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今日立秋,不睡「三覺」,不吃「三飯」,秋冬少生病,更健康!

今日立秋,不睡「三覺」,不吃「三飯」,秋冬少生病,更健康!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

今年的8月8日,太陽到達黃經135度時為立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節,立字解見春(立春)。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

古代將立秋分三候:

「初侯涼風至」,立秋後,開始颳起涼風,也帶著一絲涼意;

「二侯白露降」,天氣漸涼,晨起時會出現晶瑩的露珠;

「三侯寒蟬鳴」,禪在樹枝上得意地鳴叫著,也在預示著秋天的到來。

立秋,撞上三伏,謹防「秋老虎」

俗話說,「有一種熱,叫回籠熱;有一種虎,叫秋老虎。」

今年立秋,還處在三伏之中,

會出現「熱死牛」的悶熱天氣,秋老虎的到來,會帶來悶熱天氣!

「秋後一伏熱死人」,一旦出現「秋老虎」,要注意防暑降溫。

立秋時節,做好三防,遠離疾病,更健康!

1、防「秋燥」

入秋後,第一要防的就是「秋燥」,燥是秋季之主氣,

而容易被秋燥所傷的就是肺臟。

傳統的中醫認為,秋主燥肺,燥氣會通過鼻子進入肺臟,傷及肺的津液。

2、防「秋膘」

中國民間有"貼秋膘"說法,夏天天氣炎熱,食慾下降,睡眠質量差,人體會消瘦,到了秋季,脾胃的功能提升,秋季也是豐收的季節,人們就開始「增膘」。

但是要注意合理的控制自己的體重,過度的肥胖會增加多種疾病的發生。

3、防「傷風」

雖說還沒有出三伏天,但隨著立秋的來臨,溫度會慢慢的降低,

也會有陣陣的涼風襲來,也會增加細菌病毒對身體的侵蝕

尤其是白天和晚上的溫差大,再加上天氣悶熱,

經常開風扇,空調,很容易遭受風寒,導致熱傷風等,引起感冒,咳嗽,炎症等。

今日立秋,不睡「三覺」,不吃「三飯」,為秋冬打下基礎

不睡「三覺」:

1、不睡悶頭覺,生氣時,會引起血壓升高,心率的跳動加快,對大腦產生刺激,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

2、不睡濕發覺,中醫認為,濕頭髮睡覺,會使人體的陽氣變弱,增加濕邪的入侵,導致風寒感冒,疲憊不堪等癥狀。

3、不睡太晚覺,長期熬夜的人,身體的免疫力下降,身體抗病的能力下降,就會導致各種疾病的侵蝕。

不吃「三飯」:

1、不吃飽飯,吃的太飽,太撐,會增加腸胃的負擔,引起胃臟疾病。

2、不吃夜宵,會引起膽固醇,脂肪的堆積,引起高血脂,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誘發糖尿病,會增加結石的風險。

3、不吃剩飯,剩飯剩菜最好少碰,長期儲存的食物,不僅是失去自身的營養物質,也會滋生大量的有毒有害的細菌,病毒。

立秋養生,多食二物,常飲二水,做好二事!

立秋養生,多食二物

1、茄子

民諺有: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

此時也是茄子熟的季節被稱為是「秋茄」。

茄子有清熱止血、祛風通絡、寬腸利氣的功能,

也含有其他蔬菜中的維生素,礦物質等,其中主要的是含有大量的維生素P。

有極強的抗氧化,清除心腦血管,預防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等作用。

3、蓮藕

蓮藕,性平、味甘,有清熱解燥的功效,

蓮藕是非常「養人」的一種食物,也是適合秋天食用的小食物。

《神農本草經》中記載藕:「補中養神,益氣力,除百病,久服輕身耐老。」

氣候乾燥可適當的吃些蓮藕,有袪火,止咳,解渴,消炎,潤肺的功效

並且也是養胃滋陰、健脾益氣的佳品。

立秋養生,常飲二水:

1、穀穀丁菊花茶泡水

將穀穀丁、菊花、金銀花、桂花,混合成穀穀丁菊花茶飲用。

穀穀丁是有名的「下火草」,適合降秋燥、去秋火的,具有很好的清熱解毒、去火消炎作用。

菊花能夠疏風,常用治風熱感冒,或溫病初起,溫邪犯肺,發熱、頭痛、咳嗽等症。

金銀花具有清熱解毒、涼血化瘀的功效。

桂花有潤燥作用,對皮膚乾裂、聲音沙啞、口腔炎等有一定療效,

性質溫和,可舒緩情緒,消除沮喪,幫助身體對抗秋燥。

2、尾參茶泡水

尾參,又叫玉竹,《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皆將其列為上品。

是國家衛生部首批公開的30種既是藥品又是食品的物品之一。

《中藥大辭典》記載現代臨床應用尾參強調其:「滋陰潤肺,生津止渴,養胃之功」。

有滋養鎮靜神經和強心的作用,對肺陰虛所致的乾咳少痰,咽干舌燥和溫熱病後期,

或因高燒耗傷津液而出現的津少口渴,食欲不振,胃部不適等症具有效。

立秋養生,做好二事:

1、不長期吹空調

「春捂秋凍」,即使天氣悶熱,也不要經常在空調屋。

長時間吹空調,毛孔疏鬆,很容易導致寒氣侵入體內。

立秋後,就容易出現關節腫脹、疼痛的表現,甚至連走路都會疼。

中醫認為「不通則痛」,預防骨關節病,最好適量添加衣物。

2、保持樂觀的情緒

夏末秋初早晨,曙光初照,可到草木繁茂的園林散步鍛煉,吐故納新。

傍晚,若漫步徜徉於江邊湖畔,,神怡如夢,滌盡心頭的煩悶,暑熱頓消。

良好的情緒,適當的放鬆,是預防一起疾病的基礎。

圖片來源網路,如侵權,麻煩聯繫刪除,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營養師老趙 的精彩文章:

明日大暑,吃「三菜」,飲「三茶」,食「三粥」,避暑邪,少生病
出現6種變化,八成是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最好檢查一下

TAG:營養師老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