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代貴族使用的鳥籠

清代貴族使用的鳥籠

提到鳥籠,就不禁想起一句老話——「貝勒爺手中三件寶,核桃、扳指、籠中鳥」,有美鳥必有佳籠相配,清中期,隨著政局的穩定,國家日益富足,文化藝術繁榮,各種禽鳥犬類的豢養就成為滿洲貴族家庭的重要活動內容之一。在這種富足的經濟文化背景下,籠養一些禽鳥自然也就成為晚清子弟的真實寫照。

大葉黃花梨福祿壽喜財鳥籠

當時,清宮造辦處組織全國的能工巧匠專門為宮中製作鳥籠,其藝術品質達到了很高水平,在清乾隆帝時即已達鼎盛時期。宮裡火了,自然最先效仿的是京城內的文人、士大夫,至此,養鳥玩籠之風也愈演愈烈。

玳瑁鳥籠

鳥籠是觀賞鳥進行活動與棲息的主要環境,因此對鳥籠的形狀、結構及工藝有所要求,使之既適合鳥的活動,又細緻美觀。鳥籠可選用竹、木或金屬絲之類的材料製作,形狀有長方形、圓形、方形、扁形、半圓形、房式、腰鼓形等。我國的鳥籠素以選材考究、做工精細,既適用又美觀而著稱。

清同治 竹雕鳥籠

「鳥籠雖小,五臟俱全」,鳥籠對於愛鳥之人來說是掌中之寶,可謂講究至極。鳥籠的頂部稱籠頂,籠頂配籠鉤,籠鉤的品種很多,有金鉤、銀鉤、銅鉤、象牙鉤、牛角鉤、玉鉤等,也有文鉤、武鉤之分,文鉤以陽刻名人詩詞為主,武鉤則以高浮雕盤龍飾其鉤身。

掐絲琺琅花卉紋鳥籠

鳥籠中的配食缸,品種也很多,有瓷缸、玉缸、象牙缸、紫檀木缸、紅木缸,以及玳瑁缸、景泰藍缸、犀牛角缸等。底部稱底座或底盤,因底座竹片較寬,如雕刻圖案,大都在底座上。

清 象牙雕福壽紋鳥籠

為適應不同鳥的生活習性,觀賞籠按鳥的種類大致分為食穀類和食蟲類兩類。食穀類鳥籠有金絲雀籠、黃雀籠、文鳥籠、百靈籠、綉眼籠等;食蟲類鳥籠有畫眉籠、點頦籠、八哥籠等。此外,還有適合飼養鸚鵡的虎皮鸚鵡籠和各種棲架等。

清中期 朱漆泥金亭式鳥籠

選擇鳥籠時,籠的大小和形狀應與所飼養鳥的種類和大小相適應,即以適於所飼養鳥的生活和方便管理為原則。一般體形較大的鳥選用高大但條較密的籠,以免損壞尾羽。百靈鳥等雖然體形較小,但有高飛鳴唱的習性,最好用特製的高籠。一般小鳥用條較密的小籠即可。鸚鵡、交嘴雀等體型較大;嘴型特殊的鳥,要用金屬籠或鳥架飼養。

清中期 竹製四方鳥籠

近年來,隨著收藏與傳統文化的熱潮,鳥籠的收藏價值也大大提升,一張製作精良、選材考究的鳥籠往往成交價值不菲。人們欣賞的不單單是鳥籠的工藝性,還有融入其中的那種難捨難分的京味兒。

清 紫檀雕錦文鳥籠

養鳥可以說是老北京人的一大愛好,有的甚至喜歡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因為自己養的鳥學了一句臟口就活活氣死的也不是沒有。老舍先生《茶館》里描寫的松二爺,無兒無女,又沒力氣,只會寫寫算算,在那樣的亂世,可以說他那隻黃鳥就是他活下去的希望,直到最後大清國倒台,皇上被趕出宮,旗人斷了錢糧,松二爺落魄了,但還是不能委屈了自己那隻黃鳥,松二爺有句經典台詞想必大家都還記得:「我餓著不能叫鳥餓著。」雖說松二爺只是老舍先生筆下的一個人物,但是藝術是源於生活的。

穹頂式黑漆竹製嵌寶石鳥籠 帶象牙配件

如今,北京新土豪的定義就是「提籠掛鳥、佛里佛氣」。不但養鳥、玩鳥的人多了,收藏鳥籠的人也越來越多。因為鳥籠的選材、製作工藝十分複雜,每張鳥籠的製作都是獨一無二的,尤其是一些名家製作的鳥籠更是極難仿製。收藏鳥籠,看起來是玩,但實際上就演變成了一種民俗文化的積累和傳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富察春兵 的精彩文章:

邊城集安高句麗古迹遊記(二)
大明朝滿朝文武都是「影帝」

TAG:富察春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