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不爭辯,是一個人深到骨子裡的修養!(深度好文)

不爭辯,是一個人深到骨子裡的修養!(深度好文)

卡耐基曾說:「在爭論中獲勝的唯一方式,就是避免爭論。」

辯論的最高境界,就是不辯。

因為爭論里並沒有真正的贏家,在浪費時間、消耗感情的同時,只會讓彼此更加堅定自己的立場。

可是,人與生俱來的求勝心,卻讓我們總是不由得陷入爭辯的漩渦中,不能自拔。

最後才知道,不爭辯,是一個人深到骨子裡的修養。

1

不與層次不同的人爭辯

一日,孔子的學生正在門前掃落葉。

突然來了一個人,就問他:「你是不是孔子的弟子?」

孔子的學生點頭稱是。

那人又說:「既然你是孔子的學生,應該也很博學。我且問你一個問題,一年有幾個季節。」

孔子的學生脫口而出:「當然是四季。」

那人卻搖頭說:「不,一年只有三季。」

結果,兩個人為一年有幾季的問題爭辯了半天。

這時,孔子過來了。

那人也問孔子:「一年有幾季?」

孔子竟肯定地回答:「先生您說得對,一年有三季。」

於是,那人便滿意地揚長而去。

孔子的學生很不解:「一年明明有四季,老師為什麼謊稱三季呢?」

孔子笑著說:「你沒看到那個人通體的綠色嗎?他的蚱蜢變的人。蚱蜢春天生,秋天死,根本沒經歷過四季。你和他爭辯四季的問題,不是浪費時間嗎?」

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許多的「三季人」,他們的認知與你不是一個層次,如果一味地去爭輸贏,不僅說服不了他,還消耗了自己。

就像村上春樹在《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一書里說的那樣:

「世上存在著不能流淚的悲哀,這種悲哀無法向人解釋。即使解釋,人家也不會理會。它永遠一成不變,如無風夜晚的雪花靜靜地沉積在心裡。」

你要清楚,和什麼樣的人爭辯,就註定了你將成為什麼樣子的人。

對於不同層次的人,最好的發聲方式莫過於不爭辯、不解釋,做好自己,用結果說明問題。

不爭辯,是一個人深到骨子裡的修養!(深度好文)

2

不與無關的人爭辯

在我們的身邊,總有一些人,喜歡對別人的生活橫加干涉,對看不慣的事情品頭論足:


都快三十歲了還不快點找對象,女人都是越老越貶值;

你孩子都四五歲了,可以要二胎了,現在不要二胎,將來肯定後悔;

女孩子家家讀那麼高的學歷幹什麼,書讀得越多,越嫁不出去;

哪有不偷腥的貓,男人偶爾出軌,忍忍也罷,知道回家就行。

幸福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子非魚,焉知魚之樂;子非魚,又怎知魚之苦?

既然你都不知道,又憑什麼可以對別人的事品頭論足?

有人說,人生中最重要的8個字,是「關你屁事」和「關我屁事」,這八個字,就能解決80%的煩惱。

這聽上去似乎是逞一時口快,但仔細想想,不正是這個道理嗎?

如果你每天要一次次地和別人解釋,和別人爭論,那麼你的時間就在這些爭論中悄悄流逝了,你的好心情也在這些爭論中漸漸敗壞了,換個角度想想,這些「好為人師」的人們,其實對你的人生根本不起作用。

一個人成熟的標誌,是深刻地認識到,無論你多努力,你也不可能、也不必要得到所有人的喜歡。

不是所有人都配得起你的解釋。

不爭辯,是一個人深到骨子裡的修養!(深度好文)

3

不和最親近的人爭辯

有一回參加閨蜜聚會,大家談及自己的近況時,已婚的朋友都在抱怨,嫁的老公和自己三觀不合,頻道不同。

未婚的朋友也「不甘示弱」,說自己和父母同住,上一輩人的「老觀念」實在迂腐,工作已經很累,回到家還得和父母為著一點雞毛蒜皮的事情爭辯,實在是筋疲力盡。

可是她們都沒意識到,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各自有自己的處事方法、做人原則、生活習慣,去哪裡找處處和你完全一致的人呢?

若是想爭辯,生活處處可以爭辯。

大到買房是要重地段還是重價格,孩子是要生一個還是生兩個;

小到出門一小會兒要不要關空調,擠牙膏是要從前面擠還是後面擠……

每一場爭辯,都可能毀了一段感情。

其實,所謂幸福的家庭,不是三觀相合,也不是頻道相同,只不過是懂得讓步罷了。

家不是講理的地方,而是講情的地方。

在家庭里,所有的爭辯都沒有真正的贏家。

有的時候你就算是佔了上風,可卻讓對方寒了心、冷了情,於是你贏了道理,輸了感情,生活里沒有那麼多的是非對錯,沒有那麼多的非黑即白,在一些無關緊要的問題上,何必爭個面紅耳赤,何必爭個你死我活。

你若爭辯,結果兩敗俱傷;

你若不爭,成就幸福之家。

不爭辯,是一個人深到骨子裡的修養!(深度好文)

4

不爭辯是一個人深到骨子裡的修養

在我看來,一個人深到骨子裡的修養,就是尊重別人與你不一樣。

曾經在知乎上看過一個很火的話題:去過100個以上的國家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其中有一個高贊的回答這樣說道:

「懂得了這個世界上沒有所謂的天然正確和絕對政治正確,能夠接受別人有不同的三觀以及其衍伸出來的思考方式。」

學會換位和包容,能懂得與別人和解。

懂得了包容和和解,自然就不會再與人爭辯。

當你和別人爭辯時,你的世界的中心在他處。

不與他人爭辯時,你才是你的世界的中心。

不爭辯,不多說,這不是懦弱。

一個人最好的生活方式莫過於,看自己的風景,走自己的路,堅守自己的方向,理解他人的不同。

這,也是一個人深入骨子裡的修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良的小阿獃呆 的精彩文章:

這10個氣質傳給孩子,勝過10棟房子!(值得收藏)
走自己的路,看自己的景!(深度好文)

TAG:善良的小阿獃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