍參戰部隊近3萬人。最終是我軍以陣亡722人,負傷1697人,合計傷亡2419人的代價,取得了殲滅印軍8853人,其中擊斃4885人,俘敵3968人,繳獲各種火炮380門,各種槍支6403支的輝煌勝利。西方媒體對我軍摧枯拉朽、勢如破竹的凌厲攻勢予以了高度評價,認為是乾脆利索得像「小刀切黃油」一般的戰爭。
關於這場戰爭,長期以來流傳著這樣一個說法:身為作戰指揮員的林彪元帥,制定了誘敵深入、相機全殲的指導方針。因而故意示弱,放印軍長驅直入。毛主席為此連發7封電報,嚴厲批評林彪有辱國格、喪失軍威,命令他不許再後撤一步,就地組織反擊。而林彪卻非常強硬地回電稱: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結果,胸有成竹的林彪待印軍進入我軍預設戰場之後,指揮部隊以迅猛的動作,僅用了3天時間就將其全部殲滅。
是不是很霸氣?是不是很過癮?是不是很痛快?很可惜,這只是無聊之人編造的狗血段子,完全和史實不相符合。因為1962年反擊入侵印軍,解放軍的指導思想就是進攻、進攻、再進攻,從來就不存在一個所謂的誘敵深入的階段。
10月17日,中央軍委下達《殲滅入侵印軍的作戰命令》,決心:以西藏軍區現己集中的兵力,首先殲滅侵入「麥克馬洪線」以北克節朗地區的印軍,並準備連續作戰,殲滅可能由達旺來援之印軍。為配合上述行動,在西段,以新疆軍區現已集中的兵力,首先攻殲加勒萬河谷和紅山頭的印軍,然後準備掃除西大溝以北河尾灘、天文點兩個防區的印軍。同時在東段的察隅等地進行佯動,以配合克節朗地區反擊作戰。
西藏軍區遵照中央軍委的作戰命令,決心:集中藏字419部隊所屬3個步兵團、第11師2個團、山南軍分區步兵第2團和軍區炮兵第308團2個連、工兵第136團一部共10300人,採取從兩翼攻擊,並向印軍左翼實施主要突擊,同時迂迴其側後,中間正面牽制,將敵分割成數塊,各個殲滅的戰法,首先殲滅克節朗地區的印軍,爾後殲滅可能由達旺地區來援的印軍。
為配合克節朗方向的作戰行動,西藏軍區還命令昌都軍分區、林芝軍分區和山南軍分區部隊以積極的行動,迷惑和牽制當面印軍。
在西段,新疆軍區和康西瓦前指則遵照中央軍委的部署,決心集中優勢兵力,以「雄獅搏雞」之勢,攻堅拔點,配合東線的反擊作戰,採取迂迴包圍戰術,關門打狗,力求全殲,並及時轉移兵力,迅速擴大戰果,力爭全部清除印軍入侵據點。
10月20日7時30分,在西藏軍區司令員張國華的統一指揮下,東線我軍向印軍發起了反擊。正面進攻部隊和穿插迂迴部隊密切協同,勇猛奮戰,只用了一天時間就完成了攻佔克節朗地區的任務。第二天,在總參的命令下,部隊兵分4路繼續追擊,印軍望風披靡,其第7旅旅長達爾維准將於22日被俘虜。10月25日,我軍勝利攻克達旺,至此殲滅了印軍第7旅,從事實上否認了「麥克馬洪線」,造成了戰役進展的有利態勢。
西段的反擊作戰則由新疆軍區參謀長何家產指揮,因為他的指揮所設立在康西瓦,簡稱「康指」。部隊於10月20日8時25分開始炮火準備,於8時36分和8時55分分別向加勒萬河谷和紅山頭之敵發起進攻,經過1個小時戰鬥,即全殲了守敵。期間斗特拉的印軍乘8輛汽車向紅山頭增援,見我炮火猛烈,攻勢凌厲,嚇得走到半路便掉頭撤回去了。戰至29日,相繼拔除了天防區、西大溝、班公湖、巴里加斯等地的入侵印軍據點。
以上就是對印自衛反擊作戰第一階段的基本情況,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林彪的誘敵深入並不存在,毛主席連發7電嚴厲批評子虛烏有,林彪強硬回電更是無從談起。況且,林彪當時雖然擔任國防部長的職務,但並沒有對作戰有什麼特別的指示,真正為戰役指揮傾注了大量心血,給予了高度關注,並作出具體指示的元帥,是劉伯承!


※孟良崮戰役之後,陳毅說74師抗戰有功,張靈甫之死毫無意義
※越南權威資料披露,越方在1979年中越戰爭中的損失
TAG:南疆烽煙正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