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小銀行數字化轉型面臨四大痛點,數據管控體系亟待提升

中小銀行數字化轉型面臨四大痛點,數據管控體系亟待提升

全球銀行業對於數字銀行轉型已達成共識,並進入數據治理階段。

「銀行機構擁有海量豐富的數字資源,但是缺乏長期的規範和對數據的科學管理,導致很多數據不夠用、不好用,在開展數據治理的時候面臨著一系列的痛點和挑戰。」 由桂林市政府指導的中國數字銀行論壇8月8日在桂林召開,會上行業人士共同探討銀行數字化轉型新趨勢。論壇上,中國銀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張亮做出上述表示,並認為,當前銀行業在數字化轉型上面臨著四大痛點與挑戰。

在她看來,第一大痛點是,對數據治理認識不到位,重視程度不夠。數據治理是系統性全局性工作,需要銀行各部門相互協作,密切配合,提升參與數據治理的光度和深度。「大型銀行對數據管理已經有動作布局,甚至在戰略層面已經有一些部署,而很多小銀行沒有認識到這個問題,甚至在數據治理方面沒有形成一個領導核心層去推動它。」

第二,數據治理架構不完善,相應機制缺位。一些中小企業存在的是數據多頭管理,組織層次不明,職責邊界不清楚,職責機制不到位等問題。

第三,數據標準不統一落地難,數據質量不高,對客戶產品賬戶等信息標籤缺乏標準化定義和管理,統計指標和口徑存在差異,同時也缺少基於全行數據標準的數據質量核驗,導致數據質量較低,或者不穩定。

第四,數據安全管理面臨新的挑戰,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張亮建議,從銀行戰略出發,站在全行高度推動信息治理工作。構建清晰的數據治理架構,形成協同聯動企業。明確數據標準,加強數據源的管理,提升數據質量。加強數據安全管理,依法合規採集使用數據。

2018年5月,銀保監會頒布《銀行業金融機構數據治理指引》(下稱《指引》),其中強調,「從數據治理架構、數據管理、數據質量控制、數據價值實現、監督管理等方面規範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數據管理活動」。《指引》發布一年多來,已有一部分中小銀行在此方面開始發力,並初見成效,但數據治理目前基本還處於萌芽期,其數字化轉型舉步維艱。

對銀行業數據治理當下現狀,金融壹賬通董事長兼CEO葉望春也有同樣的看法,他認為,目前銀行業數據治理存在四大痛點。「第一,數據分散、雜亂、割裂,沒有全局數據觀。第二、數據收集靠傳統手工,渠道單一、模式落後、效率低、成本高。第三、數據標準不統一、缺乏分析工具,數據難運用。第四、技術系統落後、難以滿足數據管理需求,存在數據安全和風險隱患。銀行必須從長遠和戰略的高度來重視數據治理。同時,銀行要藉助第三方科技的力量突破自身人才、資金、場景這些方面的限制。」

葉望春認為,「銀行數字化轉型是銀行業伴隨金融科技發展的必然趨勢。而數據治理是實現銀行數字化轉型的基礎,沒有數據治理,就談不上推進數字銀行建設。」

論壇上,金融壹賬通推出數據治理解決方案,這是我國首個基於大數據平台的全流程數據治理解決方案。

現場還發布了一份《中小銀行金融科技發展研究報告(2019)》(下稱報告)。報告數據顯示,大部分中小銀行仍未形成成熟完整的數據管控體系。

報告表明,27%的中小銀行缺乏公司級數據規範,數據多頭管理,部門數據互通靠自發或人工傳遞;46%的中小銀行初步搭建公司級數據管控體系和基礎規範,但應用尚未下沉到業務,數據互通程度不理想;僅18%的中小銀行初步建立數據管理體系和管控工具,進行了平台整合,各部門基本落實公司數據規範體系;僅9%的中小銀行實現有效數據治理,數據管理體系完善,全面實現大數據應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界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衛健委:已派醫療專家組趕赴災區馳援
江西衛健委通報「三伏貼」情況:相關負責人被免職

TAG:界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