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B350對X570 幾百塊的便宜主板能否駕馭12核怪獸

B350對X570 幾百塊的便宜主板能否駕馭12核怪獸

[PConline 雜談]有關注過最近DIY資訊的朋友都知道,AMD三代銳龍處理器來勢洶洶,很多人,包括小編我,都已經蠢蠢欲動想更換一顆了。

不過,X570價格這麼高,像我們這種家境貧寒的人要掏大價錢去買主板顯然不太划算。但是天無絕人之路,良心的蘇媽已經讓B350也能用上三代銳龍。

這次我們就帶大家來看看,B350脆弱的身板能否扛住Ryzen 9 3900X的猛烈衝擊。

我們也精心準備了視頻,請大家放心食用~

B350與X570區別:一個天一個地

X570最大的升級除了PCIe 4.0之外,很多品牌主板的供電也得到了強化,為了能應付12核的Ryzen 9 3900X甚至是以後的16核Ryzen 9 3950X,很多廠商的X570在供電上都投入了非常多的成本,所以就算是最便宜的X570價格也不怎麼美麗。

在華碩的官方自營旗艦店裡,我們可以看到最便宜的華碩PRIME X570-P也賣到了1699元,對普通用戶來說有點承受不了。

所以我們這期實驗的目標就在這裡:

既然大家買不起X570,如果更便宜實惠的B350,B450能發揮出Ryzen 9 3900X的絕大部分性能(95%左右),那麼搭配其他更低檔位的CPU(Ryzen 7 3700X、Ryzen 5 3600等)就不會有什麼大問題,我們在購置主板時花的錢就更划算了。

那麼廢話不多說,趕緊開始我們的測試吧。

配置介紹:前戲要做足

測試前先列個配置表給大家看看。

簡單介紹一下這次測試的其他設備,不想看的可以直接換頁到後面看過程和結果哦。

CPU我們選擇的是目前三代銳龍最強的Ryzen 9 3900X,它是一塊12核24線程的性能怪獸,TDP為105W。在打開PBO後,核心溫度會直線上升,我們想測試一下B350主板的極限能到達什麼地步。PBO其實可以理解為AMD的自動超頻方案,在溫度安全的範圍內,處理器會自動解鎖功耗牆,提升核心頻率。

這次我們測試中兩個陣營的主板分別是:

X570:華碩C8H

B350:華碩B350F-GAMING

華碩這款B350F-GAMING主板二手價格在500塊左右,雖然我們只看外觀,能看到有8個電感,但其實它只是6相供電,CPU4相,SOC兩相併聯電感。

很多人看供電只看電感數量,這其實是一個錯誤的方法。不過關於主板CPU供電這方面的知識這期視頻我們就不詳細講了。我們以後會另起一貼來詳細講,敬請期待吧。

不過,這塊B350怎麼說也是ROG的,性價比其實不算高。一手的B450也有很多實惠的選擇,比如微星迫擊炮,技嘉B450M GAMING,這些主板價格比較適中,硬體規格也不弱。

華碩ROG的C8H就不用多說了,7相PWM,並聯倍相成14相,1相SOC供電,推動3900X完全沒問題。

本次測試將會打開PBO,完全解放Ryzen 9 3900X的野性,將我們的B350主板榨乾,看看主板溫度會到達一個怎樣的情況。

為了測試打開PBO後的CPU核心頻率極限,我們使用超頻三的偃月360水冷來壓制這塊cpu,並且用上同樣是超頻三的GT-2硅脂來增強CPU與散熱器的導熱效能。

內存使用的是芝奇的兩根TridentZ皇家戟,頻率3600MHz,時序C16-16-16-36,為目前XMP後最適合三代銳龍的頻率時序設置。

電源使用的是華碩的1200W雷神,使用它的原因是因為它自帶一個功耗監視窗口,讀數的時候更加方便並且電源經過了80plus鉑金認證,確保測試時候的穩定性。

打開PBO設置

XMP設置,有些主板是其他名字的,比如華碩的「D.O.C.P」

在測試中,兩塊主板均打開PBO,內存XMP打開,其他均為AUTO。

性能測試:3項跑分項目分數對比

測試會對比兩張主板的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Fire Strike Ultra的CPU分數,CineBench R20多核分數與烤機溫度功耗的對比。如果B350的分數跟X570的分數差不多,那就說明B350不會影響3900X的默認性能發揮。

而如果兩套平台的跑分差不多,因為B350的供電相數比起X570要少很多,所以分攤到每一相供電的電流,B350就會比X570高很多。

同理,通過MOS管的電流增大,電阻不變,溫度也會變大。如果長時間處於這種高負載的情況,主板供電很有可能會碳化報廢,整張主板就可以宣告死亡了。

在Fire Strike Extreme中,X570搭配3900X的得分為29689,而B350搭配3900X的得分則為28579

在Fire Strike Ultra中,X570搭配3900X的得分為29829,而B350搭配3900X的得分則為27622

在CineBench中,X570搭配3900X的得分為7323,而B350搭配3900X的得分則為7164。

X570溫度功耗測試:CPU能烤肉了!

來到烤機環節,我們使用AIDA64的穩定性測試單烤FPU讓CPU滿載,用熱成像儀測試主板供電溫度。首先測試的是X570主板,由於當時太陽已經下山了,在測試途中我們出去吃了個飯,讓平台自己烤了50多分鐘。

吃完飯回來我們就看到了一個神奇的現象:在烤機前我們打開了Core Temp記錄CPU核心溫度,而回來一看軟體,最高溫度已經達到了246度,不過主機沒有死機或者燒焦味道的現象,估計是Core Temp問題或者溫度感測器突然抽風。最後我們又觀察了10分鐘,CPU溫度穩定在了85°C左右。

而在這段時間裡,主機的功耗一直在279W左右跳動。

B350各項測試:通道隨緣可用,供電溫度過熱

然後我們進行B350主板的測試,但在測試的時候我們遇到一個比較神奇的問題:

主機是可以點亮的,而且我們從主板的DEBUG燈等各種信息可以得知電腦已經進入了操作系統,但顯示器是沒有輸出的,呈現黑屏狀態。

之後我們嘗試使用鍵盤盲關機,也是可以將電腦關掉的,這裡就已經可以確認是顯卡或者顯示輸出線的問題。

後來我們重刷了BIOS,換了3700X,更換了HDMI線與DP線無果後,將顯卡從第一條PCIe X16插槽更換至下面的PCIe X8插槽就解決了問題。

事後猜測可能是因為第二條PCIe插槽只是運行在PCIe 3.0的模式下,顯卡能在這條槽上正常工作,而更換成第一條PCIe X16後,因為這條通道是CPU直出的一條通道,CPU可能強行將這條槽轉換成PCIe 4.0模式,但B350的線路不支持PCIe 4.0規範,就導致顯卡無法正常工作了。

不過,我們測試中使用的是RTX 2080 Ti,在安裝至第二條PCIe槽後,PCIe通道數變成了X8,少了一半,顯卡性能發揮會受到制約,但不影響我們測試CPU分數和功耗溫度。

在功耗溫度測試中又出了岔子:在短短的兩分多鐘裡面的烤機測試中,我們的CPU溫度已經飆升到了89度,隔著水冷我們都能感受到CPU散出的熱量。

我們使用熱成像儀測試主板供電溫度,從圖中可以看到,在CPU附近有一顆晶元的溫度已經達到了112°C的高溫,並且隨著時間推移有逐漸上升的趨勢,為了安全起見我們就不得不終止了測試。

總結:能用,但不太建議嘗試

這裡列出兩張主板測試的結果對比。

總結以上的測試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B350主板搭配3900X確實是可以用,雖然性能方面,B350相對於X570主板來說會有一丟丟的損失,但是也不是很大,在5%左右,所以不會影響我們日常使用。

但是因為B350主板供電較弱的原因,從上面的測溫槍圖中我們也可以知道,在高負荷滿負載的工作情況下,主板會有可能因為過於巨大的供電壓力負載而直接燒掉。

但是這次測試也挺有意義的,既然B350搭配3900X可以用,那麼搭配低一個等級的3700X或者是更大眾化的3600,那也沒什麼大問題。不得不說,按摩店在不用換主板這方面,真的比牙膏廠良心太多了。

然後我們來總結一下測試中遇到的問題。在測試B350主板時,除了PCIe 4.0的問題,還有PBO少選項,第一條M.2硬碟不滿速的情況,但除了第一個問題,其他都可以通過摳電池清BIOS解決。

而第一個問題在之前也已經有猜測過原因了:

第二條PCIe插槽由於是主板南橋控制,只能運行在PCIe 3.0的模式下,所以顯卡能正常工作在這條槽上。

而更換成第一條PCIe X16後,因為這條通道是CPU直出的一條通道,CPU可能強行將這條槽轉換成PCIe 4.0模式,但B350的線路不支持PCIe 4.0規範,就導致顯卡無法正常工作了。

如果真有用B350主板搭配三代銳龍的朋友建議注意下這個問題,畢竟可能只有我們出現這個問題,僅供參考。

選購建議

如果你是輕度用戶,辦公玩玩網遊等,B350其實已經足夠用了。但最好搭配一個塔式風冷散熱器使用,國外已經有網站驗證過,因為塔式散熱器吹出的風能直接作用在主板供電上,所以能有效降低主板供電的溫度,但因為篇幅限制與時間問題,我們就保留這個選題,以後再給大家詳細測試。

但是如果你是重度用戶,平時的應用負載都很高,比如說剪視頻或者建模,那麼你還是要選擇一塊X470或者X570比較穩妥。

而如果要使用多核心的銳龍處理器的話,一款效能強勁的水冷算是也是比較實用的,搭配上X570,CPU的性能發揮就更加出色,例如我們這次使用的超頻三 偃月RGB 36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平洋電腦網PConline 的精彩文章:

一加7 Pro遊戲體驗:火力全開的驍龍855?門檻罷了
非常容易壞的iPhone充電線,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TAG:太平洋電腦網PConline |