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甲午戰爭後,張之洞:把給日本賠款的一半給俄國,可轉敗為勝

甲午戰爭後,張之洞:把給日本賠款的一半給俄國,可轉敗為勝

甲午戰爭失敗之後,舉國陷入震動,在我們旁邊蟄伏了幾千年的「學生」日本一下子成了我們最大的,也是最危險的敵人,震動歸震動,但還是想解決的辦法,張之洞就想出了一招,他電奏朝廷說:若以賂倭者轉而賂俄,所失不及其半,即可轉敗為勝。

張之洞建議清朝應該和俄國簽訂密約,如果沙俄願意幫助我們攻打日本,威脅日本放棄他們苛刻的條約,「即酌量劃分新疆之地以酬之」,並且允許他們來華擴大貿易。如果英吉利願意幫助清朝,清朝也可以給予他們同樣的酬勞。

不知道大家對於張之洞的這個建議怎麼看,反正梁啟超是對此大加批評,他感慨說當時所謂的這些外交家眼光和手段都不過如此,實在可嘆。梁啟超為什麼反對張之洞的這個主意呢?他認為這其實就是在引狼入室,鼓勵別的國家干涉中國的事務。藉助歐洲人的力量來對抗日本,實在是昏招,因為歐洲的危險程度和居心並不亞於日本。

在《馬關條約》簽訂6天之後,就發生了三國干涉還遼的事情,這看起來是成功藉助歐洲的力量阻止了日本,但是歐洲國家之所以出頭,完全是為了自己,他們不能容忍日本威脅他們的利益。他們接受了清朝的賄賂,達到了自己的目的,事情結束後,他們還成了清朝的恩人。梁啟超感慨道:「俄人外交手段之巧,真不可思議」。

張之洞或者李鴻章的做法真的完全錯誤了嗎?或許是的,但是最起碼他們的這種觀點在當時絕對不是少數,甚至我們可以說,他們的這種觀點直接來源於魏源,魏源在《海國圖志》中提出的觀點就是:調夷之仇國以攻夷,師夷之長技以制夷。所謂「調夷之仇國以攻夷」,就是讓允許其他「蠻夷」來華,讓列強陷入互相爭鬥,張之洞的建議的目的就是達成這種列強相爭的局面,清朝便可以在其中輾轉騰挪,實現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這兩種方法都是近代中國面臨大變局是思考出來的方向,二者雖然截然不同,但是都有一個共同的無奈就是我們太弱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麻辣歷史 的精彩文章:

呂后把戚夫人做成人彘後,為何非要騙兒子漢惠帝去看?有何用心?
西邊被各種圍堵,俄羅斯為何不去發展潛力無限大的遠東?

TAG:麻辣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