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余華《在細雨中呼喊》:面對孤獨,審視生命

余華《在細雨中呼喊》:面對孤獨,審視生命

余華《在細雨中呼喊》:面對孤獨,審視生命

余華《在細雨中呼喊》:面對孤獨,審視生命

細雨總是給人以悲傷、憂鬱的情感體驗,「雨送黃昏花易落」「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細雨隔絕了我們與世界的聯繫,使我們更加清晰地接觸內心世界,自我意識增強。

同時,由於斷了與外界的聯繫,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加大了內心的恐慌,在世界上行走不免小心翼翼 ,不免跌跌撞撞。

彷徨、掙扎、吶喊,以期與世界和解。無助、無奈的情況下,或選擇隱忍或選擇改變或毀滅自身,世界籠罩在細雨中。

《在細雨中呼喊》通過對過去的回憶,揭開曾經令人恐懼的現實。讀此篇小說,我們的心情始終籠罩在細雨中。

未來是怎樣永遠是個謎,而你看到的是曾經的過往的謎底。歲月的流逝,剝奪了我們曾擁有的一切,留給我們的只是回憶。

童年的孤獨是深植骨髓的,像蒙蒙的細雨不斷浸潤到土地中。

故事通過主人公孫光林在南門和孫盪兩個地方的回憶來展開,講述了個人的命運遭遇、家庭成員之間的愛恨情仇。

孫光林作為家庭的第二個兒子,在南門,在親生父母家裡,始終遊離於家庭之外,缺席了家庭的生活,家庭的榮辱與其無關,是被嫌棄和被出賣的角色。作為旁觀者,對家庭成員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哥哥打破了我的腦袋,向我求饒,沒有得逞。害怕被父親責罰,在我走向父親告狀時,強行在弟弟臉上划出一道口子。由於弟弟的誣告,變成了我先割破弟弟的臉,哥哥才打破我的頭。結果我被父親綁在樹上毆打,也開啟了我對哥哥和父親的怨恨。

弟弟孫光明因為救他人而被淹死,父親孫廣才沒有要被救孩子父親送來的錢,因為他想要成為英雄的父親,政府為此會派人來表彰他們,甚至到北京。哥哥孫光平甚至幻想有可能因此得到一官半職。最終幻想破滅了,只是換來了村民的嘲笑。大年初一,孫廣才帶著哥哥孫光平來到被救孩子家裡,要價五百元。因為湊不出錢,父親和哥哥把被救孩子的家砸了。因此父親被拘留十五天,賠償受害人損失。

弟弟的死,家裡人沒有因此而傷心難過,卻想以此來獲得利益,最終以鬧劇收場。

孫廣才後來爬到了斜對門寡婦的床上,為討好寡婦,逐步把家裡的財產搬到斜對門,使本來並不富裕的家逐漸被掏空。母親知道此事,但也不敢聲張和反抗,選擇了忍讓,直至死前才暴發出來。孫廣才是一個十足的混蛋,對未來的兒媳婦動手動腳,因此斷送了孫光林的第一次婚姻。孫光林結婚後,又對兒媳行不軌,被孫光林割掉了耳朵。最終沒有得到好的下場,掉到糞坑裡淹死了。

六歲時,主人公被送給了城裡的一家人。女主人得了怪病,整天躺在屋裡,見不得灰塵,但及其渴望陽光。於是,每天放學後,就是打掃衛生和擦玻璃,打開水等重體力活也落到了肩上。唯一欣慰的就是女主人對自己的信任,男主人使喚自己時不是強硬的態度,而是溫柔的詭計。

好景不長。女主人的體弱多病,導致了身強力壯的男主人的出軌。男主人和一位年輕漂亮的女子,提心弔膽地過了兩年的美好日子。在一個以桌代床的夜晚,剛開始他們苦澀的幸福,就被早已懷疑他們的一位同事的妻子成功偷襲。王立強被關押了起來。王立強恨極了同事的妻子,趁看押人員沒注意,偷了兩顆手榴彈。到同事家裡引爆了一顆,暗中發現抬出的人還活著。於是又找到醫院,發現沒有炸死同事的妻子,炸死了同事的兒子。被武裝部人員包圍後,他引爆了另一顆炸彈。男主人死後,女主人回了娘家,他只好離開了生活了五年的孫盪,又回到了南門。

年輕力壯時,我命由我不由天;年老體弱時,身殘智不減。在主人公的眼裡,爺爺的聰明智慧從沒減少,不論生活多艱辛,也不管命運多坎坷。年老後與不靠譜的兒子孫廣才鬥智斗勇,也沒有輸。曾祖父是遠近有名的石匠,帶著徒弟修石橋。由於一時的疏忽,在一次修橋時犯下致命錯誤,修橋失敗,偷偷逃走。是爺爺化解了危機,挽回損失,挽救了石橋,接替了修橋的祖業。在逃難期間,遇到了曾經是大小姐的奶奶,白撿了一個曾經富貴的媳婦。因為一個是窮光蛋,一個是大小姐,爺爺對女性表現出無比的尊敬。祖父摔壞腰以後,變得唯唯諾諾,膽小怕事。只能用所謂的聰明智慧來維持在家中的地位和應得的權益。不小心打破碗,卻誣告年僅四歲口齒不清的弟弟。吃飯時,被父親安排坐小椅子,只能看到碗,不能看到菜。於是誘騙弟弟,把桌子腿鋸短。

在家庭被忽視,只能向外尋求溫情和友誼。可是眾多的夥伴同樣遭遇了命運的不公。蘇杭、蘇宇,年幼無依靠的魯魯、國慶,頑強地與命運抗爭,默默承受生活的磨難。

年輕的馮玉青熱情飽滿,她的美麗曾迷倒眾多年齡段的男人。主動追求幸福,卻被流氓辜負。與人私奔,淪落到賣身為生。儘管美麗,歲月也沒有手下留情,命運也不曾眷顧。面對現實,也很孤獨,也很無助。

對看不清的未來,人都惶恐不安,不知所措。生活不落聽,內心不踏實。老師的妻子來看老師。同學國慶自做聰明,跑進教室,說老師要遲些來。「皇軍來了。漢奸正陪著她呢。」結果二十來個同學接發他。老師軟綿綿地說「我會罰你的」然後正常上課。當時的年齡,對於即將到來的懲罰有著強烈的恐懼。就這樣,每當要忘記時,老師就會說「你說我怎麼罰你」,提醒他別忘了折磨自己。此後的一個月,國慶過得暗無天日。真正的苦難,就是每當生活出現轉機時,不幸又無約而至。

余華筆下的人物,不管經歷什麼樣的艱難困苦,面對怎樣不公的命運,都頑強地活著,從不放棄,從不妥協。真正的英雄主義,就是在看清生活真相後仍然熱愛生活。

余華《在細雨中呼喊》:面對孤獨,審視生命

余華《在細雨中呼喊》:面對孤獨,審視生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