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家藏萬卷書

家藏萬卷書

家藏萬卷書

古代有幅對聯寫得好:門對千竿竹,家藏萬卷書。說的是文人引以為豪的盛事。然而,栽種千竿竹易,家藏萬卷書難。特別是古代,生產力不發達,經濟條件落後,一般家庭別說是萬卷書,就是一卷書也難得。除了一本經年的老黃曆,勉強可稱得上書外,便再無餘書了。因此,那時候誰家如果能有很多書,是非常令人羨慕的事。因為有了書,人才能夠閱讀和學習,才能夠有機會通過科舉考試,進入社會上層,從而真正改變自身乃至其所在家族的命運。

因而,在古人看來,書是十分神聖和珍貴之物。人們閱讀前,甚至要沐手焚香、正襟危坐,嚴肅認真地閱讀,生怕漏掉一個字。因為書之難得,抄書成了一些人的職業,被稱為「傭書」。當然,也有一些貧寒之家的有志子弟,也替人抄書,其目的,不僅僅是為了掙點菲薄之資糊口,更主要的還是為了藉此學習,即所謂「傭書不為貧」。古往今來,有不少人正是憑藉此種職業,而成為大學者,或科名中人,「一朝身登龍虎榜,十年身到鳳凰池」,成為天子近臣。還有一類人,苦於無書可讀,為讀書,終日在書攤前徘徊、翻閱,居然由此而成大器。如東漢的王充,喜歡博覽群書,少時家貧無書,就經常去逛洛陽集市書攤,閱讀那裡擺賣的書,他記憶力超群,看一遍就能夠背誦,於是精通了百家之言,終成著名學者。

對比無書者、傭書者、逛書攤讀書者,家藏萬卷書,是多少讀書人夢寐以求的啊。

小時候生長在外祖父家,知道他家是數百年的書香門第,以前應該有很多藏書。有一次問老人「祖上曾有多少書」,外祖父說,大約有三四千冊吧,除了滿架的經史子集之外,還有很多的醫書,僅各色綢緞面古版的《本草綱目》就有四五部。這些書,若以「卷」計,要遠遠超過「萬卷」的規模了。這些書是歷代先輩積累下來的留給子孫的寶貴財富。因而,才能保障這個家族不間斷地出舉人、貢生、秀才等功名人物。而到文革時,除了一部分珍貴書籍得以無償捐獻給山東省圖書館外,其他大部分全部毀掉了。因為那是「知識越多越反動」的年代,讀書是走「白專」道路,所以祖宗的藏書,成了引火紙、糊牆紙、捲煙紙……最後家裡基本上沒有什麼書了。由此導致的直接結果是:讀書的種子斷了,家中舅、姨、母親這一代人徹底變成了沒有多少知識的農民;而一個綿延了近500年的書香、官宦、中醫世家,從此風光不再,「泯然眾人矣」。迄今想來,我仍然無限嚮往外祖父家「家藏萬卷書」的時代!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歡迎加入善本古籍學習交流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本古籍 的精彩文章:

清末民初讀書人是怎麼交朋友的
唐代神童知多少

TAG:善本古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